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772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含有驱动装置、机架、壳体、上料装置、导料装置、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第四筛体、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导料装置含有传动轴和螺旋叶片,第一筛体为第一圆筒体结构,第一出料通道位于第一导向筒圆筒体A的另一端口的下方;第二筛体含有第二圆筒体和第二台锥筒体,第五出料通道位于第二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第三筛体为第三圆筒体结构,第二出料通道位于第三圆筒体的圆筒体L低端口的下方;第四筛体为第四台锥筒体结构,第四台锥筒体套装第三筛体上,第四出料通道位于第四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第二导向筒套装在第四筛体上,第三出料通道位于第二导向筒的低端口的下方。于第二导向筒的低端口的下方。于第二导向筒的低端口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球、钢锻机械筛选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

技术介绍

[0002]球磨机是水泥企业比较重要的生产设备,尤其在当前水泥粉磨当中,球磨机粉磨无以取代。研磨体的装载量与级配的合理性是影响球磨机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球磨机在运行一周期内研磨体不断消耗,即使经常根据球耗情况进行连续添补,但运行半年或一年后,磨内小球、坏球聚积太多会影响粉磨效果,尤其是细磨仓内小球会堵塞 隔仓板和出磨篦板,影响磨内通风和磨内物料流速,影响球磨机的运行状态。因此需要定期对磨内研磨体进行重新级配。以往利用水泥销售淡季时人工或配以振动筛等进行分级筛选,重新级配,由于小球较多,人工挑拣劳动强度极大,且挑拣不精确,费时较多,每台磨需要超过一周时间,而且挑拣质量不理想,影响研磨体的准确级配。特别是当前,随着联合粉磨系统辊压机的大型化应用,磨内研磨体直径更小,迫切需要一种分选效率高、挑拣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的筛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该多级全自动回转球锻筛选机分选效率高、挑拣精确、自动化程度高,而且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含有驱动装置、机架、壳体、上料装置、导料装置、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第四筛体、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壳体设置在机架上,机架包括若干个支撑柱;导料装置含有传动轴和螺旋叶片,传动轴的两端位于壳体的外侧,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和后部上, 传动轴与水平面构成一角度,上料装置设置在传动轴低端部上,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一筛体为第一圆筒体结构,第一圆筒体的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筛孔,第一圆筒体穿装在传动轴的低端部、且通过支杆固定在传动轴上,第一圆筒体的低端口与上料装置相通连;第一导向筒含有圆筒体A和台锥筒体A,台锥筒体A的大口端设置在圆筒体A的一端口上,第一导向筒套装在第一筛体上,且第一导向筒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一筛体上,第一导向筒内表面与第一筛体外表面之间有间距,台锥筒体A的小口与第一圆筒体的高端口之间设第一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通道,第一出料通道位于第一导向筒圆筒体A的另一端口的下方;第二筛体穿装在传动轴上、且通过支杆固定在传动轴上,第二筛体含有第二圆筒体和第二台锥筒体,第二圆筒体和第二台锥筒体的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二筛孔,第二台锥筒体的小端口设置在第二圆筒体的一端口上,第二圆筒体的另一端口设置在第一筛体的高端口上,壳体的底部设第五出料通道,第五出料通道位于第二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筛体的第一圆筒体和所述第二筛体的第二圆筒体
内表面上;第三筛体为第三圆筒体结构,第三圆筒体包括圆筒体H、圆筒体M和圆筒体L,圆筒体H、圆筒体M和圆筒体L依次相连为一整体结构,圆筒体M的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筛孔,第三圆筒体套装在第二筛体上,且第三圆筒体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二筛体上,第三圆筒体内表面与第二筛体外表面之间有间距,第三圆筒体的圆筒体H的端口与第二筛体第二台锥筒体大端口之间设第二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通道,第二出料通道位于第三圆筒体的圆筒体L低端口的下方;第四筛体为第四台锥筒体结构,第四台锥筒体的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四筛孔,第四台锥筒体套装第三筛体上,且第四台锥筒体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三筛体上,第四台锥筒体的小端口与第三筛体的圆筒体M的低端口之间设有第三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第四出料通道,第四出料通道位于第四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第二导向筒套装在第四筛体上,且第二导向筒通过支杆固定在第四筛体上,第二导向筒的高端口与第四台锥筒体的大端口之间设有第四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通道,第三出料通道位于第二导向筒的低端口的下方;所述上料装置含有集料筒、导料锥、回转上料体、导料槽,回转上料体含有外环体、内环体、内环体位于外环体内,外环体的左端口与内环体的左端口构成的左环形孔上均布若干左导料板,相邻左导料板之间有进料通道,所述左环形孔上均布的若干左导料板向内倾斜,外环体的右端口与内环体的右端口构成的右环形孔上均布若干右导料板,相邻右导料板之间有进料通道,所述右环形孔上均布的若干右导料板向内倾斜, 导料槽均布在集料筒与回转上料体之间,导料槽的一端口与集料筒的周面通连,导料槽的另一端口与回转上料体的内环体相通连,集料筒的一端口设有封闭板,集料筒的另一端口敝开,导料锥位于集料筒的内中央,导料锥的大端口固定在集料筒的一端口设有的封闭板上;集料筒敝开的另一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体的低端口上,集料筒的一端口的封闭板和导料锥的小口端穿装在传动轴上;所述回转上料体的外环体的周面上均布设有进料口。
[0005]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导料片。
[0006]所述壳体上设有排尘管。
[0007]所述机架的若干个支撑柱上均设有调节机构。
[000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联轴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联轴器相连,联轴器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与电机相连,减速机设置在在机架上。
[0009]所述第一筛体的第一筛孔孔径为10毫米,所述第二筛体的第二筛孔孔径为17毫米,所述第三筛体的第三筛孔孔径为15毫米,所述第四筛体的第四筛孔孔径为12.7毫米。
[0010]所述第二筛体与第三筛体之间的最小间距至少25毫米,所述第三筛体与第四筛体之间的最小间距至少25毫米。
[0011]为了防止堵塞,所述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和第四筛体的所有筛孔均为台锥体结构,该台锥体结构包括位于筛体内表面的内孔端和位于筛体外表面的外孔端,外孔端的直径宽于内孔端的直径,所述筛体孔孔径均为内孔端的直径。
[0012]使用上述多级全自动回转球锻筛选机时,上料装置将储料槽中的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提升到导料装置,导料装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导料装置带动第一筛体、第
二筛体、第三筛体和第四筛体同时转动,导料装置将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从低位导移向高位,通过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和第四筛体将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选分成五类,分别通过壳体底部的五个出料通道排出,从上可以看出,上述多级全自动回转球锻筛选机不仅分选效率高、挑拣精确,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大量节约人力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钢球、钢锻筛选效率及精度,有利于钢球、钢锻级配的优化,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上述多级全自动回转球锻筛选机中,由于第三筛体套装在第二筛体,第四筛选体套装在第三筛体,因此结构紧凑,体积小。同时,由于导料装置的传动轴与水平面构成一角度,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在第一筛体和第二筛体内从低位导移向高位的过程中,在重力和螺旋叶片的推力作用下,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缓慢上移,因此使球锻等研磨体混合物能够得到充分的筛选,从而有利于分选效率的提高,以及挑拣精确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A向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全自动回转筛,其特征在于:含有驱动装置、机架、壳体、上料装置、导料装置、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第四筛体、第一导向筒、第二导向筒,壳体设置在机架上,机架包括若干个支撑柱;导料装置含有传动轴和螺旋叶片,传动轴的两端位于壳体的外侧,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和后部上, 传动轴与水平面构成一角度,上料装置设置在传动轴低端部上,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一筛体为第一圆筒体结构,第一圆筒体的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筛孔,第一圆筒体穿装在传动轴的低端部、且通过支杆固定在传动轴上,第一圆筒体的低端口与上料装置相通连;第一导向筒含有圆筒体A和台锥筒体A,台锥筒体A的大口端设置在圆筒体A的一端口上,第一导向筒套装在第一筛体上,且第一导向筒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一筛体上,第一导向筒内表面与第一筛体外表面之间有间距,台锥筒体A的小口与第一圆筒体的高端口之间设第一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通道,第一出料通道位于第一导向筒圆筒体A的另一端口的下方;第二筛体穿装在传动轴上、且通过支杆固定在传动轴上,第二筛体含有第二圆筒体和第二台锥筒体,第二圆筒体和第二台锥筒体的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二筛孔,第二台锥筒体的小端口设置在第二圆筒体的一端口上,第二圆筒体的另一端口设置在第一筛体的高端口上,壳体的底部设第五出料通道,第五出料通道位于第二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筛体的第一圆筒体和所述第二筛体的第二圆筒体内表面上;第三筛体为第三圆筒体结构,第三圆筒体包括圆筒体H、圆筒体M和圆筒体L,圆筒体H、圆筒体M和圆筒体L依次相连为一整体结构,圆筒体M的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筛孔,第三圆筒体套装在第二筛体上,且第三圆筒体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二筛体上,第三圆筒体内表面与第二筛体外表面之间有间距,第三圆筒体的圆筒体H的端口与第二筛体第二台锥筒体大端口之间设第二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通道,第二出料通道位于第三圆筒体的圆筒体L低端口的下方;第四筛体为第四台锥筒体结构,第四台锥筒体的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四筛孔,第四台锥筒体套装第三筛体上,且第四台锥筒体通过支杆固定在第三筛体上,第四台锥筒体的小端口与第三筛体的圆筒体M的低端口之间设有第三挡料圈,壳体的底部设第四出料通道,第四出料通道位于第四台锥筒体大端口的下方;第二导向筒套装在第四筛体上,且第二导向筒通过支杆固定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峰徐中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能达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