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会会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9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属于儿童用品技术领域。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包括:睡篮;弧形杆,设置在所述睡篮下端的两侧;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睡篮、弧形杆连接;其中,所述弧形杆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口,两个所述弧形杆同一侧的贯穿口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弧形杆靠近贯穿口的上端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圆孔直径相同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使滚轮悬空或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一床两用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该睡床的实用性,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

技术介绍

[0002]儿童睡床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睡床,儿童睡床作为一种可以呵护儿童睡眠的用具,早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有儿童的家庭中,而现有的睡床为了便于儿童快速的入睡,一般都会使床体可以进行晃动,从而对儿童产生催眠的作用,使其能够快速入睡,减轻家长们的负担。
[0003]然而现有的儿童睡床,结构作用大多较为单一,有的可以进行晃动,但是不能移动,而有的睡床虽然可以进行移动,但是床体不能摇晃,功能单一,使用的局限性较大,为了便于外出和在家里使用,一般都会购买两种睡床,以供使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成本,对一些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急需一种可以一床两用的儿童睡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儿童睡床使用的局限性较大,不能一床两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包括:睡篮;弧形杆,设置在所述睡篮下端的两侧;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睡篮、弧形杆连接;其中,所述弧形杆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口,两个所述弧形杆同一侧的贯穿口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弧形杆靠近贯穿口的上端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圆孔直径相同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栓插接在限位孔内。
[0007]为了便于对该睡床进行拆卸运输,优选地,所述睡篮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睡篮通过套筒插接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螺纹柱,所述弧形杆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调节杆由螺纹杆和内部设有螺纹孔的圆杆组成,所述螺纹杆与圆杆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0008]为了便于提高连接杆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弧形杆上靠近连接杆的两侧设有插孔,所述支撑杆下端插接在插孔内。
[0009]为了更加便于儿童入睡,优选地,所述睡篮的一端铺盖有遮光罩。
[0010]为了便于儿童进一步快速入睡,进一步的,所述睡篮靠近遮光罩的一侧安装有蓝牙音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通过弧形杆、贯穿口、限位螺栓、圆孔、调节杆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使滚轮悬空或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一床两用的效果,有效的提高
了该睡床的实用性;
[0013]2、该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通过使该睡床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户对该睡床进行运输,可以有效的降低占用空间,为所用者提供便捷。
[00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使滚轮悬空或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一床两用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该睡床的实用性,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中弧形杆、连接杆、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中弧形杆、调节杆、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中睡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中连接杆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中螺纹杆、圆杆与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睡篮;101、蓝牙音响;102、遮光罩;103、套筒;2、弧形杆;201、贯穿口;202、限位螺栓;203、圆孔;3、调节杆;301、螺纹杆;302、圆杆;4、滚轮;5、连接杆;501、支撑杆;502、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6,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包括:睡篮1;弧形杆2,设置在睡篮1下端的两侧;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睡篮1、弧形杆2连接;其中,弧形杆2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口201,两个弧形杆2同一侧的贯穿口20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3,调节杆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4,弧形杆2靠近贯穿口201的上端设有两个圆孔203,圆孔20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2,调节杆3上设有与圆孔203直径相同的限位孔,限位螺栓202插接在限位孔内。
[0026]当使用者想让儿童快速入睡时,此时拔下限位螺栓202将调节杆3移动到弧形杆2上贯穿口201的最外侧,然后再将限位螺栓202通过圆孔203插接进调节杆3的限位孔内,对调节杆3进行固定,从而将滚轮4移动到弧形杆2的最外侧,使滚轮4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
然后使用者再将儿童抱进睡篮1里并轻轻地摇晃该睡床即可,从而可以使儿童能够快速的入睡,减轻大人长时间抱着哄睡的劳动量;
[0027]当大人想带着儿童出去散步又不想一直抱着时,可以拔下限位螺栓202,将调节杆3移动进弧形杆2上贯穿口201的最内侧,然后再将限位螺栓202通过里侧的圆孔203插接进调节杆3的限位孔内,对调节杆3进行固定,从而将滚轮4移动到弧形杆2的最里侧,使滚轮4与地面接触,弧形杆2与地面分离,然后大人抱累了之后,再将儿童放进睡篮1里,再通过睡篮1上的推把推动该睡床即可移动该睡床,为使用者提供便捷,实现了一床多用的好处。
[0028]实施例2:
[0029]参照图1

6,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睡篮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03,睡篮1通过套筒103插接在连接杆5上,连接杆5下端设有螺纹柱502,弧形杆2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柱50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螺纹孔内,调节杆3由螺纹杆301和内部设有螺纹孔的圆杆302组成,螺纹杆301与圆杆302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时,首先将两组螺纹杆301与圆杆302分别放进弧形杆2上相对应的贯穿口201内,然后再对螺纹杆301与圆杆302进行连接,然后再通过限位螺栓202对螺纹杆301与圆杆302进行限位即可完成对该睡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睡篮(1);弧形杆(2),设置在所述睡篮(1)下端的两侧;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所述睡篮(1)、弧形杆(2)连接;其中,所述弧形杆(2)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口(201),两个所述弧形杆(2)同一侧的贯穿口(20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4),所述弧形杆(2)靠近贯穿口(201)的上端设有两个圆孔(203),所述圆孔(20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2),所述调节杆(3)上设有与圆孔(203)直径相同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栓(202)插接在限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入睡的保健儿童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03),所述睡篮(1)通过套筒(103)插接在连接杆(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会牛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李会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