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结构砂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18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底结构砂锅,包括砂锅本体,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有利于明火、电陶、电磁(加导瓷片)加热等各种加热方式;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使砂锅里面的食材均匀受热,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糊锅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能够有效阻止砂锅受热时产生裂缝的直线剧烈生长,使得砂锅在保持原有特性的情况下,还能承受高温,且干烧而不裂,大大提高了砂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高了砂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大大提高了砂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底结构砂锅


[0001]本申请涉及厨房炊具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平底结构砂锅。

技术介绍

[0002]砂锅是一种炊具,也是陶器的一种,陶的专利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伟大的专利技术。砂锅作为一种陶制品,能较好的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可以用它来熬汤、炖肉。砂锅一般是由具有传热效果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瓷制品,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通气性、吸附性、传热均匀,散热慢等特点。
[0003]普通的砂锅通常直接放于明火上,直接炖煮食材,而采用传统方式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传统的砂锅底部、外部受热快,内部和上部受热慢,导致食材受热不均,底部容易产生焦糊,不适合长时间炖煮食物;而且,由于制作工艺和原料问题,传统砂锅不耐温差变化,容易炸裂,不能干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底结构砂锅,以解决传统砂锅使用时受热不均匀,且不耐热容易炸裂的问题。
[0005]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平底结构砂锅,包括砂锅本体,所述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
[0007]可选的,所述砂锅本体为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砂锅本体外表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把手。
[0008]可选的,所述砂锅本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溢液凹槽,所述溢液凹槽与所述砂锅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0009]两个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溢液凹槽的外侧边缘上。
[0010]可选的,所述砂锅本体外表面均匀的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金属或者合金材料。
[0011]可选的,所述金属为生铁、铝材、不锈钢或者铜质材料。
[0012]可选的,所述合金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0013]可选的,两个所述把手上包裹有隔热橡胶。
[001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底结构砂锅,包括砂锅本体,所述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有利于明火、电陶、电磁(加导瓷片)加热等各种加热方式;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使砂锅里面的食材均匀受热,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糊锅现象的发生;进一步
的,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能够有效阻止砂锅受热时产生裂缝的直线剧烈生长,即砂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裂而不会炸,也就是裂而不开,使得砂锅在保持原有特性的情况下,还能承受高温,且干烧而不裂,大大提高了砂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底结构砂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溢液凹槽的平底结构砂锅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砂锅本体,2

受热装置,3

把手,4

保护层,5

溢液凹槽,11

石乳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附图1,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底结构砂锅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砂锅包括砂锅本体1,所述砂锅本体1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2,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11。
[0023]普通的砂锅通常直接放于明火上,直接炖煮食材,而采用传统方式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传统的砂锅底部、外部受热快,内部和上部受热慢,导致食材受热不均,底部容易产生焦糊,不适合长时间炖煮食物;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提供的平底结构砂锅,通过内底面中部设置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使砂锅里面的食材均匀受热,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糊锅现象的发生。锅内的食材沉淀在砂锅底部,一直在底部局部受热,产生了糊锅现象。本实施例中利用了液体的热对流现象,增大热对流的力度,使砂锅里的食材跟随砂锅里的液体同时运动,使砂锅里面的食材均匀受热,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糊锅现象的发生。热力集中底面可以引导火焰聚集在砂锅的中心,形成局部的热力集中,使砂锅底部造成受热的热力差,当砂锅底部中心局部受热较高时,该部位的液体密度变小就会上升,其他地方冷的液体就会补充过来,推动砂锅内液体环流的行成。在环流的作用下,食材被带动也做环流运动,整体的均匀受热,从而避免了糊锅现象。
[0024]另一方面,由于制作工艺和原料问题,传统砂锅不耐温差变化,容易炸裂,不能干烧。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砂锅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11,能够有效阻止砂锅受热时产生裂缝的直线剧烈生长,即砂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裂而不会炸,也就是裂而不开,使得砂锅在保持原有特性的情况下,还能承
受高温,且干烧而不裂,大大提高了砂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石乳状结构为类似于细碎石纹组成的不规则纹路结构,表面凹凸不平有微起伏触感。
[0025]同时,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砂锅本体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有利于明火、电陶、电磁(加导瓷片)加热等各种加热方式。
[002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砂锅本体1为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砂锅本体1外表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把手3,具体的砂锅本体1的结构可以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0027]传统的砂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个突出的缺陷,由于其小火慢熬,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砂锅盖体盖在砂锅本体1,从而导致砂锅很容易溢锅,使用者要不断的搅拌或者实时观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砂锅本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溢液凹槽5,如图2所示,所述溢液凹槽5与所述砂锅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如此一来,使用者无需担心溢液直接溢出砂锅本体1的外侧表面,从而溢流到火焰甚至是灶台之上,产生危险,溢液则会在溢出砂锅本体1之后流入溢液凹槽5中,从而为使用者流出了充足的处理时间。
[0028]为了使用方便,将两个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溢液凹槽5的外侧边缘上,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底结构砂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砂锅本体(1),所述砂锅本体(1)的外底面为平底结构,内底面中部设置有凹凸结构的受热装置(2),内表面侧面以及内底面中部非凹凸结构部分均设置为非平滑的石乳状结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结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锅本体(1)为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砂锅本体(1)外表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把手(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底结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锅本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溢液凹槽(5),所述溢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