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30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包括混料装置和成型装置;混料装置包括通过进料管与加热搅拌罐连接的PLA树脂储罐、颜料储罐、抗氧剂储罐;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板和传送带;传送带的顶面与冷却板的底面贴靠;冷却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传送带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第二半圆槽口位于第一半圆槽口正下方,且第二半圆槽口与第一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加热搅拌罐的出料管底端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其能将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色母粒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进入21世纪,随着人造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纤维的大量开发和应用,世界范围的原油消耗在扩大,人类的资源在紧缩,而废料的回收与处理也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绿色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
[0003]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特别是聚乳酸(PLA)是目前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作为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PLA原料可取自自然界,如玉米等谷物,并且含量丰富,属可再生资源。而由PLA制成的各种制品废弃后,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水、酸、碱等自然介质的作用下,能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因此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0004]母粒是一种未稀释至最终浓度、未加工成最后形状的塑料半成品。正是这种半成品形式的存在,为塑料加工、化纤加工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0005]如果能制备生物可降解色母粒,则可以使用色母粒进行纺前原液着色,这是最节能、最环保的方法,通过添加色母粒的方式化纤厂可以直接纺制PLA色丝,可避免后道印染带来的环境污染,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制备生物可降解色母粒,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包括混料装置和成型装置;
[0007]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加热搅拌罐,设于加热搅拌罐上方的PLA树脂储罐、颜料储罐、抗氧剂储罐,将PLA树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一进料管,将颜料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二进料管,将抗氧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料管,设于第一进料管上的第一进料阀,设于第二进料管上的第二进料阀,设于第三进料管上的第三进料阀,设于加热搅拌罐底部的出料管,以及设于出料管上的出料阀;
[0008]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板和传送带;冷却板平置在加热搅拌罐右侧下方,传送带平置在冷却板下方,冷却板与传送带同向延伸,且传送带的顶面与冷却板的底面贴靠;冷却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第一半圆槽口由冷却板的左端延伸至冷却板的右端;传送带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第二半圆槽口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半圆槽口环绕传送带的外周面一周;第二半圆槽口位于第一半圆槽口正下方,且第二半圆槽口与第一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传送带的左端位于加热搅拌罐和冷却板之间,出料管斜置,出料管的底端朝向传送带的左端,且出料管的底端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对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圆槽口中设有多个圆形隔片,该多个隔片沿传送带一周等间隔设置,且圆形隔片的半径与第二半圆槽的半径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搅拌罐中设有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板的顶面左端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板的顶面右端设有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板的内部设有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液输出接头连通;冷却液输入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入管,冷却液输出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出管。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其能将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0013]控制第一进料阀的开闭,PLA树脂储罐通过第一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适量PLA树脂;
[0014]控制第二进料阀的开闭,颜料储罐通过第二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适量颜料;
[0015]控制第三进料阀的开闭,抗氧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适量抗氧剂;
[0016]加热搅拌罐中的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对PLA树脂、颜料、抗氧剂进行加热搅拌,使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
[0017]然后启动传送带,再开启出料阀,混合料沿出料管下落至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中,且第二半圆槽口中的多个隔片将混合料分隔成多份,传送带带动混合料向右移动,冷却板固定不动,冷却板底面的第一半圆槽口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混合料可通过第一半圆槽口和第二半圆槽口,变为小团颗粒(如圆球状),即得生物可降解色母粒;色母粒可由传送带右端输出。
[0018]冷却液输入管向冷却板供应冷却液,冷却液流过冷却液通道并由冷却液输出管回收,冷却液可降低冷却板的温度,冷却板可加速混合料的冷却,更利于色母粒的制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0]图2是第一半圆槽口和第二半圆槽口的示意图;
[0021]图3是隔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包括混料装置100和成型装置200;
[0025]所述混料装置100包括:加热搅拌罐1,设于加热搅拌罐1上方的PLA树脂储罐21、颜料储罐22、抗氧剂储罐23,将PLA树脂储罐21与加热搅拌罐1顶部连通的第一进料管31,将颜料储罐22与加热搅拌罐1顶部连通的第二进料管32,将抗氧剂储罐23与加热搅拌罐1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料管33,设于第一进料管31上的第一进料阀41,设于第二进料管32上的第二进料阀42,设于第三进料管33上的第三进料阀43,设于加热搅拌罐1底部的出料管34,以及设
于出料管34上的出料阀44;加热搅拌罐1中设有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图1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
[0026]所述成型装置200包括冷却板5和传送带6;冷却板5平置在加热搅拌罐1右侧下方,传送带6平置在冷却板5下方,冷却板5与传送带6同向延伸,且传送带6的顶面与冷却板5的底面贴靠;冷却板5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51,第一半圆槽口51由冷却板5的左端延伸至冷却板5的右端;传送带6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61,第二半圆槽口61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半圆槽口61环绕传送带6的外周面一周;第二半圆槽口61位于第一半圆槽口51正下方,且第二半圆槽口61与第一半圆槽口51可合成一个圆槽口;传送带6的左端位于加热搅拌罐1和冷却板5之间,出料管34斜置,出料管34的底端朝向传送带6的左端,且出料管34的底端与传送带6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61对接;
[0027]所述第二半圆槽口61中设有多个圆形隔片62(图1中未示出隔片),该多个隔片62沿传送带6一周等间隔设置,且圆形隔片62的半径与第二半圆槽的半径相同;
[0028]所述冷却板5的顶面左端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52,冷却板5的顶面右端设有冷却液输出接头53,冷却板5的内部设有冷却液通道54,冷却液通道54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输入接头52、冷却液输出接头53连通;冷却液输入接头52外接冷却液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加热搅拌罐,设于加热搅拌罐上方的PLA树脂储罐、颜料储罐、抗氧剂储罐,将PLA树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一进料管,将颜料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二进料管,将抗氧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料管,设于第一进料管上的第一进料阀,设于第二进料管上的第二进料阀,设于第三进料管上的第三进料阀,设于加热搅拌罐底部的出料管,以及设于出料管上的出料阀;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板和传送带;冷却板平置在加热搅拌罐右侧下方,传送带平置在冷却板下方,冷却板与传送带同向延伸,且传送带的顶面与冷却板的底面贴靠;冷却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第一半圆槽口由冷却板的左端延伸至冷却板的右端;传送带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第二半圆槽口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半圆槽口环绕传送带的外周面一周;第二半圆槽口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李珊珊刘向向徐虎明干仁聪朱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