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44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包括粘合层和梭织基布层,梭织基布层固定连接于粘合层的内侧,防刺组件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固定连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内侧的弹性拉伸层以及固定连接于弹性拉伸层顶面的芳纶纤维层,芳纶纤维层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芳纶纤维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周侧与粘合层的内侧固定连接;上述方案中,通过防刺组件的作用,使得在面料在遇到切割时可以通过芳纶纤维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相互作用,使得面料整体的抗切割能力大幅度提高,以此来对切割用的刀具进行抵御作用,防止使用者的衣物被刺破造成身体损伤和经济损伤的情况发生。被刺破造成身体损伤和经济损伤的情况发生。被刺破造成身体损伤和经济损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梭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梭织物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因而,人们穿着所用的布料中,梭织面料占比极大,而穿着衣物时常会因为路边的障碍物或者家用的刀具而被割破,这就使得面料需要具有一定的防割刺能力。
[0003]现有市面上的防割面料大多是复合面料,通过多层面料粘结,同时在中间面料层中加入硬质物质,从而提高面料的防割性能。但是复合面料由于胶黏剂的存在,不环保,且制备工艺较繁琐,仅通过面料中层加入硬物,防割性能没有很大的改善;而直接加入金属网,则会使复合面料偏硬,不利于水洗且增加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包括粘合层、梭织基布层和防刺组件,所述梭织基布层固定连接于粘合层的内侧;
[0007]所述防刺组件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固定连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内侧的弹性拉伸层以及固定连接于弹性拉伸层顶面的芳纶纤维层。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芳纶纤维层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所述芳纶纤维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周侧与粘合层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芳纶纤维层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设置,使得在面料遇到切割时可以通过芳纶纤维层进行初步的抵御,而更高强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则进行深层次的抵御,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加强抗切割能力。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拉伸层呈波浪形,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与芳纶纤维层的一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芳纶纤维层的顶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气孔,所述散热气孔的底面与弹性拉伸层之间的间隙正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波浪形的弹性拉伸层,使得布料之间留有空隙,再通过散热气孔的透气作用,使得布料整体在具有抗切割能力的同时保留透气性。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粘合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功能组件,所述梭织基布层与防刺组件位于功能组件的中部位置,所述防刺组件对称分布于梭织基布层的两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刺组件的对称分布,使得布料的防割刺层能够有效的隐藏于布料的中层位置,保证抗割刺能力的同时不会影响布料整体的美观性以及舒适
性。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复合层与耐磨层,所述复合层与梭织基布层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耐磨层与梭织基布层之间的间距大小,所述耐磨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疏水条,所述疏水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耐磨层为化纤面料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合层与疏水条的相互配合,使得在遇到雨天时,可以通过疏水条进行初步的导水,而进入到布料内侧的雨水则会通过复合层进行进一步的阻隔。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粘合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柔性层和吸汗层,所述吸汗层与柔性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层为竹纤维与粘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竹纤维与粘胶纤维两种材料,使得贴合人体的部位能够更加柔软,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同时通过经纬编织的方式,能够增强布料的透气性。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汗层为麻布、纯麻细纺布、夏布中的一种构成,所述吸汗层的一侧与芳纶纤维层之间相互分离。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麻布、纯麻细纺布、夏布其中的任意一种材质,使得在出汗时能够快速散热,避免汗水将布料贴合一起影响透气性以及舒适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中,通过所述防刺组件的作用,使得在面料在遇到切割时可以通过芳纶纤维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相互作用,使得面料整体的抗切割能力大幅度提高,以此来对切割用的刀具进行抵御作用,防止使用者的衣物被刺破造成身体损伤和经济损伤的情况发生。
[0022]2.本技术中,通过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与弹性拉伸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受到切割时先通过芳纶纤维层进行初步的抵御,而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则会使得弹性拉伸层产生形变,进一步进行抵御,同时,切割部分周围的弹性拉伸层紧缩会对穿着者进行提示,有效的实现了预警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刺组件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功能组件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粘合层; 200、梭织基布层;
[0028]300、防刺组件;310、芳纶纤维层;311、散热气孔;32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1、弹性拉伸层;
[0029]400、功能组件;410、耐磨层;411、疏水条;420、复合层;430、柔性层;440、吸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包括粘合层100、梭织基布层200和防刺组件300,梭织基布层200固定连接于粘合层100的内侧;
[0033]防刺组件300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固定连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内侧的弹性拉伸层321以及固定连接于弹性拉伸层321顶面的芳纶纤维层310。
[0034]在该实施例中,芳纶纤维层310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两侧,芳纶纤维层310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周侧与粘合层100的内侧固定连接,弹性拉伸层321呈波浪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两侧与芳纶纤维层310的一侧之间设有间隙,芳纶纤维层310的顶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气孔311,散热气孔311的底面与弹性拉伸层321之间的间隙正对。
[0035]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通过芳纶纤维层310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设置,使得在面料遇到切割时可以通过芳纶纤维层310进行初步的抵御,而更高强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则进行深层次的抵御,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加强抗切割能力。
[0036]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合层(100)、梭织基布层(200)和防刺组件(300),所述梭织基布层(200)固定连接于粘合层(100)的内侧;所述防刺组件(300)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固定连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内侧的弹性拉伸层(321)以及固定连接于弹性拉伸层(321)顶面的芳纶纤维层(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层(310)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两侧,所述芳纶纤维层(310)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周侧与粘合层(100)的内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伸层(321)呈波浪形,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320)的两侧与芳纶纤维层(310)的一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芳纶纤维层(310)的顶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气孔(311),所述散热气孔(311)的底面与弹性拉伸层(321)之间的间隙正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刺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