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85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解决现有技术只有一个雾化腔体、无法更换、以及不便调节雾化液比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盖体和外壳,盖体与外壳卡合连接,盖体内中轴线处设有贯穿盖体顶端的烟雾道,烟雾道外壁围绕有若干个雾化弹,雾化弹与盖体内壁紧密贴合,外壳顶部设有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与雾化弹下方相连接,识别模块中部设有恰可供烟雾道通过的通道,识别模块下方设有雾化模块,雾化模块顶部与烟雾道底端相连接,雾化模块底部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下方连接有电池,电池底端与充电模块相连接。实现了一个雾化器多烟弹且可更换,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配合可精准识别,雾化模块和控制模块配合加热雾化。热雾化。热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雾化器只有一个雾化腔体,雾化腔体内只能盛装一种口味的雾化液,更换口味时需要将整个雾化腔体抛丢,较为浪费资源,且使用过程中不能盛装多个口味的腔体,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调节口味,无法精准识别和定位烟弹,不便调节雾化液比例,无法带来新的体验,不符合相关市场需求。因此,采用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盖合在外壳上的盖体,盖体内设有烟雾道和若干个雾化弹,雾化弹环绕烟雾道均匀分布并且雾化弹紧密卡装于烟雾道外壁与盖体内壁之间;
[0006]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识别模块、雾化模块和控制模块,识别模块位于外壳顶部并与外壳内壁紧密贴合且与雾化弹相连接,雾化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烟雾道穿过识别模块与雾化模块连通。
[0007]进一步地,雾化弹包括内部中空形成有雾化弹腔体的雾化弹壳体、以及紧密封堵于雾化弹壳体上的雾化弹堵头,雾化弹堵头设有雾化液通道,雾化弹腔体通过雾化液通道与外界连通,雾化液通道内设有密封胶片。
[0008]进一步地,雾化弹堵头底部设有若干个编码芯片。
[0009]进一步地,识别模块包括识别模块基体,识别模块基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烟雾道外壁的识别小区,识别小区与雾化弹一一对应连接,识别小区内设有一组识别基块,识别小区中部设有内部空心、前端尖头的针刺。
[0010]进一步地,识别基块顶部设有识别触点,识别基块底部设有识别压簧,识别触点与识别压簧良好接触形成良性通路,识别触点的另一端对应接触编码芯片上的接触点,并形成良性通路,识别压簧底部连接有识别导线。
[0011]进一步地,针刺采用医用金属制作,可刺破密封胶片,并进入雾化液通道内,与雾化弹腔体形成液体通路。
[0012]进一步地,雾化模块包括雾化模块基体,雾化模块基体内部设有腔体,雾化模块基体底部设有若干个通风微孔,通风微孔的另一端与腔体底端相连通,腔体内部设有环形陶瓷雾化器,环形陶瓷雾化器底部与雾化导线相连接,雾化模块基体底部还设有雾化导线组,
雾化导线组顶端与识别导线相连接。
[0013]进一步地,环形陶瓷雾化器包括雾化陶瓷本体,雾化陶瓷本体内部中空形成用于盛装雾化液的雾化腔体,雾化腔体顶部设有与环形陶瓷雾化器相适配的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内开设有与针刺相适配的液孔,针刺上设有接通和阻断其内液体通路的电动阀门,电动阀门位于液孔上方,电动阀门与导线相连接,导线另一端与雾化导线组相组合,另一端与识别导线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基体,以及设于控制模块基体内的气流通道、控制板、气流传感器、控制导线组和控制导线,气流通道与通风微孔相连通,气流传感器位于气流通道内并与气流通道内壁紧密贴合,气流通道一侧设有气流侧通道,气流通道通过气流侧通道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控制导线组两端分别与雾化导线组和控制板连接,控制导线两端分别与雾化导线和控制板连接。
[0015]进一步地,外壳内设有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池、以及与电池相连接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电路和充电接口,充电电路与电池相连接,充电接口一端与充电电路连接、另一端贯穿外壳底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设有多个雾化弹,实现了一个雾化器多烟弹,当需要更换其他口味的雾化液时,可更换雾化弹,而不需要将整个雾化腔体丢弃,浪费资源,取下盖体,直接拔出需要更换的雾化弹,插入新的雾化弹,同时使针刺刺破雾化弹上的密封胶片并进入雾化液通道内,同时可根据个人爱好,调节各雾化弹混合后的雾化液比例,从而进行自定义雾化。本技术盖体和烟雾道属于可更换耗材,增加了该电子雾化器的使用时长,又能带来不同口味的体验,符合相关市场需求。
[0018]控制板负责本技术的系统控制,信息传输、收集和处理等,编码芯片内含有该雾化弹的种类、成份、比例、雾化温度等,识别触点对应接触编码芯片上的接触点,并形成良性通路,可精准识别编码芯片内的信息,从而通过控制板来给出雾化电流和电压或者脉冲;当气流通过气流传感器时,会触发气流传感器内开关,控制板读取到触发气流传感器的信号后,根据识别电路反应的情况给出雾化电流和电压或者脉冲加热环形陶瓷雾化器,从而实现了控制板对电子雾化器的智能控制。
[0019]识别小区与雾化弹一一对应连接,手机端APP可实时显示相对应的雾化弹的种类等芯片类的信息,手机端APP可对混合雾化液的比例进行手动调节,将手机端APP的设置反馈给控制板的控制芯片,控制板的控制芯片通过计算和控制电动阀门的通断,以达到手机APP调节的混合雾化液比例,从而使用户在手机上便完成了雾化液比例的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的剖面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雾化弹的局部剖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识别模块与雾化模块的局部剖面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控制模块的局部剖面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5]1‑
盖体、2

烟雾道、3

雾化弹、31雾化弹壳体、32

雾化弹堵头、33

编码芯片、34

雾化液通道、35

密封胶片、36

雾化弹腔体、4

识别模块、41

识别模块基体、411

识别基块、42

识别触点、43

识别压簧、44

识别导线、45

针刺、5

雾化模块、51

雾化模块基体、52

通风微孔、53

雾化导线、54

环形陶瓷雾化器、541

雾化陶瓷、542

雾化腔体、55

雾化导线组、56

电动阀门、57

导线、58

环形密封圈、581

液孔、59

腔体、6

控制模块、61

控制模块基体、62

控制导线组、63

控制导线、65

气流传感器、66

气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9)、以及盖合在外壳(9)上的盖体(1),盖体(1)内设有烟雾道(2)和若干个雾化弹(3),雾化弹(3)环绕烟雾道(2)均匀分布并且雾化弹(3)紧密卡装于烟雾道(2)外壁与盖体(1)内壁之间;外壳(9)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识别模块(4)、雾化模块(5)和控制模块(6),识别模块(4)位于外壳(9)顶部并与外壳(9)内壁紧密贴合且与雾化弹(3)相连接,雾化模块(5)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烟雾道(2)穿过识别模块(4)与雾化模块(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弹(3)包括内部中空形成有雾化弹腔体(36)的雾化弹壳体(31)、以及紧密封堵于雾化弹壳体(31)上的雾化弹堵头(32),雾化弹堵头(32)设有雾化液通道(34),雾化弹腔体(36)通过雾化液通道(34)与外界连通,雾化液通道(34)内设有密封胶片(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弹堵头(32)底部设有若干个编码芯片(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识别模块(4)包括识别模块基体(41),识别模块基体(41)包括若干个围绕在烟雾道(2)外壁的识别小区,识别小区与雾化弹(3)一一对应连接,识别小区内设有一组识别基块(411),识别小区中部设有内部空心、前端尖头的针刺(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识别基块(411)顶部设有识别触点(42),识别基块(411)底部设有识别压簧(43),识别触点(42)与识别压簧(43)良好接触形成良性通路,识别触点(42)的另一端对应接触编码芯片(33)上的接触点,并形成良性通路,识别压簧(43)底部连接有识别导线(4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针刺(45)采用医用金属制作,可刺破密封胶片(35),并进入雾化液通道(34)内,与雾化弹腔体(36)形成液体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多腔体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雾化模块(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飞黄庆成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部硅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