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地震活跃地带上的建筑结构,防震等级较高,而一般的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无法满足抗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以解决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无法满足抗震要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包括:
[0005]组合剪力墙,包括非劲性钢板、连接于所述非劲性钢板的一端的型钢暗柱和第一混凝土,所述第一混凝土包覆于所述非劲性钢板和所述型钢暗柱;以及
[0006]型钢混凝土柱,包括设置于所述非劲性钢板的远离所述型钢暗柱的另一端的劲性钢骨、套设于所述劲性钢骨的外部的外包钢筋结构和第二混凝土,所述第二混凝土包覆于所述劲性钢骨和所述外包钢筋结构,所述组合剪力墙的端部的第一混凝土连接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第二混凝土,所述非劲性钢板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第二混凝土中且连接于所述劲性钢骨,所述外包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剪力墙,包括非劲性钢板、连接于所述非劲性钢板的一端的型钢暗柱和第一混凝土,所述第一混凝土包覆于所述非劲性钢板和所述型钢暗柱;以及型钢混凝土柱,包括设置于所述非劲性钢板的远离所述型钢暗柱的另一端的劲性钢骨、套设于所述劲性钢骨的外部的外包钢筋结构和第二混凝土,所述第二混凝土包覆于所述劲性钢骨和所述外包钢筋结构,所述组合剪力墙的端部的第一混凝土连接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第二混凝土,所述非劲性钢板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第二混凝土中且连接于所述劲性钢骨,所述外包钢筋结构包括沿所述劲性钢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竖向主筋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道箍筋,所述箍筋固设于多根所述竖向主筋的外部,所述非劲性钢板的另一端穿设于两所述竖向主筋之间,所述非劲性钢板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箍筋穿设于所述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组合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暗柱包括: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非劲性钢板的一端相对设置;第一翼缘,所述第一腹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乐,陈新喜,亓立刚,潘钧俊,郭志鑫,颜峻生,章小葵,陈华,杨钦,慎旭双,张亚雯,王俊佚,李赟,武念铎,万展君,霍涛,孙晓阳,金国栋,王碗,张朋,张双龙,陈星,董俊杰,雷克,吴光辉,周军红,孙晓波,吴振东,蔡睿欣,蒋佳磊,李新齐,邓文超,崔一鹏,张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