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958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以及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水质监测器和水质恢复装置,所述水质监测器用于监测养殖池内的水质情况;所述水质恢复装置用于恢复养殖池中的水质;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水质监测器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水质恢复装置进行水质恢复;所述水质恢复装置包括若干个菌桶,若干个菌桶内培养有不同的菌种,不同的所述菌种能够恢复不同的水质。上述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方法无法对水质进行自动处理和恢复的问题。法无法对水质进行自动处理和恢复的问题。法无法对水质进行自动处理和恢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的水质是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因此养殖人员会对水产养殖的水质进行监测,保证水产的正常养殖。通常是利用水质监测器对水质进行监测,养殖人员根据水质监测器的结果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仅靠人为来观察水质监测器的结果,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061327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花鲢鱼养殖水质实时检测报警装置,水质监测器对水质进行监测,水质监测器的右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水温检测器探头、溶氧度检测探头和氨氮检测探头,所述水质监测器的左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PH值检测探头、盐度检测探头和病菌检测探头;水质分析器对水质监测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当水质不达标时,报警器报警,无需人工实时监测,网状防护罩防止水中鱼类撞坏水质监测器。
[000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时水质进行监测,并且还能够对水质不达标时进行报警,提醒养殖人员进行处理;但是上述方案无法实现水质不达标时的自动处理,从而延缓了水质的恢复时间,对鱼类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方法无法对水质进行自动处理和恢复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以及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水质监测器和水质恢复装置,所述水质监测器用于监测养殖池内的水质情况;所述水质恢复装置用于恢复养殖池中的水质;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水质监测器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水质恢复装置进行水质恢复;所述水质恢复装置包括若干个菌桶,若干个菌桶内培养有不同的菌种,不同的所述菌种能够恢复不同的水质。
[0007]进一步,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水质监测器和水质恢复装置在若干个养殖池的范围内移动。
[0008]进一步,每个所述菌桶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智能终端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启闭以及打开时间。
[0009]进一步,所述监测数据包括PH值、氨氮含量、含氧量、有机质含量和油脂含量。
[0010]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还连接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与养殖池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养殖池内还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行走小车和视觉识别器,所述行走小车和视觉识别器分别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视觉识别器用于识别所述行走小车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
送给所述智能终端;所述行走小车能够在轨道上行走;所述水质监测器和水质恢复装置设于所述行走小车上;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水质监测器移动。
[0013]进一步,所述水质监测器包括PH检测探头、溶氧度检测探头、氨氮检测探头、有机质检测仪和油脂检测仪。
[0014]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行走小车按照智能终端设定的程序在轨道上行走,穿梭在若干个养殖池上方;视觉识别器识别行走小车的位置,并发送给智能终端。行走小车行走到一个养殖池上方时,驱动组件驱动水质监测器向养殖池内移动,从而使得水质监测器与养殖池内的水接触,水质监测器对该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启动水质恢复装置、水循环系统或曝气系统,打开对应菌桶的电磁阀,并根据水质检测数据决定菌种的投放量,投放完成后关闭电磁阀。
[0015]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设置水质监测器,能够对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实时地监测,设置水质恢复装置、曝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能够对水质进行恢复,保证鱼类的水质环境,避免鱼类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设置行走机构,能够实现使用一组水质监测器就能够对多个养殖池的水质进行监控。

本技术方案能够减少人工的操作,进行养殖池的智能化管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智能终端1、水质监测器2、水质恢复装置3、行走机构4、曝气系统5、水循环系统6、菌桶7、电磁阀8。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包括行走机构4、智能终端1以及与智能终端1连接的水质监测器2和水质恢复装置3,水质监测器2用于监测若干个养殖池内的水质情况;水质恢复装置3用于恢复养殖池中的水质;智能终端1用于接收水质监测器2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水质恢复装置3进行水质恢复,监测数据包括PH值、氨氮含量、含氧量、有机质含量和油脂含量,水质监测器2包括PH检测探头、溶氧度检测探头、氨氮检测探头、有机质检测仪和油脂检测仪。水质恢复装置3包括若干个菌桶7,若干个菌桶7内培养有不同的菌种,不同的菌种能够恢复不同的水质,包括用于分解氨氮的硝化细菌,用于降解有机质的芽孢杆菌,用于消化由于饲料代入的油脂的EM菌,用于调节水体PH值及鱼群肠道健康的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菌等。每个菌桶7上均设有电磁阀8,智能终端1能够控制电磁阀8的启闭以及打开时间。智能终端1还连接有若干个水循环系统6,每个水循环系统6与对应的养殖池连接。每个养殖池内还设有曝气系统5,曝气系统5与智能终端1连接
[0021]行走机构4用于带动水质监测器2和水质恢复装置3在若干个养殖池的范围内移动。行走机构4包括轨道、行走小车和视觉识别器,行走小车和视觉识别器分别与智能终端1连接;视觉识别器用于识别行走小车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1,视觉识别器用于识别位置,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不再赘述;行走小车能够在轨道上行走;水质监测器2和水质恢复装置3设于行走小车上;小车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水质监测器2移动,驱动组件采用气缸,气缸与智能终端1连接。
[002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3]行走小车按照智能终端1设定的程序在轨道上行走,穿梭在若干个养殖池上方;视觉识别器识别行走小车的位置,并发送给智能终端1。行走小车行走到一个养殖池上方时,驱动组件驱动水质监测器2向养殖池内移动,从而使得水质监测器2与养殖池内的水接触,水质监测器2对该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智能终端1,智能终端1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启动水质恢复装置3、水循环系统6或曝气系统5,打开对应菌桶7的电磁阀8,并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决定菌种的投放量,投放完成后关闭电磁阀8。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1)以及与智能终端(1)连接的水质监测器(2)和水质恢复装置(3),所述水质监测器(2)用于监测养殖池内的水质情况;所述水质恢复装置(3)用于恢复养殖池中的水质;所述智能终端(1)用于接收水质监测器(2)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水质恢复装置(3)进行水质恢复;所述水质恢复装置(3)包括若干个菌桶(7),若干个菌桶(7)内培养有不同的菌种,不同的所述菌种能够恢复不同的水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机构(4),所述行走机构(4)用于带动所述水质监测器(2)和水质恢复装置(3)在若干个养殖池的范围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菌桶(7)上均设有电磁阀(8),所述智能终端(1)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8)的启闭以及打开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监测及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包括PH值、氨氮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拉汗肖杰吴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煜鑫渔蔬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