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10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3
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属于煤品质测试工具技术领域,用于制作测定煤的塑性参数试样。其技术方案是: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垂直连接,丝杠与支架平行,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通过轴承相连接,电机与减速机放置在顶板上方,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丝杠上端相连接,移动托板水平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移动托板中心有丝杠孔,移动托板的丝杠孔与丝杠配合连接,移动托板的一端与支架为滑动配合连接,移动托板的另一端与静荷仓相连接,静荷仓的上端放置重力块,静荷仓的下端与坩埚的上表面相对,坩埚放置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省力、升降自如,可以快速完成制样过程,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测定煤的塑性参数试样的制样工具,用于对煤样品进行基式流动度参数的测定,属于煤品质测试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根据《GB/T 25213

2010煤的塑性测定 恒力矩吉氏塑性仪法》5.4的装样装置,煤需要在10kg重负荷下均匀装在坩埚中,加压后装有试样的坩埚可容易地从中取出而不使煤样扰乱,其静荷为9kg,动荷(重力块)为1kg,压煤时,动荷从115mm高度自由落下12次。目前,制样装置通过铁丝连接在静荷上,铁丝的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手柄,操作时人工徒手摇动手柄,手柄通过连接在滑轮和静荷间的铁丝将10kg的负荷提起,放入待制样的坩埚,然后再放松手柄将10kg负荷轻轻放下,其中9公斤的静荷保持在坩埚的煤样上,拉起1kg的动荷后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压实煤样。采用这样的制样装置进行制样,每次需要人工徒手摇动手柄提起10kg负荷,操作较为费力,而且连接的铁丝在这样高强度的负荷下与滑轮接触转动,磨损较大,经常断裂,影响了工作进度,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这种制样工具可以简单、快速地完成制样过程,操作省力,经久耐用,同时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它包括底板、支架、丝杠、顶板、电机、减速机、移动托板、静荷仓、重力块、坩埚,底板和顶板分别为长方形板,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垂直连接,丝杠与支架平行,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通过轴承相连接,电机与减速机放置在顶板上方,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丝杠上端相连接,移动托板水平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移动托板中心有丝杠孔,移动托板的丝杠孔与丝杠配合连接,移动托板的一端与支架为滑动配合连接,移动托板的另一端与静荷仓相连接,静荷仓的上端放置重力块,静荷仓的下端与坩埚的上表面相对,坩埚放置在底板上。
[0006]上述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所述支架为圆柱体,移动托板的一端有U形槽,U形槽的宽度和槽底圆弧与支架的圆柱体直径相匹配,U形槽套在支架的外周上,U形槽与支架外圆周为滑动配合。
[0007]上述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所述静荷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圆柱体和圆筒体,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筒体的直径,下部圆筒体的侧壁上有竖直的开口,开口与圆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圆筒体的内腔中放置静荷,移动托板的另一端为U形叉,U形叉的宽度和底部圆弧与静荷仓的下部圆筒体的外周直径相匹配,U形叉卡在静荷仓的下部圆筒体上,U形叉的上表面与静荷仓的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相接触。
[0008]上述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它还有限位杆,限位杆由直杆和横杆组
成为丁字形杆体,直杆的下端有螺纹,静荷仓的顶面有螺孔,限位杆的直杆下端与静荷仓顶面螺孔为螺纹连接,重力块为圆柱体,重力块的中心有垂直的滑动孔,滑动孔的直径与限位杆的直径相匹配,重力块套在限位杆上,重力块的滑动孔与限位杆为滑动配合,限位杆连接后的直杆长度与重力块需要提升的高度相匹配。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的底板和顶板之间安装有支架和丝杠,顶板上安装有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与丝杠相连接,移动托板的中心有丝杠孔与丝杠相连接,移动托板的一端与支架进行滑动,移动托板的另一端与静荷仓相连接,电机和减速机可以通过丝杠可以带动移动托板上下移动,移动托板提升和下降静荷仓对坩埚内的煤样品进行压制,重力块在静荷仓的上方对静荷仓进行落体撞击,压实煤样品,限位杆可以对重力块的提升高度进行限位。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省力、升降自如,可以快速完成制样过程,不会出现升降装置损坏影响工作进度的问题,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移动托板的俯视图。
[0014]图中标记如下:底板1、支架2、丝杠3、顶板4、电机5、减速机6、移动托板7、静荷仓8、重力块9、坩埚10、限位杆11、丝杠孔12、U形槽13、U形叉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技术由底板1、支架2、丝杠3、顶板4、电机5、减速机6、移动托板7、静荷仓8、重力块9、坩埚10、限位杆11组成。
[0016]图1显示,底板1和顶板4分别为长方形板,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4垂直连接,丝杠3与支架2平行,丝杠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4通过轴承相连接,丝杠3可以在底板1和顶板4之间转动。
[0017]图1显示,电机5与减速机6放置在顶板4上方,电机5与减速机6相连接,减速机6的输出轴与丝杠3上端相连接,电机5与减速机6带动丝杠3转动。
[0018]图1显示,支架2为圆柱体,支架2是装置的骨架,一方面对顶板4、电机5、减速机6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对移动托板7起到导杆的作用,使移动托板7能够沿着支架2上下滑动,而不会发生转动。
[0019]图1、2显示,移动托板7水平放置在底板1和顶板4之间,移动托板7中心有丝杠孔12,移动托板7的丝杠孔12与丝杠3配合连接,丝杠3转动可以带动移动托板7上下移动。
[0020]图1、2显示,移动托板7的一端有U形槽13,U形槽13的宽度和槽底圆弧与支架2的圆柱体直径相匹配,U形槽13套在支架2的外周上,U形槽13与支架2外圆周为滑动配合。移动托板7的另一端为U形叉14,U形叉14与静荷仓8相连接。静荷仓8的下端与坩埚10的上表面相对,坩埚10放置在底板1上。电机5和减速机6可以通过丝杠3可以带动移动托板7上下移动,移动托板7提升和下降静荷仓8对坩埚10内的煤样品进行压制。
[0021]图1显示,静荷仓8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为圆柱体和圆筒体,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筒体的直径,下部圆筒体的侧壁上有竖直的开口,开口与圆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圆筒
体的内腔中放置静荷。移动托板7的 U形叉14的宽度和底部圆弧与静荷仓8的下部圆筒体的外周直径相匹配,U形叉14卡在静荷仓8的下部圆筒体上,U形叉14的上表面与静荷仓8的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相接触。
[0022]图1显示,限位杆11由直杆和横杆组成为丁字形杆体,直杆的下端有螺纹。静荷仓8的顶面有螺孔,限位杆11的直杆下端与静荷仓8顶面螺孔为螺纹连接。重力块9为圆柱体,重力块9的中心有垂直的滑动孔,滑动孔的直径与限位杆11的直径相匹配,重力块9套在限位杆11上,重力块9的滑动孔与限位杆11为滑动配合,限位杆11连接后的直杆长度与重力块9需要提升的高度相匹配。重力块9在静荷仓8的上方对静荷仓8进行落体撞击,压实煤样品,限位杆11可以对重力块9的提升高度进行限位。
[002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4]启动电机5,按升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支架(2)、丝杠(3)、顶板(4)、电机(5)、减速机(6)、移动托板(7)、静荷仓(8)、重力块(9)、坩埚(10),底板(1)和顶板(4)分别为长方形板,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4)垂直连接,丝杠(3)与支架(2)平行,丝杠(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4)通过轴承相连接,电机(5)与减速机(6)安装在顶板(4)上方,电机(5)与减速机(6)相连接,减速机(6)的输出轴与丝杠(3)上端相连接,移动托板(7)水平放置在底板(1)和顶板(4)之间,移动托板(7)中心有丝杠孔(12),移动托板(7)的丝杠孔(12)与丝杠(3)配合连接,移动托板(7)的一端与支架(2)为滑动配合连接,移动托板(7)的另一端与静荷仓(8)相连接,静荷仓(8)的上端放置重力块(9),静荷仓(8)的下端与坩埚(10)的上表面相对,坩埚(10)放置在底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煤的塑性参数的制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为圆柱体,移动托板(7)的一端有U形槽(13),U形槽(13)的宽度和槽底圆弧与支架(2)的圆柱体直径相匹配,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晶晶崔忠信刘洁任玲玲谭胜楠郭圣洁禹青霄杨慧贤戚振南杨晓倩李宁牛威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