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光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2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光学检测装置。该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发射光路和激发光路,光学检测装置具有用于面向核酸检测仪的芯片槽的下端部的发射光出射部和激发光接收部;发射光路包括沿第一光轴顺序设置的光源和第一导光件,第一导光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邻近光源,发射光出射部形成于第二端部上;激发光路包括沿第二光轴顺序设置透镜和荧光传感器,激发光路还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导光件,激发光接收部形成于第二导光件的第一端部上,第二导光件的第二端部邻近透镜;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之间构成大于0且小于180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使核酸检测仪结构紧凑而体积较小。积较小。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光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核酸检测
,涉及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光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是通过为核酸片段提供体外扩增的条件,使之成指数大量扩增并在核酸扩增过程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物,采用光学装置检测出荧光信号的强弱,通过对荧光信号的分析得出核酸扩增结果的过程。在进行核酸扩增反应时,需要对反应体系进行加热。此外,核酸检测仪能够集核酸扩增检测于一体,当检测芯片(通常为微流控芯片)放入核酸检测仪后,能够对检测芯片的反应腔(通常为扩增反应腔)进行加热、光照、检测等。然而,现有的核酸检测仪大多针对卧式微流控芯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占用较多的空间,比较笨重,成本贵,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核酸检测仪及其光学检测装置,其有利于使核酸检测仪结构紧凑而体积较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核酸检测仪的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发射光路和激发光路,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具有用于面向核酸检测仪的芯片槽的下端部的发射光出射部和激发光接收部;所述发射光路包括沿第一光轴顺序设置的光源和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邻近所述光源,所述发射光出射部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激发光路包括沿第二光轴顺序设置透镜和荧光传感器,所述激发光路还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导光件,所述激发光接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导光件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二导光件的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透镜;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之间构成大于0且小于180度的夹角。
[000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发射光路、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激发光路。
[0007]更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灯,多个所述发射光路的光源构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LED灯条。
[000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件包括导光柱,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导光柱插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导光柱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芯片槽的下方而形成所述发射光出射部。
[0009]更优选地,所述导光柱为实心玻璃柱。
[001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光件为光纤,所述光纤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芯片槽的下方而形成所述激发光接收部,所述光纤设于所述支架中。
[001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发射光路和所述第二导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所述透镜及所述荧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
架内,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的下方。
[0012]更优选地,所述透镜能够沿所述第二光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内。
[001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轴与水平面倾斜相加,所述第二光轴与水平面垂直相交。
[0014]本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核酸检测仪,包括芯片安装组件,所述核酸检测仪还包括如上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所述芯片安装组件具有芯片槽,所述光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芯片槽的下方。
[001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芯片安装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微流控芯片的芯片槽,所述芯片槽具有面向上方的槽口;所述盒体的下端部具有能够允许发射光进入所述芯片槽及允许激发光射出所述芯片槽的镂空部。
[001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下端部镂空设置,且所述盒体内壁的中部具有向内延伸的支撑凸块。
[0018]更优选地,所述盒体具有相对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及相对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及右侧壁围合构成所述芯片槽,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的底端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后侧壁的底部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一段距离处,从而所述发射光出射部和所述激发光接收部能够通过所述后侧壁的下方而位于所述芯片槽的下方;和/或,所述后侧壁上设有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而能够和所述微流控芯片接触的贯通窗口;和/或,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分别设有便于插拔芯片的操作槽,所述操作槽自述前侧壁或所述后侧壁的上边缘向下延伸。
[0019]本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0]本技术的光学检测装置,发射光路和激发光路呈夹角设置,且能够设于芯片槽的下方,有利于使核酸检测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核酸检测仪在插入微流控芯片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罩体;
[0023]图2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仪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仪未插入微流控芯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芯片安装组件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芯片安装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芯片安装组件的右视图;
[0029]图8为加热装置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加热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导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光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光学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4]图13为第一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第二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
[0037]1、底座;2、芯片安装组件;3、加热装置;4、机械臂组件;5、光学检测装置;
[0038]21、盒体;211、前侧壁;212、后侧壁;213、左侧壁;214、右侧壁;22、芯片槽;23、贯通窗口;24、操作槽;24、支撑凸块;25、缺口;
[0039]31、安装座;311、定位凸起;32、导热块;321、本体;322、加热面;323、连接销;33、加热膜;34、弹性件;35、螺母;
[0040]41、安装;411、滑轨;42a、第一机械臂;42b、第二机械臂;421、叉形件;422、接合槽;423、滑槽;43、丝杆;44、电机;
[0041]51、支架;51a、第一支架;51b、第二支架;51c、端盖;52、光源;53、第一导光件;531、发射光出射部;54、第二导光件;541、激发光接收部;55、透镜;56、滤光片;57、荧光传感器;
[0042]100、微流控芯片;101、活塞;101a、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检测仪的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发射光路和激发光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具有用于面向核酸检测仪的芯片槽的下端部的发射光出射部和激发光接收部;所述发射光路包括沿第一光轴顺序设置的光源和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邻近所述光源,所述发射光出射部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激发光路包括沿第二光轴顺序设置透镜和荧光传感器,所述激发光路还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导光件,所述激发光接收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导光件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二导光件的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透镜;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之间构成大于0且小于180度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发射光路、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激发光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多个所述发射光路的光源构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LED灯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件包括导光柱,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翟锋俞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先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