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68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大棚主体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大棚开口,所述大棚开口内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的一端一侧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分水阀门,所述分水阀门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棚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遮阳膜,使得在大棚主体内部种植的藏红花处于半阴环境下,同时在大棚主体内部设置的灌溉机构能对种植的作物进行灌溉和药物喷洒,对土壤进行水分补充使得土壤湿润,对土壤进行PH的调节,对土壤施加肥料,使得藏红花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下生长。使得藏红花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下生长。使得藏红花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下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是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番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 L.)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

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

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

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藏红花为秋植球根花卉,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pH值5.5

6.5。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花,花朵日开夜闭,随着市场的扩大,对藏红花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藏红花供不应求,人工种植也越来越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0005]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大棚主体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大棚开口,所述大棚开口内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的一端一侧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分水阀门,所述分水阀门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远离分水阀门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进水阀门的一端连接有出水阀门。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棚主体的外部贴有遮阳膜,所述大棚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出的大棚固定块,所述大棚固定块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贯通的固定开口,所述固定开口内插入有固定锥,所述固定锥远离大棚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锥帽,所述锥帽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锥的横截面积。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阀门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远离进水阀门的一端连接有泄压阀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阀门在分水管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贯通的进水开口,所述分水管靠近出水阀门的一端与进水开口连接,所述分水阀门均与进水管内部接通。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靠近进水阀门的一端贯通,所述出水管靠近出水阀门的一端贯通。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水管在喷洒机构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贯通的分水开口,所述喷洒机构与分水开口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洒机构靠近分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分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远离输水管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连接有呈半球形的喷洒头。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水管远离分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呈碗状的喷洒罩,所述喷洒罩的深度等于中间管、喷洒管与喷洒头之间连接后的长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在大棚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遮阳膜,使得在大棚主体内部种植的藏红花处于半阴环境下,同时在大棚主体内部设置的灌溉机构能对种植的作物进行灌溉和药物喷洒,对土壤进行水分补充使得土壤湿润,对土壤进行PH的调节,对土壤施加肥料,使得藏红花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下生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灌溉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分水管的反向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喷洒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大棚主体;2、灌溉机构;3、大棚固定块;4、固定开口;5、固定锥;6、锥帽;7、大棚开口;8、进水阀门;9、进水管;10、分水阀门;11、分水管;12、出水管;13、出水阀门;14、进水开口;15、分水开口;16、喷洒机构;17、泄压管;18、泄压阀门;19、输水管;20、喷洒罩;21、中间管;22、喷洒管;23、喷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1,
大棚主体1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大棚主体1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大棚开口7,大棚开口7内设置有灌溉机构2,灌溉机构2的一端一侧设置有进水阀门8,进水阀门8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分水阀门10,分水阀门10远离进水管9的一端连接有分水管11,分水管11远离分水阀门10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远离进水阀门8的一端连接有出水阀门13,在大棚主体1内部种植藏红花,将灌溉机构2连接输水泵上,将输水泵连接在调节水箱上,通过在调节水箱内装入不同的水剂,通过输水泵对灌溉机构2输送不同的水剂,水剂能是清水,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使得土壤湿润,能是PH调节水剂,用于调节土壤PH,水剂能是营养液,提供藏红花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剂通过输送泵输送至进水阀门8,打开进水阀门8,水剂进入进水管9内,打开分水阀门10,水剂进入分水管11内,进入分水管11内的水剂在高压下由喷洒机构16喷出,对土壤和藏红花进行喷洒,剩余的水剂通过分水管11进入出水管12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大棚主体(1)的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大棚开口(7),所述大棚开口(7)内设置有灌溉机构(2),所述灌溉机构(2)的一端一侧设置有进水阀门(8),所述进水阀门(8)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分水阀门(10),所述分水阀门(10)远离进水管(9)的一端连接有分水管(11),所述分水管(11)远离分水阀门(10)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远离进水阀门(8)的一端连接有出水阀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外部贴有遮阳膜,所述大棚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出的大棚固定块(3),所述大棚固定块(3)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贯通的固定开口(4),所述固定开口(4)内插入有固定锥(5),所述固定锥(5)远离大棚固定块(3)的一端连接有锥帽(6),所述锥帽(6)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锥(5)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花种植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门(8)靠近进水管(9)的一侧上端连接有泄压管(17),所述泄压管(17)远离进水阀门(8)的一端连接有泄压阀门(18)。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嘉高嘉伟杨逢源于智超刘艺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