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72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集水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包括立体框架,立体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以及用于连接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侧面支柱组件,侧面支柱组件的周向围设有第一过滤网,底部框架上覆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围设形成待过滤腔。安装时,掀开集水井处的排水篦子,放入该垃圾过滤装置,并使顶部框架的开口与集水井的井口正对。排水时,污水通过排水篦子的空隙以及顶部框架的开口进入待过滤腔,随着污水的流动,固体垃圾滞留于待过滤腔内,避免堵塞地下管道。顶部框架的口径可调,以使其能够与集水井的井口尺寸相匹配,从而适用于多种尺寸集水井内的垃圾过滤作业中,通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集水井
,尤其涉及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市政及单元楼等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会设置集水井或排水口以用于地面排水,防止发生洪涝灾害。集水井上端口通常为排水篦子,排水篦子略低于地面高度,以便雨水顺利流向排水篦子,并通入地下管道。随着集水井的使用,其内部会逐渐堆积树叶、塑料等各式各样的固体垃圾,导致水流速度减慢、排水功能下降、甚至管道堵塞,维修也会产生额外费用。
[0003]为避免集水井内堆积各种固体垃圾,通常在集水井内设置过滤装置,污水流向集水井内,首先经过滤装置过滤后,再通入地下管道,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污水中的各种固体垃圾,以防止管道堵塞。当过滤装置内固体垃圾堆满时,可定期进行清理或更换。
[0004]然而,各种项目施工时的集水井尺寸大小不一,现有的过滤装置无法适用于多种尺寸集水井内的垃圾过滤作业中,通用性差,需要针对集水井的具体尺寸加工制造多种型号的过滤装置,严重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集水井内的垃圾过滤作业中,通用性强,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包括立体框架,所述立体框架包括顶部框架、侧面支柱组件以及底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间隔设置,所述侧面支柱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所述侧面支柱组件的周向围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底部框架上覆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顶部框架与集水井的井口正对,所述顶部框架的口径可调。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均为矩形框架,所述顶部框架的边长和所述底部框架的边长均可调。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框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四个顶部伸缩杆,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四个底部伸缩杆,通过调节所述顶部伸缩杆的长度和所述底部伸缩杆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顶部框架的边长和所述底部框架的边长。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
[0011]所述顶部伸缩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二套环,所述第二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一套环,以使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重叠长度可调;
[0012]所述底部伸缩杆包括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靠近彼此的一端
分别设置有第三套环和第四套环,所述第三杆活动贯穿所述第四套环,所述第四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三套环,以使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的重叠长度可调。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侧面支柱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的多个竖向伸缩杆,通过调节所述竖向伸缩杆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的间距。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竖向伸缩杆包括第五杆和第六杆,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六杆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五套环和第六套环,所述第五杆活动贯穿所述第六套环,所述第六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五套环,以使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六杆的重叠长度可调。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三套环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套环和所述第四套环正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五套环一一正对设置,多个所述第六套环一一正对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相交叉的第一横向伸缩段和第一纵向伸缩段,所述第一横向伸缩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之间,所述第一纵向伸缩段设置于所述第五套环和所述第六套环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相交叉的第二横向伸缩段和第二纵向伸缩段,所述第二横向伸缩段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三套环和所述第四套环之间,所述第二纵向伸缩段设置于另一组所述第三套环和所述第四套环之间。
[001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提拉把手。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包括立体框架,立体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以及用于连接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侧面支柱组件,侧面支柱组件的周向围设有第一过滤网,底部框架上覆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围设形成待过滤腔。安装时,掀开集水井处的排水篦子,放入该垃圾过滤装置,并使顶部框架的开口与集水井的井口正对,固定后即可合上排水篦子。排水时,污水流向集水井,通过排水篦子的空隙以及顶部框架的开口进入待过滤腔,随着污水的流动,其中的固体垃圾滞留于待过滤腔内,避免固体垃圾堵塞地下管道。顶部框架的口径可调,以使其能够与集水井的井口尺寸相匹配,从而适用于多种尺寸集水井内的垃圾过滤作业中,通用性强,无需加工制作多种型号的垃圾过滤装置,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竖向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
顶部框架;2

侧面支柱组件;3

底部框架;4

第一过滤网;5

第二过滤网;6

提拉把手;
[0026]11

顶部伸缩杆;111

第一杆;112

第二杆;113

第一套环;114

第二套环;
[0027]21

竖向伸缩杆;211

第五杆;212

第六杆;213

第五套环;214

第六套环;
[0028]31

底部伸缩杆;311

第三杆;312

第四杆;313

第三套环;314

第四套环;
[0029]41

第一横向伸缩段;42

第一纵向伸缩段;
[0030]51

第二横向伸缩段;52

第二纵向伸缩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框架,所述立体框架包括顶部框架(1)、侧面支柱组件(2)以及底部框架(3),所述顶部框架(1)和所述底部框架(3)间隔设置,所述侧面支柱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框架(1)和所述底部框架(3),所述侧面支柱组件(2)的周向围设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底部框架(3)上覆设有第二过滤网(5),所述顶部框架(1)与集水井的井口正对,所述顶部框架(1)的口径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1)和所述底部框架(3)均为矩形框架,所述顶部框架(1)的边长和所述底部框架(3)的边长均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四个顶部伸缩杆(11),所述底部框架(3)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四个底部伸缩杆(31),通过调节所述顶部伸缩杆(11)的长度和所述底部伸缩杆(31)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顶部框架(1)的边长和所述底部框架(3)的边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水井垃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伸缩杆(11)包括第一杆(111)和第二杆(112),所述第一杆(111)和所述第二杆(112)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环(113)和第二套环(114),所述第一杆(111)活动贯穿所述第二套环(114),所述第二杆(112)活动贯穿所述第一套环(113),以使所述第一杆(111)和所述第二杆(112)的重叠长度可调;所述底部伸缩杆(31)包括第三杆(311)和第四杆(312),所述第三杆(311)和所述第四杆(312)靠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套环(313)和第四套环(314),所述第三杆(311)活动贯穿所述第四套环(314),所述第四杆(312)活动贯穿所述第三套环(313),以使所述第三杆(311)和所述第四杆(312)的重叠长度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璐康建平陈浩张坤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