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及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9694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7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及新风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和全热交换器,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均与全热交换器连通,新风通道内依次设置第一热管热换器、预冷表冷器、蒸发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相连通。通过设置相连通的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降低了新风机组能耗。降低了新风机组能耗。降低了新风机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及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及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现有的冷却除湿户式双冷源新风处理机组以较低的低温冷源(如 7℃/12℃)对室外新风进行冷却除湿。除湿后的新风具有较低的含湿量与干球温度,若不经升温处理而直接将此状态的新风直接送入室内,由于新风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将造成风口结露等问题。
[0004]目前双冷源新风处理机组大多采用增加电加热段对冷却除湿后的新风进行再热升温的方式来解决风口结露问题,此种再热方式需额外增加热源,使得双冷源机组内部出现热量抵消的情况,导致机组能耗增加,造成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及新风系统,在新风通道内设置相连通的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通过相连通的两个热管热换器实现热量搬运,从而能够使用新风自身热量对冷却除湿后的新风进行再热,节约额外的再热能量,降低能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和全热交换器,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均与全热交换器连通,新风通道内依次设置第一热管热换器、预冷表冷器、蒸发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壳体上设置第一进风口、排风口、新风出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排风口与回风通道连通,旁通风道与第二进风口连通,新风出口与新风通道连通。
[0009]进一步的,旁通风道与全热交换器连通处设置旁通风阀。
[0010]进一步的,回风管道内设置排风风机。
[0011]进一步的,在新风出口处设置送风风机。
[0012]进一步的,进风通道上设置过滤器。
[0013]进一步的,全热交换器与新风通道之间设置新风风阀。
[0014]进一步的,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通过连接管连通。
[0015]进一步的,第一热管热换器中工质温度低于流过第一热管热换器的新风的温度;第二热管热换器中工质温度高于流过第二热管热换器的新风的温度。
[0016]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实施例在新风通道内设置相连通的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通过相连通的两个热管热换器实现热量搬运,从而能够使用新风自身热量对冷却除湿后的新风进行再热,节约额外的再热能量,降低能耗。
[0019]本公开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新风机组的整体结构图。
[0022]其中:1、新风风阀,2、第一热管热换器,3、蒸发器,4、旁通风道,5、全热交换器,6、送风风机,7、排风风机,8、第二热管热换器,9、旁通风阀,10、预冷表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7]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8]实施例1
[0029]为了降低新风机组能耗,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
[0030]壳体内设置进风通道、旁通风道4、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和全热交换器5,进风通道、旁通风道4、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均与全热交换器5连通,新风通道内依次设置第一热管热换器2、预冷表冷器10、蒸发器3和第二热管热换器8,且第一热管热换器2和第二热管热换器8
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0031]第一热管热换器2和第二热管热换器8中均存储工质,用于与流经的新风进行热交换。
[0032]其中,第一热管热换器2中工质温度低于流过第一热管热换器2 的新风的温度;第二热管热换器8中工质温度高于流过第二热管热换器8的新风的温度。
[0033]在壳体上设置第一进风口、排风口、新风出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排风口与回风通道连通,第二进风口与旁通风道4连通,新风出口与新风通道连通。
[0034]其中,第一热管热换器2位于靠近新风通道与全热交换器5的连通处,第二热管热换器位于靠近新风出口位置处。
[0035]在全热交换器5与新风通道连接处设置新风风阀1,在旁通风道 4与全热交换器5的连通处设置旁通风阀9,在回风通道内设置排风风机7,在新风出口处设置送风风机6。
[0036]在进风通道上设置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对进入的新风进行过滤。
[0037]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进风口和排风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第二进风口和新风出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连通第一热管热换器2和第二热管热换器8的连接管为圆管。
[0038]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的工作流程为:
[0039]在夏季工况时,新风风阀1打开,旁通风阀9关闭,室外新风经进风通道进入全热交换器5,与温度较低、含湿量较低的室内回风进行热/湿交换,然后经过第一热管换热器2,此时新风温度高于第一热管换热器2内工质的饱和温度,因此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和全热交换器,进风通道、旁通风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均与全热交换器连通,新风通道内依次设置第一热管热换器、预冷表冷器、蒸发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第一热管热换器和第二热管热换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第一进风口、排风口、新风出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排风口与回风通道连通,旁通风道与第二进风口连通,新风出口与新风通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新风出口处设置送风风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再热的双冷源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旁通风道与全热交换器连通处设置旁通风阀。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马晓李震杨友波林凌云乔金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