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5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功能层、基层、抗静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所述功能层包括耐磨层、抗菌层、隔热层和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线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纬线为芳纶纤维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纺面料技术领域。该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阻燃层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第一纬线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二纬线为芳纶纤维制成,经线为酚醛树脂纤维制成,该面料通过设置阻燃层,使得面料的耐高温性更好,燃点高,具备阻燃性能,且隔热层的设置降低热量的传导,使得该涤棉混纺面料穿着更加舒适。得该涤棉混纺面料穿着更加舒适。得该涤棉混纺面料穿着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混纺面料
,具体为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涤棉面料指的就是涤棉混纺织物,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0%

67%涤纶和33%

40%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涤棉的缺点: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0003]目前涤棉混纺面料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由于涤棉混纺面料通常不具备阻燃性能,且隔热性较差,防护效果不够好,且该面料容易吸附外部的灰尘颗粒,与皮肤接触时,皮肤容易过敏,抑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解决了该面料不具备阻燃性能,且隔热性较差,防护效果不够好,且该面料容易吸附外部的灰尘颗粒,与皮肤接触时,皮肤容易过敏,抑菌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功能层、基层、抗静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所述功能层包括耐磨层、抗菌层、隔热层和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线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纬线为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经线为酚醛树脂纤维制成,所述抗菌层由银纤维和麦饭石纤维交捻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功能层的底部与基层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基层的底部与抗静电层的顶部车缝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的底部与吸湿层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吸湿层的底部与亲肤层的顶部车缝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底部与抗菌层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抗菌层的底部与隔热层的顶部车缝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底部与阻燃层的顶部车缝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吸湿层为棉纤维制成,所述基层由涤纶纤维和棉花混纱线交织而成。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通过阻燃层由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经线交织而成,第一纬线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二纬线为芳纶纤维制成,经线为酚醛树脂纤维制
成,该面料通过设置阻燃层,使得面料的耐高温性更好,燃点高,具备阻燃性能,且隔热层的设置降低热量的传导,使得该涤棉混纺面料穿着更加舒适。
[0014](2)、该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通过抗菌层由银纤维和麦饭石纤维交捻而成,耐磨层的设置,使得该面料的耐磨性能更好,防止面料在多次洗涤后性能受到破坏,同时防静电层和抗菌层的设置,使得面料不起静电,防止其吸灰,同时抗菌层使得面料具有抗菌性,抑菌效果更佳,防止细菌对人的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爆炸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功能层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抗菌层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阻燃层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中:1面料本体、11功能层、111耐磨层、112抗菌层、1121银纤维、1122麦饭石纤维、113隔热层、114阻燃层、1141第一纬线、1142第二纬线、1143经线、12基层、13抗静电层、14吸湿层、15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包括功能层11、基层12、抗静电层13、吸湿层14和亲肤层15,抗静电层13为导电纤维纺织而成,导电纤维能将产生的静电很快泄漏和分散,有效地防止静电的局部蓄积,导电纤维还具有电晕放电能力,能起到向大气释放静电的效果,亲肤层15为莫代尔纤维制成,亲肤性更好,舒适度更高,功能层11包括耐磨层111、抗菌层112、隔热层113和阻燃层114,耐磨层111为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交织制成,耐磨性好,隔热层113为聚乳酸纤维制成,耐高温,隔热效果好,阻燃层114由第一纬线1141、第二纬线1142和经线1143交织而成,第一纬线1141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第二纬线1142为芳纶纤维制成,经线1143为酚醛树脂纤维制成,抗菌层112由银纤维1121和麦饭石纤维1122交捻而成,麦饭石纤维1122将麦饭石中的多种微量元素经特殊处理,使每一种微量元素牢固、持久地吸附在纤维大分子上,对人体起止痒、杀菌、消炎、除臭等功效,银纤维1121由于纤维镀银,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和抑制霉菌类增殖的作用。
[0022]功能层11的底部与基层12的顶部车缝连接,基层12的底部与抗静电层13的顶部车缝连接,抗静电层13的底部与吸湿层14的顶部车缝连接,吸湿层14的底部与亲肤层15的顶部车缝连接,耐磨层111的底部与抗菌层112的顶部车缝连接,抗菌层112的底部与隔热层113的顶部车缝连接,隔热层113的底部与阻燃层114的顶部车缝连接,吸湿层14为棉纤维制成,基层12由涤纶纤维和棉花混纱线交织而成,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功能层(11)、基层(12)、抗静电层(13)、吸湿层(14)和亲肤层(15),所述功能层(11)包括耐磨层(111)、抗菌层(112)、隔热层(113)和阻燃层(114),所述阻燃层(114)由第一纬线(1141)、第二纬线(1142)和经线(1143)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线(1141)为阻燃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纬线(1142)为芳纶纤维制成,所述经线(1143)为酚醛树脂纤维制成,所述抗菌层(112)由银纤维(1121)和麦饭石纤维(1122)交捻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11)的底部与基层(12)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基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一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民美时达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