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离子水及其在生态种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9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离子水及其在生态种植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新的生态种植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态种植技术是将电磁物理学和电化学技术结合,减少甚至不施用农药,显著减少病虫害发生,且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该技术实施简单、适用性广。采用电磁场驱虫、鼠,没有破坏现有的生态链,避免病虫灭杀后产生新的生态灾害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电化学处理后的羟基离子水对皮肤没有损伤,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化学残留,在食用菌、中药材、果蔬的测试中,相关农产品采收后品种优良,普遍达到15~39%的增产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羟基离子水及其在生态种植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羟基离子水及其在生态种植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新的生态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生产中,农药仍然是提高或保持土地产量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农药主要用于杀灭虫鼠害、病菌、螨类(红蜘蛛)、软体动物、线虫、杂草等,部分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具有增加产量的作用。
[0003]但是近30年来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结构,还造成了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并且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病虫的抗药性也有了提高。另外,由于农药很难降解,其还会在动物或人体内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0004]因此,关于如何减少农药的使用一直是研究的热门,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有“以菌抑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技术,但是其都仍旧需要使用一定农药或化学产品,无法满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而且上述技术一般限定一定的农作物品种,不适于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羟基离子水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当羟基离子水的pH为2.2时,对小麦赤霉菌有抑菌作用;当羟基离子水的pH为12.5时,对小麦赤霉菌、苹果轮纹菌、油菜菌核病菌、禾谷丝核菌、水稻纹枯病菌有抑菌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羟基离子水在植物生态种植、农产品保鲜及农药降解中的应用。
[0007]羟基离子水是用高压电场将水分子氢氧结合打断,使H

O

H原子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产生羟基离子,羟基离子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对农药残留物乳化结合,达到清除的目的,并且农用生产水经过电场处理后形成的小分子团的水,氧化还原电位一般为

700mv~

1000mv,而一般病菌虫卵细胞电位为

90mv,羟基离子水喷洒农作物表面或灌溉到土壤中,将病菌、虫卵包裹,在细胞壁内外形成较大电位差,细胞外大量正电荷刺穿病菌细胞壁,导致细胞质外流致死,具有杀灭真菌、霉菌、病菌和虫卵的作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种植技术,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电磁场定期处理并采用羟基离子水喷灌或滴灌。
[0009]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纬度、气压、植物调节种植区域的电压强度,间隔给予电场力;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技术喷洒羟基离子水。
[0010]其中,根据不同纬度、气压、调节种植区域的电压强度的原则为:根据不同维度、气压和植物确定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进一步确定电压强度并保证该电压强度产生的磁场与病虫害自身磁场冲突。
[0011]优选地,间隔给予电场力的时间段为9点到21点。
[0012]优选地,每次给予电场力1~3小时,时间间隔为1~3小时,更优选地,每次给以电场力2小时,时间间隔也设置为2小时。
[0013]优选地,喷灌或滴灌的羟基离子水的pH根据病虫害种类调整。
[0014]优选地,喷灌或滴灌的羟基离子水的浓度为50~100%。
[0015]优选地,该技术还包括在大棚内布置高压电线和地线的步骤,高压电线布置在农作物上方0.4~0.8米的高度,地线埋设在种植地边缘阴湿处。
[0016]优选地,所述植物为半夏,所述半夏种子经过电场强度为130kv/米,羟基离子水的pH为5.3,浓度为80%的处理后进行种植;种植时大棚采用的电场强度为120kv/m,羟基离子水的pH为13.8,浓度为89%。
[0017]当植物半夏种子先经过电场处理后,再经过本专利技术的生态种植技术处理,其产量最高可增加50%,病虫害减少62%。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态种植技术,长期大量的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病虫害发生,保护农业地区的生物链完整,并有效改善土壤质量。该技术实施简单、适用性广,不需要针对性开展二次技术研发,具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采用电磁场驱虫、鼠没有破坏现有的生态链,避免病虫灭杀后产生新的生态灾害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电化学处理后的羟基离子水对霉菌、病菌灭杀效率高达75~98%,但是本质上仍然是水,对皮肤没有损伤,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化学残留;在食用菌、中药材、果蔬的测试中,相关农产品采收后品种优良,普遍达到15~39%的增产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为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对葡萄、草莓处理后,农药残留祛除81.5%,保鲜期延长1周以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2中羟基离子水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图;
[0020]图2为实施例5中不同处理不同天数种子的发芽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
[0022]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止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羟基离子水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25]先利用反渗透膜将农业用水的钙镁离子、杂质过滤,然后将净水经过30kv高压将H

O

H分子结构产生一定变化,即得到羟基离子水。
[0026]经过核磁共振检测,羟基离子水在100HZ左右的半峰宽明显低于普通水,即水分子团更小,更有利于植物吸收。
[0027]实施例2
[0028]将pH分别为2.2、3.5、12.5的羟基离子水分别用于下列植物病原菌的研究,供试病原菌如下:
[0029]F番茄早疫
ꢀꢀꢀꢀꢀꢀꢀꢀꢀꢀꢀ
Alternaria solani
[0030]D花生褐斑
ꢀꢀꢀꢀꢀꢀꢀꢀꢀꢀꢀ
Cercospora rachidicola
[0031]G小麦赤霉
ꢀꢀꢀꢀꢀꢀꢀꢀꢀꢀꢀ
Gibberellazeae
[0032]I苹果轮纹
ꢀꢀꢀꢀꢀꢀꢀꢀꢀꢀꢀ
Macrophoma kuwatsukai
[0033]N油菜菌核病菌
ꢀꢀꢀꢀꢀꢀꢀ
Sclerotiniasclerotiorum
[0034]L黄瓜灰霉病菌
ꢀꢀꢀꢀꢀꢀꢀ
Botrytis cinerea
[0035]RC禾谷丝核菌
ꢀꢀꢀꢀꢀꢀꢀꢀ
Rhizoctonia cerealis
[0036]T水稻纹枯病菌
ꢀꢀꢀꢀꢀꢀꢀ
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
[0037]AK马铃薯晚疫病菌
ꢀꢀꢀꢀ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Bary
[0038]上述供试菌均采用PDA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羟基离子水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羟基离子水的pH为2.2时,对小麦赤霉菌有抑菌作用;当羟基离子水的pH为12.5时,对小麦赤霉菌、苹果轮纹菌、油菜菌核病菌、禾谷丝核菌、水稻纹枯病菌有抑菌作用。2.羟基离子水在植物生态种植、农产品保鲜及农药降解中的应用。3.一种生态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电磁场定期处理并采用羟基离子水喷灌或滴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纬度、气压、植物调节种植区域的电压强度,间隔给予电场力;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技术喷洒羟基离子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纬度、气压、植物调节种植区域的电压强度的原则为:根据不同维度、气压和植物确定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进一步确定电压强度并保证该电压强度产生的磁场与病虫害自身磁场冲突。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涛鲍志敏彭家清周利
申请(专利权)人:泰迪伦武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