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滤波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43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滤波片,该三通滤波片包括包括吸收基层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吸收基层两侧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中,所述吸收基层包括透明基层及透明基层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吸收涂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及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堆叠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三通滤波片随入射光角度变化中心截止波长的偏移小,从而实现成像过程中亮度均匀、信噪比高且识别准确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广泛应用于光学镀膜技术领域。光学镀膜技术领域。光学镀膜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滤波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镀膜
,尤其涉及一种三通滤波片。

技术介绍

[0002]三通滤光片具有高峰值透射率和较深的截止,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光晕和温漂,可以实现彩色影像的捕捉及人脸、虹膜双识别的应用。
[0003]对于生物识别摄像机而言,其设备本身在安装后呈固定状态,但由于被拍摄目标是随机进入到拍摄视野范围内,故被拍摄物所发出的光源与摄像机的镜头中内的滤光片之间形成的入射角会发生变化。三通滤光片随着入射光角度变化中心截止波长的偏移越小,光学性能越好;其中,中心截止波长指滤光片的光谱透过率曲线中,光透过率为50%时对应的光线的波长。传统白玻璃基材三通滤光片的通带的中心截止波长会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出现较大的偏移,导致在成像过程中出现中心与角落的色彩之间亮度不均匀、信噪比低和生物识别准确率不佳等问题。传统白玻璃基材具体偏移,如图17所示,当光线的入射角度为0~30
°
时,可见光波段T50%偏移量>20nm,近红外光波段最左边T50%偏移量>30nm;当光线的入射角度为0~45
°
时,可见光波段T50%偏移量>50nm;当光线的入射角度为0~60
°
时,可见光波段T50%偏移量>80nm。为了减小中心波长的偏移,可以增加通带的带宽,以使在所需的入射角度范围内的目标波长的光线都在滤光片的通带内;但是,这样的设计会是透射的环境光增加,从而降低信噪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通滤波片,该三通滤波片随入射光角度变化中心截止波长的偏移小,从而实现成像过程中亮度均匀、信噪比高且识别准确率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滤波片,包括吸收基层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吸收基层两侧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中,所述吸收基层包括透明基层及透明基层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吸收涂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及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第一折射率材料层和第二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第一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
[0006]可选地,当所述透明基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收涂层A,所述吸收涂层A吸收波长的范围包括380nm~830nm。
[0007]可选地,当所述透明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收涂层B,所述吸收涂层B吸收波长的范围包括380nm~780nm。
[0008]可选地,所述吸收涂层的厚度为0.30μm~10.0μm。
[0009]可选地,所述透明基层的材料包括玻璃、亚克力板或薄膜中的任一种,所述透明基层的厚度为0.1~5.0mm。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由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五氧
化三钛层和所述二氧化硅层的总层数为2~14层,每个所述五氧化三钛层的单层厚度为1~160nm,每个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5~200nm。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层由第二五氧化三钛层和第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第二五氧化三钛层和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的总层数为50~200层,每个所述第二五氧化三钛层的单层厚度为1~600nm,每个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1~400nm。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五氧化三钛层和所述二氧化硅层的总层数为10~40层,每个所述五氧化三钛层的单层厚度为1~100nm,每个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1~260nm。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层由第二五氧化三钛层和第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第二五氧化三钛层和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的总层数为50~200层,每个所述第二五氧化三钛层的单层厚度为1~600nm,每个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1~400nm。
[0014]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三通滤波片由吸收基层及分别位于吸收基层两侧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组成,第一过滤层用于透射通带内的第二预设波长的光线,第二过滤层用于截止透射阻带内的第三预设波长的光线,吸收基层用于吸收阻带内的第一预设波长的光线以提高阻带的光密度值、减少阻带的透射率及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该三通滤波片在通带内具有高透射率且在阻带内具有高阻光率,随入射光角度变化中心截止波长的偏移小,进而使成像过程中亮度均匀、信噪比高且识别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三通滤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收涂层A、吸收涂层B及吸收基层B的透射率光谱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三通滤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抗反射膜的不同角度的反射率光谱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光截止三通滤光膜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三通滤波片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三通滤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截止膜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通滤光膜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三通滤波片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三通滤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截止双通滤光膜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7]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三通滤波片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28]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三通滤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通滤光膜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30]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三通滤波片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0031]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统三通滤光片的不同角度的透射率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通滤波片,包括吸收基层100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吸收基层100两侧的第一过滤层200和第二过滤层300;其中,所述吸收基层100包括透明基层及透明基层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吸收涂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及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高折射率材料层和低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堆叠构成。
[00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滤层20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基层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吸收基层两侧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中,所述吸收基层包括透明基层及透明基层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吸收涂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及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第一折射率材料层和第二折射率材料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第一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所述吸收涂层的吸收波长为第一预设波长,所述第一过滤层的透射波长为第二预设波长,所述第二过滤层的截止透射波长为第三预设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透明基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收涂层A,所述吸收涂层A吸收波长的范围包括380nm~83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透明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收涂层B,所述吸收涂层B吸收波长的范围包括380nm~78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涂层的厚度为0.30μm~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层的材料包括玻璃、亚克力板或薄膜中的任一种,所述透明基层的厚度为0.1~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滤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源何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