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外科手术中普遍使用的创口缝合方法为:利用缝合针进行穿针引线,然后将缝合线打结。使用时需将缝合线穿入缝合针的穿线孔内,然后用持针器夹持住缝合针进行缝合。当需缝合部位组织比较脆弱的情况下,缝合线在拉扯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创口的二次撕裂;当创口较小且需要缝合深部组织时,使用现有的缝合针及持针器操作活动范围小,缝合难度较大;若持针器把持不稳,易将缝针掉至体内,给手术带来极大的额外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解决深部组织缝合过程中缝合线对缝合部位的拉扯,缝合线脱落造成的二次缝合操作,缝合针掉落体内的带来的额外手术风险等问题。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包括手柄、针体和针尖,所述手柄沿长度方向设置一贯穿手柄的穿线孔,所述手柄内转动安装有一滚轮,所述滚轮一侧从手柄露出,另一侧位于穿线孔中,所述针体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针体(2)和针尖(3),所述手柄(1)沿长度方向设置一贯穿手柄(1)的穿线孔(11),所述手柄(1)内转动安装有一滚轮(4),所述滚轮(4)一侧从手柄(1)露出,另一侧位于穿线孔(11)中,所述针体(2)设置在手柄(1)的下端并与穿线孔(11) 位置相对应,所述针尖(3)设置在针体(2)的下端,所述针体(2)和针尖(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滚轮(4)能够将进入穿线孔(11)的缝合线送至针尖(3)并穿出,所述手柄(1)的上端还设有与穿线孔(11)匹配的防尘塞(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11)的上半部向右偏置,所述穿线孔(11)的中部为C形,所述滚轮(4)另一侧的外周壁位于所述穿线孔(11)的C形结构中,所述穿线孔(11)的下半部向左偏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部组织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11)的上半部与中部的连接处孔径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所述穿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高建朋,刘建恒,刘鐘阳,刘潇,韩振川,成俊遥,张珑,张里程,唐佩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