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及带有该竖孔的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477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1
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及带有该竖孔的预制构件,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钢筋搭接区段下部改变竖孔截面尺寸,在竖孔内壁形成锥台或凸台。锥台可在竖向钢筋受拉时增大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正应力,进而通过摩擦作用提高竖孔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能力;凸台位置可通过新旧混凝土的咬合作用提高竖孔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内设置水洗粗糙面或键槽来改善界面剪力传递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锥台或凸台可采用配套的竖孔芯模一次整体抽芯形成或采用管道占位形成,无需采用复杂机械设备,可降低生产设备的故障率,保证预制空心构件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及带有该竖孔的预制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预制空心构件,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及带有该竖孔的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是目前我国新兴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较多项目应用成果,叠合混凝土结构中预制竖向构件为中间带有连续空腔或竖孔的预制空心构件,代表性技术体系有双面叠合剪力墙、 EVE预制空心墙板、SPCS钢筋焊接网叠合剪力墙及纵肋叠合剪力墙等。
[0003]目前带有竖孔的预制空心构件多采用芯模抽芯形成竖孔,抽芯完成后竖孔内壁接近钢模自然成型面,表面较为光滑、无明显粗糙面。现场浇筑竖孔内后浇混凝土后,竖孔内壁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强度低、剪力传递能力差,直接影响预制空心构件内竖向钢筋和竖孔内连接钢筋的搭接传力效果,影响结构安全。尤其是预制混凝土和竖孔内后浇混凝土不同时浇筑,竖孔内后浇混凝土易发生干缩,进一步削弱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粘结强度,造成质量隐患,已引起广泛的业界关注。为改善竖孔内壁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性能,目前多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内设置水洗粗糙面或键槽。制作水洗粗糙面往往需要设置专门的水洗工位,对预制构件生产布置产生影响,废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处理困难,逐孔冲洗效率低,且水洗粗糙面抗剪能力受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收缩开裂影响较大。在竖孔内设置键槽需在芯模上增设键槽成型工装,芯模往往截面较小,键槽成型工装安装不便,键槽成型工装人工脱模困难,采用液压脱模时机械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逐孔设置键槽成型工装进一步增加模具成本,且键槽成型工装脱模后清理困难、人工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及带有该竖孔的预制构件,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钢筋搭接区段下部改变竖孔截面尺寸,在竖孔内壁形成锥台或凸台。锥台可在竖向钢筋受拉时增大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正应力,进而通过摩擦作用提高竖孔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能力;凸台位置可通过新旧混凝土的咬合作用提高竖孔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能力。本技术可避免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内设置水洗粗糙面或键槽来改善界面剪力传递能力,同时锥台或凸台可采用配套的竖孔芯模一次整体抽芯形成或采用管道占位形成,无需采用复杂机械设备,可降低生产设备的故障率,保证预制空心构件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为贯通设置于预制空心构件1的竖孔2,所述竖孔2对应于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下部范围内的部分沿高度方向截面尺寸不同,从而在该部分形成锥台7或凸台8或锥台7与凸台8的结合结构,竖孔2 在锥台7顶面处的截面与锥台7的顶面相同,竖孔2在凸台8顶面处的截面大于凸台8的顶面。锥台7可在竖孔内连接钢筋4受拉
时增大竖孔2内壁的正应力,通过摩擦作用提高竖孔2内壁新旧混凝土界面9的剪力传递能力;凸台8 位置可直接通过新旧混凝土的咬合作用提高竖孔2内壁新旧混凝土界面9的剪力传递能力,保证预制构件内竖向钢筋3、竖孔内连接钢筋4的搭接传力效果。
[0007]所述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下部范围内指的是指自预制空心构件1底部起,占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高度30%~80%的范围。
[0008]当预制构件内竖向钢筋3和竖孔内连接钢筋4直径为8~10mm时,在所述部分仅单独形成锥台7或凸台8;当预制构件内竖向钢筋3、竖孔内连接钢筋4 直径不小于12mm时,在所述部分形成锥台7与凸台8的结合结构,其中凸台 8在锥台7下部,此时也可单独设置锥台7或凸台8。
[0009]所述锥台7沿高度方向尺寸为150~500mm,沿高度方向横截面尺寸上部大、下部小,锥台7底面沿预制空心构件1厚度、长度方向的尺寸较锥台7顶面小5~30mm。
[0010]所述凸台8沿高度方向尺寸为100~300mm,沿高度方向横截面尺寸大小一致,或沿高度方向横截面尺寸上部大、下部小。
[0011]所述凸台8顶面沿预制空心构件1厚度、长度方向的尺寸较竖孔2在凸台8 顶面处的截面整体缩小5~30mm,新旧混凝土在凸台8顶部形成咬合作用。
[0012]所述竖孔2只改变横截面沿预制空心构件1厚度或长度单个方向的尺寸,或同时改变横截面沿预制空心构件1厚度、长度方向两个方向的尺寸,形成锥台7或凸台8或锥台7与凸台8的结合结构。
[0013]所述竖孔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或切角矩形。
[0014]本技术还要求保护带有所述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的预制构件。
[0015]所述预制构件的制备方法:采用与锥台7、凸台8对应的竖孔芯模从预制空心构件1顶部一次整体抽芯形成,或者采用与锥台7、凸台8形状一致的管道占位形成,管道在预制空心构件1加工完成后保留在其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在钢筋搭接区段下部形成锥台或凸台,可通过锥台范围内的摩擦作用或凸台的咬合作用提高竖孔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力传递能力,且界面剪力传递能力不受竖孔内后浇混凝土干缩的影响,可保证预制空心构件内竖向钢筋和竖孔内连接钢筋的搭接传力效果。
[0018](2)本技术中竖孔下部锥台或凸台可采用竖孔芯模从预制空心构件顶部一次整体抽芯形成,或者采用管道占位形成,加工工艺简单,不产生额外人工需求,生产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0019](3)本技术可避免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内设置水洗粗糙面,生产时无需设置专门的水洗工位,无相应废水污染和废水处理问题。
[0020](4)本技术可避免在预制空心构件竖孔内设置键槽,无需在竖孔芯模上引入复杂的键槽成型工装,仅需改变芯模外形即可,无机械故障风险,可保证生产节拍,芯模成本低、易于清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竖向钢筋搭接连接的三维示意
图,其中竖孔为矩形截面、下部设置锥台和凸台。
[0022]图2为图1中预制空心构件竖孔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A

A截面钢筋搭接构造示意图。
[0024]图4为竖孔下部仅设置锥台的钢筋搭接构造示意图。
[0025]图5为竖孔下部仅设置凸台的钢筋搭接构造示意图。
[0026]图6为图3、图4、图5所示钢筋搭接构造的对比例,即现有预制空心构件竖孔构造。
[0027]图7为图2所示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的改进型一,其中竖孔下部仅设置锥台。
[0028]图8为图2所示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的改进型二,其中竖孔下部仅设置凸台。
[0029]图9为本技术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应用于圆形竖孔的示意图,其中竖孔下部仅设置锥台。
[0030]图10为图9所示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的改进型,其中竖孔下部仅设置凸台。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为贯通设置于预制空心构件(1)的竖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孔(2)对应于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下部范围内的部分沿高度方向截面尺寸不同,从而在该部分形成锥台(7)或凸台(8)或锥台(7)与凸台(8)的结合结构,竖孔(2)在锥台(7)顶面处的截面与锥台(7)的顶面相同,竖孔(2)在凸台(8)顶面处的截面大于凸台(8)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下部范围内指的是指自预制空心构件(1)底部起,占竖向钢筋搭接区段(5)高度30%~80%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其特征在于,当预制构件内竖向钢筋(3)和竖孔内连接钢筋(4)直径为8~10 mm时,在所述部分仅单独形成锥台(7)或凸台(8);当预制构件内竖向钢筋(3)、竖孔内连接钢筋(4)直径不小于12 mm时,在所述部分形成锥台(7)与凸台(8)的结合结构,其中凸台(8)在锥台(7)下部,或者仅单独形成锥台(7)或凸台(8)。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预制构件界面直剪加强型竖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7)沿高度方向尺寸为150~500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龙肖明郁银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