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22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包括墙体、第一窗户、第二窗户,所述墙体的前端一侧边缘处靠近墙体的下侧位置设置有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的内部靠近一侧处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与第一蜗杆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涡轮的内部固定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可以实现一次操作同时打开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操作比较简单,效率较高,比较实用。比较实用。比较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


[0001]本技术涉窗户
,特别涉及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

技术介绍

[000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早在中国隋代,洛阳皇宫紫微城内的观文殿就出现了可以自动开合的窗户。
[0003]以往的墙体上倘若安装有两扇窗户的时候,需要打开窗户进行通风的时候都是采用单独打开的方式,需要先打开一扇再去打开另外一扇,单独打开的方式比较麻烦,比较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包括墙体、第一窗户、第二窗户,所述墙体的前端一侧边缘处靠近墙体的下侧位置设置有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的内部靠近一侧处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与第一蜗杆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涡轮的内部固定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杆,所述第二窗户的前端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墙体的前端靠近第二固定件的一侧处固定设置有卡扣。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前端第二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与墙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阻尼卡接在定位架的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窗户的前端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之间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固定件之间转轴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固定件之间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滑块之间转轴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需要同时打开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的时候,通过将第二转动杆从定位架的内部拽出来,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杆使得第一转动杆与第一蜗杆之间垂直,再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杆使得第二转动杆与第一转动杆之间垂直,再通过转动第三转动杆,使得第三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垂直,从而达到使得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之间呈现类似摇把
状,摇动第三转动杆使得第三转动杆驱动第一蜗杆转动,通过第一蜗杆可以驱动第一涡轮转动,通过第一涡轮可以驱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可以驱动转杆一端的第二蜗杆转动,通过第二蜗杆可以驱动第二涡轮转动,通过第二涡轮可以带动驱动杆转动,通过驱动杆可以使得第一连杆以驱动杆为轴顺时针转动,一方面可以拉动第一固定件移动从而达到将第一窗户打开的目的,另一方面第一固定件在移动的同时可以拉动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连杆可以拉动滑块在滑轨的内侧滑动,从而达到使得滑块滑出卡扣的内部的目的,同时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固定件移动,从而达到将第二窗户打开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打开窗户,可以实现一次操作同时打开第一窗户与第二窗户,操作比较简单,效率较高,比较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墙体;2、第一窗户;3、第二窗户;4、驱动总成;5、第一蜗杆;6、第一涡轮;7、转杆;8、第二蜗杆;9、驱动杆;10、第一连杆;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连杆;13、第二固定件;14、滑轨;15、卡扣;16、滑块;17、第三连杆;18、第一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20、第三转动杆;21、定位架;22、第二涡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7所示,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包括墙体1、第一窗户2、第二窗户3,墙体1的前端一侧边缘处靠近墙体1的下侧位置设置有驱动总成4,驱动总成4的内部靠近一侧处安装有第一蜗杆5,第一蜗杆5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涡轮6,第一涡轮6与第一蜗杆5之间啮合连接,第一涡轮6的内部固定贯穿设置有转杆7,转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8,第二蜗杆8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涡轮22,第二涡轮2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杆9。
[0023]通过第一蜗杆5可以驱动第一涡轮6转动,通过第一涡轮6可以驱动转杆7转动,通过转杆7可以驱动转杆7一端的第二蜗杆8转动,通过第二蜗杆8可以驱动第二涡轮22转动,通过第二涡轮22可以带动驱动杆9转动。
[0024]第一蜗杆5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8,第一转动杆18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19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20,墙体1的前端第二转动杆19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架21,定位架21与墙体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19阻尼卡接在定位架21的内侧。
[0025]通过将第二转动杆19从定位架21的内部拽出来,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杆18使得第一
转动杆18与第一蜗杆5之间垂直,再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杆19使得第二转动杆19与第一转动杆18之间垂直,再通过转动第三转动杆20,使得第三转动杆20与第二转动杆19之间垂直,从而达到使得第一转动杆18、第二转动杆19、第三转动杆20之间呈现类似摇把状,摇动第三转动杆20使得第三转动杆20驱动第一蜗杆5转动。
[0026]驱动杆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0,第一窗户2的前端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1,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杆10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0之间转轴连接,第二连杆12与第一固定件11之间转轴连接,第二窗户3的前端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滑轨14,滑轨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6,墙体1的前端靠近第二固定件13的一侧处固定设置有卡扣15,第一固定件11与滑块16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杆17,第三连杆17与第一固定件11之间转轴连接,第一固定件11与滑块16之间转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包括墙体(1)、第一窗户(2)、第二窗户(3),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端一侧边缘处靠近墙体(1)的下侧位置设置有驱动总成(4),所述驱动总成(4)的内部靠近一侧处安装有第一蜗杆(5),所述第一蜗杆(5)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涡轮(6),所述第一涡轮(6)与第一蜗杆(5)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涡轮(6)的内部固定贯穿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8),所述第二蜗杆(8)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涡轮(22),所述第二涡轮(2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杆(9),所述第二窗户(3)的前端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件(13),所述第二固定件(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滑轨(14),所述滑轨(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墙体(1)的前端靠近第二固定件(13)的一侧处固定设置有卡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内平开曲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5)的下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8),所述第一转动杆(18)的下端转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扬新龚德芬彭希械李昌明周文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艾德美门窗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