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79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包括圆筒形外壳,外壳内形成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外壳一端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排水口、纯水进水口、纯水排水口;第一过滤腔的进水端与原水进水口连通,第一过滤腔的出水端与净水排水口连通,第二过滤腔的进水端与纯水进水口连通,第二过滤腔的出水端与纯水排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滤芯,通过在一个滤芯中合理设置多个过滤腔室,在各个腔室内设置多种过滤材料,实现了单个滤芯的多层级过滤,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使得结构更为紧凑。为紧凑。为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


[0001]本技术涉及滤芯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人们越发关注如何提高生活质量问题,饮用水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来水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比如说可溶解性重金属离子、铁锈、超标的余氯、还有病菌病毒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国内家庭净水技术的成熟,如何过滤水中杂质,提高饮用水纯净度成为人们越发关注和着重研究的问题,因此人们通过各种过滤材料对水中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保证饮水安全问题。
[0003]现如今人们常使用各种过滤材料制造水过滤设备,一般水过滤设备的结构大致有粗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树脂、中空纤维等,而常用的过滤材料主要包括PP滤料、活性炭滤料、阻垢剂、RO膜等,常见的家用净水器通常设有3

5个滤芯,其中初虑一般采用PP棉滤芯;精虑通常采用活性炭滤芯,可以去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并改善水口感,或者采用插入式陶瓷滤芯,可以将细菌完全隔离在滤芯外面,但水可以通过,且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有采用金滤媒净水滤芯等等。
[0004]现有的家用净水器一般多级过滤芯,且每个滤芯相对独立,一般采用连通器和管道进行连接,每个滤芯都采用不同滤芯外壳,因此结构较为复杂,且容易发生渗漏,并且由于安装复杂,且管道外置,容易老化,给装置的使用及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在一个滤芯中合理设置多个过滤腔室,在各个腔室内设置多种过滤材料,实现了单个滤芯的多层级过滤,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圆筒形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排水口、纯水进水口、纯水排水口;
[0007]所述第一过滤腔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出水端与所述净水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进水端与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纯水排水口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腔呈环形,所述第二过滤腔位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净水排水口处,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活性炭。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单元和第二导流单元,所述第二导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的内侧;
[0010]所述第一导流单元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间隙,所述第二导流单元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间隙,所述活性炭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间隙与所述第二导流间隙下方,纯水由所述第一导流间隙流入所述第二过滤腔内,经过所述活
性炭过滤后由所述第二导流间隙流出;
[0011]所述第一导流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进水端与所述纯水进水口,所述第二导流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纯水排水口。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腔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腔呈圆柱形,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预过滤材料;
[0013]所述第二导流单元内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腔通过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净水排水口连通。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导流间隙,所述第三导流间隙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第一过滤腔。
[0015]进一步,所述预过滤材料内侧设置有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的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管道一端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内部,并与所述净水排水口连通。
[0016]进一步,所述预过滤材料外侧设置有PP滤料。
[0017]进一步,所述PP滤料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过滤板,每个所述过滤板之间形成过滤间隙。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在外壳内限定四个过滤腔室,并在各个过滤腔室内设置活性炭、PP滤料和预过滤材料等过滤结构,在一个滤芯中实现了对水的多层级过滤,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的剖面水路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第一导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第二导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PP滤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外壳;11、原水进水口;12、净水排水口;13、纯水进水口;14、纯水排水口; 2、第一过滤腔;21、预过滤材料;22、PP滤料;221、过滤板;222、过滤间隙;223、导流槽;23、导流管道;231、过滤孔;24、第三导流间隙;3、第二过滤腔;31、活性炭;32、第一导流单元;33、第二导流单元;331、导流通道;34、第一导流间隙;35、第二导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0]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用于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31]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滤芯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滤芯包括外壳1、第一过滤腔2和第二过滤腔3,外壳1优选为圆筒状结构,外壳1上端口处设置有原水进水口11、净水排水口12、纯水进水口13和纯水排水口14,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封闭外壳1的下端,第一过滤腔2和第二过滤腔3均设置于外壳 1的内部,第二过滤腔3位于原水进水口11和净水排水口12下方,第一过滤腔2位于第二过滤腔3的下方。在其他例子中,外壳1的结构可根据需要做出调整,进水口、排水口和各个过滤腔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原水进水口、净水排水口、纯水进水口、纯水排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腔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出水端与所述净水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进水端与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纯水排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呈环形,所述第二过滤腔位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净水排水口处,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导流单元和第二导流单元,所述第二导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的内侧;所述第一导流单元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间隙,所述第二导流单元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间隙,所述活性炭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间隙与所述第二导流间隙下方,纯水由所述第一导流间隙流入所述第二过滤腔内,经过所述活性炭过滤后由所述第二导流间隙流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丙勇余锋徐威陈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护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