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05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助行器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包括椅座、椅背、支腿、横架、行走轮、辅助轮、浮动架、插槽,调节机构驱动浮动架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椅座的仰角,椅背通过安装枢轴铰接在椅座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椅座的铰接处转动,以调节椅背的翻转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辅助轮上下移动,进而可对椅座的高度或者仰角进行调节,这样便于适应使用者的体型,通过在椅背上设置磁珠,可对使用者进行辅助按摩,达到辅助保健功效,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椅背翻转,以使椅背转动至合适角度,便于使用者以较佳的姿势进行使用,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助行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从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来看,主要趋向于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约占90%、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约占7%、医院养老约占3%。另一方面,我国老龄人口中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其中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也就是说届时将有超过2亿的空巢老人,与之并存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形势将越发严峻,在对失能老人或患者进行护理时,通常需要使用轮椅来辅助老人或患者进行移动,目前所使用的轮椅结构较为简单,使得功能较单一。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包括轮椅的椅座、椅背,所述椅座底部的相对两侧两两成对地设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横架进行加固,其中远离所述椅背的两个支腿上安装有行走轮,另外两个所述支腿上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安装在滑动支架上,两个所述滑动支架之间共同水平固接有浮动架,邻近所述椅背的两个支腿上开设有口部朝下的、且分别供两个滑动支架插合的插槽,使所述滑动支架在插槽内能够上下滑动,且所述浮动架由调节机构驱动其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椅座的仰角,所述椅背通过安装枢轴铰接在椅座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所述椅座的铰接处转动,以调节所述椅背的翻转角度。
[0006]优选地,所述椅背朝上一面设有多个磁珠。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枢轴上的蜗轮,所述支腿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浮动架上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螺纹穿透横架,其在所述横架上螺纹旋合时,驱动所述浮动架上下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浮动架上设有一凸出部,所述调节丝杆上同轴固接有圆形的卡块,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供卡块卡合的、且能周向转动的限位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辅助轮上下移动,进而可对椅座的高度或者仰角进行调节,这样便于适应使用者的体型,通过在椅背上设置磁珠,可对使用者进行辅助按摩,达到辅助保健功效,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椅背翻转,以使椅背转动至合适角度,便于使用者以较佳的姿势进行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

脚踏板,2

行走轮,3

辅助轮,4

横架,5

滑动支架,6

浮动架,7

轴承座,8

蜗杆,9

枢轴,10

蜗轮,11

椅背,12

磁珠,13

凹陷部,14

扶手,15

椅座,16

限位槽,17

凹槽,18

支腿,19

调节丝杆,20

凸出部,21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包括轮椅的椅座15、椅背11、扶手14、脚踏板1,椅座15表面设有多个凹陷部13,此凹陷部13能够减少椅座15与使用者臀部接触面积,进而降低对臀部挤压,以达到防止坐疮产生,椅背11朝上一面设有多个磁珠12,通过磁珠12的设置,能够对使用者背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按摩,椅座15底部的相对两侧两两成对地设有四个支腿18,四个支腿18之间通过横架4进行加固,其中远离椅背11的两个支腿18上安装有行走轮2,另外两个支腿18上安装有辅助轮3,辅助轮3安装在滑动支架5上,两个滑动支架5之间共同水平固接有浮动架6,邻近椅背11的两个支腿18上开设有口部朝下的、且分别供两个滑动支架5插合的插槽,使滑动支架5在插槽内能够上下滑动,且浮动架6由调节机构驱动其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椅座15的仰角,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19,浮动架6上设有一凸出部20,调节丝杆19上同轴固接有圆形的卡块21,凸出部20上开设有供卡块21卡合的、且能周向转动的限位槽16,通过卡块21在限位槽16内转动并限位,使得调节丝杆19转动连接在浮动架6上,调节丝杆19螺纹穿透横架4,其在横架4上螺纹旋合时,同时调节丝杆19与浮动架6转动连接,进而可以驱动浮动架6上下移动,使椅座15的仰角能够进行调节,或者说可以调节椅座15的高度,椅背11通过安装枢轴9铰接在椅座15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椅座15的铰接处转动,以调节椅背11的翻转角度,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枢轴9上的蜗轮10,支腿18上通过安装轴承座7水平转动连接有蜗杆8,蜗杆8与蜗轮10啮合,在调节椅背11的角度时,可通过转动蜗轮10上设置的转动把手,进而驱动蜗杆8与蜗轮10啮合传动,以使枢轴9转动,进而带动椅背11转动,为了降低椅背11重量,且便于降低椅背11重量对枢轴9的载荷,可将椅背11朝下的一面设置成凹槽17,这样大幅降低了椅背11的重量,另外在凹槽17部位上设置多个横向及纵向筋条,来对椅背11进行加固,提高其刚性。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调节椅背11的角度时,可通过转动蜗轮10上设置的转动把手,进而驱动蜗杆8与蜗轮10啮合传动,以使枢轴9转动,进而带动椅背11转动;调节丝杆19转动,使得其在横架4上螺纹旋合,同时调节丝杆19与浮动架6转动连接,进而可以驱动浮动架6上下移动,使椅座15的仰角能够进行调节,或者说可以调节椅座15的高度。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椅的辅助机构,包括轮椅的椅座(15)、椅背(11),所述椅座(15)底部的相对两侧两两成对地设有四个支腿(18),四个所述支腿(18)之间通过横架(4)进行加固,其中远离所述椅背(11)的两个支腿(18)上安装有行走轮(2),另外两个所述支腿(18)上安装有辅助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3)安装在滑动支架(5)上,两个所述滑动支架(5)之间共同水平固接有浮动架(6),邻近所述椅背(11)的两个支腿(18)上开设有口部朝下的、且分别供两个滑动支架(5)插合的插槽,使所述滑动支架(5)在插槽内能够上下滑动,且所述浮动架(6)由调节机构驱动其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椅座(15)的仰角,所述椅背(11)通过安装枢轴(9)铰接在椅座(15)上,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所述椅座(15)的铰接处转动,以调节所述椅背(11)的翻转角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昉李智丽曾光赵嘉媛李嘉诚冯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