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51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放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次消音腔、二次分离消音腔和液气分离腔,液气分离腔连接有进气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二次分离消音腔包括消音器内管,螺旋翅片螺旋缠绕在消音器内管外壁上,并与消音器外壳内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旋风分离时的离心力把油液和颗粒甩至消音器外壳内壁,并随重力沿消音器外壳的内壁下滑至液气分离腔底部。即可以解决放空时的噪声问题,又可以解决放空气体中液体和固体颗粒的分离和收集问题,同时可以防止消音器的堵塞,使放空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环保,且不用频繁维护,减少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放空
,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开采领域,注气设备的压缩气体多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的特点为流速高,排量大,内含大量油液和颗粒。在放空时,高流速往往会产生油液的喷洒和噪声,需要一种放空过滤和消音的装置来减少油污直接排放和气体噪声,以满足油气田现场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噪声限值。
[0003]目前注气设备的放空装置多为消音器,不具备分离过滤功能,由于放空气体内含大量油液和颗粒,被液体湿润的固体颗粒甚至会阻塞消音器,这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十分危险。如专利技术专利CN200510004411.9公开的一种用于气动机械的消音器,该消音器采用滤芯筛选的方法对通过消音器的气体进行过滤,减少了消音器被堵塞的风险,但是由于过滤滤芯为消耗品,增加了设备维护的成本,而且滤芯也容易堵塞,使消音器的使用伴随着繁琐的维护与更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过滤和消音的双重要求,又不用频繁维护,还具有油液集中收集功能,具有环保效益的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包括进气管路19、液气分离腔20、一次消音腔22、二次分离消音腔21和排气管路23,所述进气管路19和所述排气管路23均与所述液气分离腔20连接,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位于所述液气分离腔20内,所述一次消音腔22位于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内,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包括消音器内管8,所述消音器内管8外壁上缠绕设置有螺旋翅片7。即可以解决放空时的噪声问题,又可以解决放空气体中液体和固体颗粒的分离和收集问题,同时可以防止消音器的堵塞,使放空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环保,且不用频繁维护,减少了使用成本。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路19包括进气管2和对分法兰1,所述液气分离腔20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尺寸与所述进气管2尺寸相匹配,所述进气管2一端与所述圆孔焊接,所述进气管2另一端与对分法兰1焊接。进气管路19沿液气分离腔20的内壁插入焊接,便于气体在液气分离腔20形成漩涡,进气管2上焊接有对分法兰1,便于设备的安装和拆卸。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气分离腔20包括消音器外壳6、消音器外壳底板16、第二排污管15和球阀14,所述螺旋翅片7与所述消音器外壳6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设置于所述消音器外壳6下端,所述第二排污管15一端与所述消音
器外壳底板16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15另一端与所述球阀14连接。所述的消音器内管8插入消音器外壳6内,所述螺旋翅片7螺旋缠绕在消音器内管8外壁上,并与消音器外壳6内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旋风分离时的离心力把油液和颗粒甩至消音器外壳6内壁,并随重力沿消音器外壳6的内壁下滑至液气分离腔20底部。所述第二排污管15可以将储存在液气分离腔20底部的油液排出。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气分离腔20还包括隔板12和隔板支撑13,所述隔板支撑13下端与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连接,所述隔板支撑13上端与所述隔板12连接。所述隔板12固定在隔板支撑13上,可以阻挡高压气流对油液的冲击并造成飞溅,避免油液进入一次消音腔22。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还包括消音过滤孔板18、消音器内管底板10、第一排污管11和球阀14,所述消音器内管8一端设置有所述消音过滤孔板18,所述消音器内管8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消音器内管底板10,所述第一排污管11一端与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11另一端与所述球阀14连接。所述消音过滤孔板18上设置有若干直径为0.1

10mm的喷孔,这些喷孔可以对放空气体进行二次过滤和二次消音,所述第一排污管11可以将二次过滤后的油液进入排出消音器。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次消音腔22包括小孔消音管9和小孔消音管堵板17,所述小孔消音管9竖直放置于所述消音器内管8内,所述小孔消音管9上端设置有小孔消音管堵板17。所述小孔消音管9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直径0.1

10mm的喷孔。所述的小孔消音管9为一竖直放置在消音器内管8里的直管,下端供气体进入小孔消音管9管体,上端用小孔消音管堵板17进行封堵,并在管壁上钻若干直径为0.1

10mm的喷孔供气体从小孔消音管流出。当气流经过喷孔时,噪声的频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可听声成分降低,从而达成消音效果。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路23包括排气弯头5和第二法兰4,所述排气弯头5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4连接,所述排气弯头5另一端设置有向下的斜角,所述液气分离腔20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3,所述第二法兰4与第一法兰3用多个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法兰4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法兰3上,排气弯头5的方向可以通过第二法兰4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随时改变放空气体的排气方向。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弯头5为90
°
弯头,具有防雨雪的功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设置有螺旋翅片和消音过滤孔板,可以将放空气体中的油液和固体颗粒进行二次过滤和收集,从而使最终放空气体中的含油量降低到5ppm以下,满足油气田现场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了传统消音器的堵塞和油液无法分离的问题,并且无需频繁保养维护,使用更加安全、环保,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6]2、本技术设置有小孔消音管和消音过滤孔板,并采用多腔室逐级消音,最终可使最终放空气体的噪声降至85dB以下,满足油气田现场气体排放噪声限值。
[0017]3、本技术入口端焊接有对分法兰,便于设备的拆装。
[0018]4、本技术排污接管尾部安装有球阀,方便油液的泄放和收集,使用更加方便。
[0019]5、本技术排气弯头处留有向下的切口,并且弯头的方向可随法兰的安装角度旋转,适应各种风向和雨雪下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对分法兰,2、进气管,3、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排气弯头,6、消音器外壳,7、螺旋翅片,8、消音器内管,9、小孔消音管,10、消音器内管底板,11、第一排污管,12、隔板,13、隔板支撑,14、球阀,15、第二排污管,16、消音器外壳底板,17、小孔消音堵板,18、消音过滤孔板,19、进气管路,20、液气分离腔,21、二次分离消音腔,22、一次消音腔,23、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技术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实施例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19)、液气分离腔(20)、一次消音腔(22)、二次分离消音腔(21)和排气管路(23),所述进气管路(19)和所述排气管路(23)均与所述液气分离腔(20)连接,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位于所述液气分离腔(20)内,所述一次消音腔(22)位于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内,所述二次分离消音腔(21)包括消音器内管(8),所述消音器内管(8)外壁上缠绕设置有螺旋翅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19)包括进气管(2)和对分法兰(1),所述液气分离腔(20)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尺寸与所述进气管(2)尺寸相匹配,所述进气管(2)一端与所述圆孔焊接,所述进气管(2)另一端与对分法兰(1)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腔(20)包括消音器外壳(6)、消音器外壳底板(16)、第二排污管(15)和球阀(14),所述螺旋翅片(7)与所述消音器外壳(6)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设置于所述消音器外壳(6)下端,所述第二排污管(15)一端与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15)另一端与所述球阀(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风分离式多孔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腔(20)还包括隔板(12)和隔板支撑(13),所述隔板支撑(13)下端与所述消音器外壳底板(16)连接,所述隔板支撑(13)上端与所述隔板(1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智申明乾孟巧玲全先富董玉欣张祥赵杰耿海滨张东生王瑞标于凤丽王家步李建奎傅连松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