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488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过温自动控制主体、温度传感器主体、电线、收纳槽、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底部一侧内设有调节组件,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底部镶嵌在固定组件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外壳、转轴、旋钮、铜线、接线头和限位盘,固定组件包括底盘、固定环、卡扣、固定条、卡槽、缓冲仓、弹簧和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改变芯片主体与过温自动控制主体之间的距离,用来适应不同设计下的环境,为设计带来了便捷,也不需要再去设计新的过温自动控制主体,固定组件结构简单,且固定依旧牢固,对于更换新的过温自动控制主体时也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芯片过温自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下芯片已经应用在了各行各业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芯片会出现温度上升的现象,当超过一定温度后高温会损坏芯片,因此需要过温自动控制装置对其温度进行监控,但是现有的过温自动控制装置与芯片位置不全部相同,有的是两者贴合在一起,有的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前的装置不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以及固定组件不够简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有时温度传感器主体和过温自动控制主体距离很近,有时距离很远,可以通过调节长度来适应不同设计下的测温环境,以及固定结构简单化,但固定依旧牢固,且固定以及拆卸过程通俗易懂,容易上手,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减轻了工作压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主体,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的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一侧底部设有收纳槽,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底部一侧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电线与所述调节组件配合安装,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的底部镶嵌在固定组件中;
[000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外壳,所述调节外壳的两侧壁中央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调节外壳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旋钮,所述转轴的内部设有铜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接线头,所述转轴的两端焊接固定有限位盘。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底盘的顶面两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卡扣,所述底盘的顶部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条的一侧设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的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缓冲仓的顶部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为配合构件,保证了所述底盘与所述固定条连接的牢固。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条的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止使用时手滑。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头电性连接,且所述铜线的一端贯穿了所述转轴的表面,保证了线路的正常。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线绕接在所述转轴上,保证了装置可以正
常工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改变芯片主体与过温自动控制主体之间的距离,用来适应不同设计下的环境,为设计带来了便捷,也不需要再去设计新的过温自动控制主体,固定组件结构简单,且固定依旧牢固,对于更换新的过温自动控制主体时也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过温自动控制主体;2、温度传感器主体;3、电线;4、收纳槽;5、调节组件;51、调节外壳;52、转轴;53、旋钮;54、铜线;55、接线头;56、限位盘;6、固定组件;61、底盘;62、固定环;63、卡扣;64、固定条;65、卡槽;66、缓冲仓;67、弹簧;6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主体2,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与温度传感器主体2的一侧通过电线3连接,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收纳槽4,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底部一侧内设有调节组件5,电线3与调节组件5配合安装,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底部镶嵌在固定组件6中;
[0020]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外壳51,调节外壳51的两侧壁中央贯穿有转轴52,转轴52与调节外壳5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转轴52的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旋钮53,转轴52的内部设有铜线54,电线3绕接在转轴52上,保证了装置可以正常工作,转轴52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接线头55,铜线54的一端与接线头55电性连接,且铜线54的一端贯穿了转轴52的表面,保证了线路的正常,转轴52的两端焊接固定有限位盘56。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组件6包括底盘61,底盘6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环62,底盘61的顶面两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卡扣63,底盘61的顶部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条64,固定条64的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止使用时手滑,固定条64的底部设有卡槽65,卡扣63和卡槽65为配合构件,保证了底盘61与固定条64连接的牢固,固定条64的一侧设有缓冲仓66,缓冲仓66的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弹簧67,弹簧67的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卡块68,卡块68与缓冲仓66的顶部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将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插入固定环62中时,卡块68会先进入缓冲仓66中,接着在弹簧67的作用下将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牢牢固定在固定环62中,
如果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和温度传感器主体2之间距离较长,此时通过旋转旋钮53,旋钮53带动转轴52转动,进而可以改变电线3的长度,也就可以改变温度传感器主体2与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之间的距离,当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与温度传感器主体2帖合时,旋转旋钮53,调节好电线3的长度,让电线3完全缠绕在转轴52上,此时温度传感器主体2会进入收纳槽4中,温度传感器主体2将芯片的温度通过电线3进行传输,以及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拆装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时,只需要用手转动固定条64,使其卡扣63与卡槽65分开,即可将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从固定环62中拿出,最后再将卡扣63与卡槽65扣接。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主体(2),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主体(2)的一侧通过电线(3)连接,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收纳槽(4),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底部一侧内设有调节组件(5),所述电线(3)与所述调节组件(5)配合安装,所述过温自动控制主体(1)的底部镶嵌在固定组件(6)中;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外壳(51),所述调节外壳(51)的两侧壁中央贯穿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与所述调节外壳(5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2)的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旋钮(53),所述转轴(52)的内部设有铜线(54),所述转轴(52)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接线头(55),所述转轴(52)的两端焊接固定有限位盘(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入式温度传感器的芯片过温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底盘(61),所述底盘(6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环(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寅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亿飞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