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96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1
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环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为电磁系统安装腔,所述电磁系统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线圈机构,所述线圈机构的尾部安装有轭铁,所述线圈机构的前端安装有矩形板体结构的衔铁;所述基座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常开静簧组件,所述常闭静簧组件、常开静簧组件之间安装有动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动簧组件、电磁系统以及基座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可使得继电器的结构更为紧凑,能够缩小继电器整体尺寸,整个继电器联动更为高效。整个继电器联动更为高效。整个继电器联动更为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0001]本技术属于开关电器
,特别涉及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电行业和工业控制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在不增加整机产品的外形体积前提下,要求所使用的元器件体积小型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复杂的内部控制线路的功能排列布局;目前的电磁继电器布局较为松散、连接不够紧凑,使得电磁继电器的整体尺寸较大,电磁继电器无法满足小型电器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环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为电磁系统安装腔,所述电磁系统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线圈机构,所述线圈机构的尾部安装有轭铁,所述线圈机构的前端安装有矩形板体结构的衔铁;
[0005]所述基座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之间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隔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常闭静簧组件,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常开静簧组件,所述常闭静簧组件、常开静簧组件之间安装有动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的活动端相对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动簧组件与衔铁之间通过推拉机构连接,所述动簧组件、衔铁通过推拉机构同步摆动,所述动簧组件与常闭静簧组件或常开静簧组件电性接触,所述基座的顶部封装有密封罩。
[0006]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机构包括第一侧板体、线圈部分、第二侧板体、线圈端子、铁芯、绕柱,所述绕柱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第一侧板体、第二侧板体,所述绕柱的外部缠绕有线圈部分,所述第一侧板体的外侧面安装有衔铁,所述第二侧板体的外侧安装有轭铁和线圈端子,所述绕柱的内部插入有铁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为L型结构,所述轭铁的竖直部分固定于第二侧板体侧面,所述轭铁的水平部分置于线圈部分的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体的侧面对称设有线圈端子安装座,所述线圈端子包括上柱体、中柱体以及下柱体,所述中柱体插装于线圈端子安装座内,所述中柱体的顶面垂直设有上柱体、底面垂直设有下柱体,所述上柱体与线圈部分电性连接,所述上柱体、中柱体以及下柱体为多段错位弯折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体的外壁中部对称设有第一衔铁侧挡板,所述第一侧板体的外壁底部对称设有第二衔铁侧挡板,所述第二衔铁侧挡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底部为倾斜向下的支撑斜面,所述衔铁的两侧开设有约束槽,所述第一衔铁侧挡板
伸入于约束槽内,所述第一衔铁侧挡板用以对衔铁进行左右限位,所述衔铁的底部两侧凸起部分嵌入于约束槽内,所述约束槽用以对衔铁进行上下限位,两个所述第二衔铁侧挡板之间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贴合置于衔铁的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尾板、中间板、推动卡以及推拉挡板,所述中间板的尾端垂直连接尾板、前端设有推拉挡板,所述推拉挡板向下外伸于中间板,所述推拉挡板的前侧面设有矩形方框结构的推动卡,所述中间板、尾板之间呈T字形设置,所述尾板的背面两端对称设有L型的衔铁卡罩,所述衔铁的顶端卡合嵌入于两个衔铁卡罩之间,所述尾板的中部与衔铁顶部卡合连接,所述推动卡装配连接动簧组件,所述推拉挡板的外伸部分止挡于动簧组件侧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组件包括动簧片、动簧引出脚、第一动触点以及第二动触点;所述动簧片一端端部对称设有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所述动簧片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中部垂直设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顶端侧面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卡合嵌入于推动卡内;所述动簧片的另一端向内垂直弯折且弯折部分铰接有动簧引出脚,所述动簧引出脚插装于基座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动簧组件、电磁系统以及基座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可使得继电器的结构更为紧凑,能够缩小继电器整体尺寸,整个继电器联动更为高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常闭静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动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常开静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推拉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电磁系统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电磁系统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线圈骨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衔铁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示出了本技术的轭铁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示出了本技术的线圈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示出了本技术的密封罩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示出了本技术的密封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所示:1、基座;11、隔板;122、电磁系统安装腔;121、电磁定位槽;122、卡扣;13、第一卡槽;14、第一凹槽;15、第二卡槽;2、线圈机构;21、第一侧板体;211、第一衔铁侧挡板;212、第二衔铁侧挡板; 2121、缺口;2122、插槽;22、线圈部分;23、第二侧板体;231、线圈端子安装座;24、线圈端子;241、上柱体;242、中柱体;243、下柱体;25、铁芯;26、绕柱;27、压簧;3、推拉机构;31、尾板;311、衔铁卡罩; 32、中间板;33、推动卡;34、推拉挡板;35、加强板;4、常开静簧组件;41、常开静簧片;42、第一静触点;5、动簧组件;51、动簧片;511、第二凹槽;512、弹性卡扣;52、动簧引出脚;53、第一动触点;54、第二动触点;6、常闭静簧组件;61、
常闭静簧片;62、第二静触点;7、轭铁;8、衔铁;81、约束槽;9、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内部安装有环形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内部为电磁系统安装腔12,所述电磁系统安装腔 12的内部安装有线圈机构2,所述线圈机构2的尾部安装有轭铁7,所述线圈机构2的前端安装有矩形板体结构的衔铁8;
[0031]所述基座1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5,所述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环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为电磁系统安装腔,所述电磁系统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线圈机构,所述线圈机构的尾部安装有轭铁,所述线圈机构的前端安装有矩形板体结构的衔铁;所述基座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之间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隔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常闭静簧组件,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常开静簧组件,所述常闭静簧组件、常开静簧组件之间安装有动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的活动端相对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动簧组件与衔铁之间通过推拉机构连接,所述动簧组件、衔铁通过推拉机构同步摆动,所述动簧组件与常闭静簧组件或常开静簧组件电性接触,所述基座的顶部封装有密封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机构包括第一侧板体、线圈部分、第二侧板体、线圈端子、铁芯、绕柱,所述绕柱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第一侧板体、第二侧板体,所述绕柱的外部缠绕有线圈部分,所述第一侧板体的外侧面安装有衔铁,所述第二侧板体的外侧安装有轭铁和线圈端子,所述绕柱的内部插入有铁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为L型结构,所述轭铁的竖直部分固定于第二侧板体侧面,所述轭铁的水平部分置于线圈部分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体的侧面对称设有线圈端子安装座,所述线圈端子包括上柱体、中柱体以及下柱体,所述中柱体插装于线圈端子安装座内,所述中柱体的顶面垂直设有上柱体、底面垂直设有下柱体,所述上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冯旭强游平石松礼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