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51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枕头。其包括枕芯,至少一个放置槽开设于枕芯顶面,填料包匹配设置在放置槽中,至少一个调节垫层设置于枕芯底面,包裹套匹配包裹枕芯及调节垫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枕头功能单一高度不易调节的问题。在枕芯顶面设置相互匹配的放置槽和填料包,填料包填充各种药材,在枕芯表面形成药材睡感层,同时填料包还可以用于更换填充为不同的药材或睡感颗粒物后放置与放置槽中,形成不同的睡感体验;另外设置在枕芯底部的调节垫层,可以根据不同高度需求进行增减调节,适用于不同的睡姿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枕头


[0001]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枕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枕头已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床上用品,枕头包括外套和套装于外套中的一些软性材料,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头部放置于枕头上,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同,这就需要使用者经常更换枕头。
[0003]另外,当使用者躺着睡和侧身睡觉时,需将头部放置于枕头上,头部对枕头高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躺着睡时需要矮一点的一块枕头高度,侧身睡时需要高一点的两块枕头叠合在一起的高度。
[0004]但是,目前枕头的高度是一定的,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调节,而且现在枕头功能单一,这就难以满足了解和改善睡眠人体的睡眠状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枕头,用于解决枕头功能单一高度不易调节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枕头,其包括:枕芯;
[0007]至少一个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枕芯顶面;
[0008]填料包,匹配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
[0009]至少一个调节垫层,设置于所述枕芯底面;
[0010]包裹套,匹配包裹所述枕芯及所述调节垫层。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在枕芯顶面设置相互匹配的放置槽和填料包,填料包填充各种药材,在枕芯表面形成药材睡感层,同时填料包还可以用于更换填充为不同的药材或睡感颗粒物后放置与放置槽中,形成不同的睡感体验;另外设置在枕芯底部的调节垫层,可以根据不同高度需求进行增减调节,适用于不同的睡姿需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设置为多个,所述放置槽阵列排布开设于所述枕芯顶面。
[0014]将放置槽设置为阵列排布,与之匹配的的填料包可以有选择的在不同放置槽中放置不同填充料的填料包,使得整个枕芯的顶面形成更加灵活配置的药物睡感层,满足不同需求。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智能组件包括:芯片;
[0016]感应模块,连接所述芯片,用于传递检测到的睡眠质量数据至所述芯片;及
[0017]蓝牙模块,连接所述芯片,用于将芯片形成的睡眠报告传递至用户终端。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植入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高
度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充放气组件、与所述充放气组件连接的气囊层。
[0019]利用感应模块将感应到的使用时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的信号,传递至芯片,芯片控制充放气组件对气囊层进行合理的充放气,使气囊层保持合理的软硬程度和高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20]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层分隔为若干分区,若干所述分区分别与所述充放气组件连接。
[0021]通过将气囊层分隔为不同的分区,之后通过充放气组件对不同分区充入不同量的气体,调整不同分区的高度,使得气囊层表面形成适合使用者头颈部形状的面,进而使得整个枕头的角度及各分区之间形成的角度更加契合使用者,提高使用舒适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感应模块感受使用者是否打鼾,若打鼾,则控制调节不同分区内气体的量,进而改变各分区的高度,迫使使用者被动变换头部睡姿,避免睡姿不良导致的打鼾。
[0022]进一步地,所述分区为:头窝区、设置在所述头窝区上下两侧的颈支撑区、设置在所述头窝区左右两侧的侧睡区。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止鼾调节组件,所述止鼾调节组件植入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止鼾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振动模块。
[0024]利用感应模块采集使用者睡眠姿态及是否打鼾的信号传递至芯片中,当检测到打鼾时,控制振动模块轻微振动,促使使用者更换睡眠姿态,避免打鼾。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音乐助眠组件,所述音乐助眠组件植入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音乐助眠组件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播放模块。
[0026]通过在调节垫层中置入播放模块,在入睡时,通过播放模块播放舒缓音乐帮助入睡。
[0027]进一步地,所述枕芯底面形成有若干圈回字形条纹。
[0028]在枕芯底面设置的睡感条纹,可以供使用者选择底面做接触面使用时,利用底面的睡感条纹形成图案按摩头部,提高使用舒适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包内填充有依兰、白菊、肉桂、艾叶、决明子、荞麦、薰衣草、乳胶颗粒、纤维或羽绒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枕芯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中枕芯的仰视示意图。
[0034]图4为图1中气囊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所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所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枕芯;2、放置槽;
[0039]3、填料包;
[0040]4、调节垫层;
[0041]5、包裹套;
[0042]6、智能组件;61、芯片;62、感应模块;63、蓝牙模块;
[0043]7、高度调节组件;71、充放气组件;72、气囊层;
[0044]721、头窝区;722、颈支撑区;723、侧睡区;
[0045]8、振动模块;
[0046]9、播放模块;
[0047]10、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5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2]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至少一个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枕芯顶面;填料包,匹配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至少一个调节垫层,设置于所述枕芯底面;包裹套,匹配包裹所述枕芯及所述调节垫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设置为多个,所述放置槽阵列排布开设于所述枕芯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智能组件包括:芯片;感应模块,连接所述芯片,用于传递检测到的睡眠质量数据至所述芯片;及蓝牙模块,连接所述芯片,用于将芯片形成的睡眠报告传递至用户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植入所述调节垫层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充放气组件、与所述充放气组件连接的气囊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益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