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791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硇砂、乌梅炭、牛蹄甲、桑木囊虫特殊处理后与硼砂、蓖麻仁、人工牛黄、血竭、土贝母混合粉碎过筛,并与甘油、羊毛脂、液体石蜡、水混合制的中药膏,所述配方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成:牛蹄甲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中药组合物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鼻甲肿大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肿大改变,鼻甲肿大会导致鼻腔阻塞,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0003]常采用物理手段切除鼻甲部分或药物治疗,物理手段包括冷冻、微波、激光及鼻息肉切割器部分切除等,但上述方法对下鼻甲粘膜损伤较大,术后疼痛,出血,结痂,干燥,鼻腔异味,感染,鼻腔粘连,不同程度影响鼻腔的功能,并且易复发。药物治疗常用的西药多为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色酮类药、鼻内减充血剂、鼻内抗胆碱等药物,虽然疗效快,但是副作用大,易于导致困乏和疲倦,另外对肝肾也有损害,严重的还将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
[0004]中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上也有较长的历史,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可避免西药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常用的中药成分主要有千柏鼻炎片、霍胆丸、辛苓颗粒等,但有效成分含量低,作用缓慢,作用单一,对鼻黏膜水肿,尤其鼻甲肿大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易复发,不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对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治理效果好,疗效快,不易复发。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6

18g、硇砂8

10g、桑木囊虫4

6g、硼砂5

7g、乌梅炭8

10g、蓖麻仁8

10g、人工牛黄5

7g、血竭3

5g、土贝母3

5g,甘油10

15g、羊毛脂3

8g、液体石蜡2

5g、水0

1g;其中,硼砂、乌梅炭、桑木囊虫、牛蹄甲为君药,硇砂、人工牛黄、蓖麻仁为臣药,血竭为佐药,土贝母为史药,甘油、羊毛脂、液体石蜡、水为成膏剂;所述硇砂处理方法:取硇砂置于铜锅内用文火加醋炒制9次;所述乌梅炭处理方法:将乌梅浸泡于醋中14天,取出晾干,中火炒至成炭,得乌梅炭;所述牛蹄甲处理方法:将牛蹄甲置于布瓦上,焙干至鼓泡;所述桑木囊虫:将桑木囊虫清洗干净,晾干,用文火焙干。
[0008]优选的,所述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7g、硇砂9g、桑木囊虫5g、硼砂6g、乌梅炭9g、蓖麻仁9g、人工牛黄6g、血竭4g、土贝母4g,甘油12g、羊毛脂5g、液
体石蜡3g。
[0009]进一步的,所述桑木囊虫为从桑树上所取囊虫。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膏由以下方法制备:(1)将硇砂、乌梅炭、牛蹄甲、桑木囊虫按所述处理方法处理;(2)按比例将牛蹄甲、硇砂、桑木囊虫、硼砂、乌梅炭、蓖麻仁、人工牛黄、血竭、土贝母混合,粉碎,过120

200目筛,得中药粉末;(3)将羊毛脂于35

45℃下水浴搅拌成液体,再依次加入液体石蜡、甘油、水,继续搅拌10

15min,最后加入中药粉末,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中药膏。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膏用于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膏的使用方法是:取该中药膏均匀涂于棉棒上,然后置于鼻腔内20

40min,每日1次。
[0013]牛蹄甲:咸苦凉,入心、肝经,具有定惊息风,收湿敛疮之功效,经布瓦焙干之后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桑木囊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硇砂,性味咸苦辛温,归肺,胃经,经铜锅醋制之后,具有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的功效尤为显著;硼砂,性味甘、咸,凉,归肺、胃经,能够清热解毒,清肺化痰;乌梅经醋泡中火炒制后释放含多种挥发油,为平胬内之主药;蓖麻仁具有消肿拔毒,泻下导滞,通络利窍的功效;人工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能清热解毒,化痰定惊;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收敛生肌的功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加快血小板的电泳速度,可以使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土贝母:性微寒,味苦。归肺经、脾经,具有散结、消肿、解毒之效;
[0014]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利用牛蹄甲、硇砂、桑木囊虫、硼砂、乌梅炭、蓖麻仁、人工牛黄、血竭、土贝母之间相互配伍发挥协同作用的原理而相辅相成、增强效用,扩大疗效,且无副作用。
[0016](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制备工序少,操作简便,能够充分发挥各原料的功效,产品稳定性好,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0017](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膏用于治疗使得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安全有效、疗效显著,效果稳定,不易复发。
[0018](4)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膏,有效成分高,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疗效快,安全无副作用,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6

18g、硇砂8

10g、桑木囊虫4

6g、硼砂5

7g、乌梅炭8

10g、蓖麻仁8

10g、人工牛黄5

7g、血竭3

5g、土贝母3

5g,甘油10

15g、羊毛脂3

8g、液体石蜡2

5g、水0

1g。
[0022]实施例2
[0023]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6

18g、硇砂8

10g、桑木囊虫4

6g、硼砂5

7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6

18g、硇砂8

10g、桑木囊虫4

6g、硼砂5

7g、乌梅炭8

10g、蓖麻仁8

10g、人工牛黄5

7g、血竭3

5g、土贝母3

5g,甘油10

15g、羊毛脂3

8g、液体石蜡2

5g、水0

1g;其中,硼砂、乌梅炭、桑木囊虫、牛蹄甲为君药,硇砂、人工牛黄、蓖麻仁为臣药,血竭为佐药,土贝母为史药,甘油、羊毛脂、液体石蜡、水为成膏剂;所述硇砂处理方法:取硇砂置于铜锅内用文火加醋炒制9次;所述乌梅炭处理方法:将乌梅浸泡于醋中14天,取出晾干,中火炒至成炭,得乌梅炭;所述牛蹄甲处理方法:将牛蹄甲置于布瓦上,焙干至鼓泡;所述桑木囊虫:将桑木囊虫清洗干净,晾干,用文火焙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甲肿大、鼻黏膜水肿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牛蹄甲17g、硇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万粮张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