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89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0
本申请提供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设备包括:航行器、采样部件、制样部件以及检测机构。航行器具有密闭的船舱。采样部件包括取样管和活塞,取样管竖直穿设于航行器底部。制样部件包括过滤桶及压板,过滤桶底面具有多处单向阀孔,过滤桶的底面位于航行器外侧,压板滑动设于过滤桶的内部,压板底部设有圆环,用于存储底泥样片,过滤桶与取样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制样部件沿取样管的圆周阵列设有多处。检测机构包括光谱仪,用于检测压板底面的样片,光谱仪沿圆周移动设置于制样部件外侧。可对多处样本进行采集、制样及初检,可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更具代表性的底泥样本。表性的底泥样本。表性的底泥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监测时,尤其是对水体环境中的金属监测,经常需要对湖泊、水库及河流等水体的底泥或水质进行取样,然后对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得有效的数据。为获得水体或流域中各部位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需要多次将水体不同位置的样本采集上岸,然后进行临时检测,以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区域,再将该区域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分析检测。
[0003]现有的方式不仅需要采样装置多次往返进行取样,无法实现实时走航检测,而且需要人工进行临时检测,过程较为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并且现有采样装置不能同时满足对水质及底泥的采样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可对多处的水质及底泥样品进行采集、制样及初检,可有效提高对水体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效率,可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更具代表性的水质及底泥样本。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航行器、采样部件、制样部件以及检测机构。
[0006]航行器可在水下进行航行,且具有密闭的船舱,航行器采用无线遥控控制,并且设有摄像头及定位系统。
[0007]采样部件包括取样管以及沿轴线方向移动设于取样管内部的活塞,取样管竖直穿设于航行器底部,取样管下段位于航行器外侧,上段位于船舱内。
[0008]制样部件包括过滤桶及压板,过滤桶底面具有多处单向阀孔,液体仅能从过滤桶内部向外排出,过滤桶穿设于航行器底部,过滤桶的底面位于航行器外侧,上段位于船舱内,压板的外壁与过滤桶的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连接,压板沿过滤桶的轴线方向移动设置,压板底部设有圆环,圆环内部用于存储压制成型的样片,过滤桶与取样管之间设有连通管,连通管将过滤桶与取样管内部连通,制样部件沿取样管的圆周阵列设有多处。
[0009]检测机构包括光谱仪,用于检测压制在压板底面的样片,光谱仪沿圆周移动设置于制样部件外侧,光谱仪可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将检测结构传递给数据终端或服务器。
[0010]进一步的,取样管内壁对应连通管的开口处均设有挡板,用于封闭连通管,挡板沿取样管的轴线方向移动设置,挡板的顶部设有压力弹簧,活塞顶面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侧壁设有拨杆,拨杆用于向上推动挡板,以打开连通管的开口。
[0011]进一步的,圆环与压板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在采样前圆环设置于过滤桶底部,压板底面具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外壁与圆环内壁的上段之间采用过盈连接。
[0012]进一步的,圆环与压板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圆环采用螺纹连接或是压紧的方式连接于压板底面,圆环内圈设有滤膜,用于采集水质样本时用于在滤膜底面表面形成膜富集,使水质中的金属物沉积附着在滤膜底面,以形成样片。
[0013]进一步的,过滤桶底部的顶面设有沉孔,用于放置圆环,圆环的外径小于过滤桶的内径。
[0014]进一步的,圆环底部具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径与圆环外径相同,环形板的内径小于圆环的内径。
[0015]进一步的,压板底面设有多个凸点,凸点下段为有圆盘或圆球,圆盘或圆球的直径大于凸点上段的直径,凸点的高度小于圆环的厚度,凸点呈环形结构布置,压板底面的中部未设置凸点。
[0016]进一步的,圆环与压板均采用塑料制成。
[0017]进一步的,检测机构还包括齿圈,齿圈套设于制样部件外周,光谱仪设于齿圈上方,齿圈采用电机齿轮部件驱动。
[0018]进一步的,活塞连接于一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升降装置设于一旋转电机主轴的任意部位。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航行器一次下水采集多个点位的样本,并且能利用制样部件将底泥制成固态的样片,或者在过滤膜底面形成富集膜样本,以供检测机构进行初步检查,可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以供检测人员参考,从而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及采样位置,能同时满足水质及底泥的监测。并且可通过航行器的升降以及控制活塞的打开时机,采集不同深度位置的样本。
附图说明
[0020]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整体外部视图。
[0022]图2示出了船舱内部结构简图。
[0023]图3示出了采样部件、制样部件以及检测机构位置关系的顶部视图。
[0024]图4示出了采样部件、制样部件以及检测机构位置关系的底部视图。
[0025]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6示出了采样部件与制样部件的截面视图。
[0027]图7示出了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28]图8示出了图6中C处的放大图。
[0029]图9示出了取样管向过滤桶输送样本时的结构剖视图。
[0030]图10示出了图9中D处的放大图。
[0031]图11示出了压板将样片从过滤桶中取出时的结构剖视图。
[0032]图12示出了图11中E处的放大图。
[0033]图13示出了压板与圆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34]图14示出了压板与圆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35]图中标记:航行器

10、船舱

11、采样部件

20、取样管

21、活塞

22、活塞杆

221、
拨杆

222、挡板

23、压力弹簧

24、升降装置

25、旋转电机

26、制样部件

30、过滤桶

31、单向阀孔

311、沉孔

312、压板

32、圆形凸台

321、凸点

322、圆环

33、环形板

331、连通管

34、检测机构

40、光谱仪

41、齿圈

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航行器(10),可在水下进行航行,且具有密闭的船舱(11),航行器(10)采用无线遥控控制,并且设有摄像头及定位系统;采样部件(20),包括取样管(21)以及沿轴线方向移动设于取样管(21)内部的活塞(22),取样管(21)竖直穿设于航行器(10)底部,取样管(21)下段位于航行器(10)外侧,上段位于船舱(11)内;制样部件(30),包括过滤桶(31)及压板(32),过滤桶(31)底面具有多处单向阀孔(311),液体从过滤桶(31)内部向外排出,过滤桶(31)穿设于航行器(10)底部,过滤桶(31)的底面位于航行器(10)外侧,上段位于船舱(11)内,压板(32)沿轴线方向滑动设于过滤桶(31)内,压板(32)底部设有圆环(33),圆环(33)内部用于固定样片,过滤桶(31)与取样管(21)之间设有连通管(34),连通管(34)将过滤桶(31)与取样管(21)内部连通,制样部件(30)沿取样管(21)的圆周阵列设有多处;检测机构(40),包括光谱仪(41),用于检测压制在压板(32)底面的样片,光谱仪(41)沿圆周移动设置于制样部件(30)外侧,光谱仪(41)可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将检测结构传递给数据终端或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取样管(21)内壁对应连通管(34)的开口处均设有挡板(23),用于封闭连通管(34),挡板(23)沿取样管(21)的轴线方向移动设置,挡板(23)的顶部设有压力弹簧(24),活塞(22)顶面设有活塞杆(221),活塞杆(221)侧壁设有拨杆(222),拨杆(222)用于向上推动挡板(23),以打开连通管(34)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走航式金属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圆环(33)与压板(32)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在采样前圆环(33)设置于过滤桶(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王秀丽张义烽宋鹏程乔君喜郑少志张雪梅杨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