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940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4
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外壳、减速带功能区和实心基座,所述减速带外壳为半圆形柱体结构,减速带外壳内部填充有减速带功能区,所述减速带外壳底部为实心基座,所述实心基座厚度由椭圆柱体中心向两边逐渐减薄,中心厚度占椭圆柱体总高度的1/5,采用膨胀螺丝将实心基座安装在道路上,所述减速带功能区为憎水性纳米多孔介质与水或甘油组成的纳米流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车辆低速通过时,根据车辆载重自行调节减速带自身形状和体积变化,从而起到车辆平稳通过的目的;车辆高度通时,减速带继续保持较大刚度,对车轮起到极强的阻力作用,迫使车辆减速。迫使车辆减速。迫使车辆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剧增,交通事故频发。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对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加以限制,在一些特殊交通道路和地区如城市道路道口、住宅小区入口、学校门口等地方放置了减速带。减速带材质一般为橡胶材料或铸钢材料,外观颜色往往黄黑相间,以起到视觉警示作用;外形为弧面,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提醒驾驶员并使车辆减速的目的。
[0003]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由于减速带刚度固定,不论通过减速带车速高低,车辆都会产生颠簸现象,造成乘客不适,同时也对车辆悬挂系统和轮胎有一定的损害。不仅如此,在随着较大颠簸时候,载货汽车还会发生货物散落等情况,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一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该减速带能够在车辆低速通过时,根据车辆载重自行调节减速带自身形状和体积变化,从而达到使车辆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外壳(1)、减速带功能区(2)和实心基座(3),所述减速带外壳(1)为半椭圆柱状空心结构,减速带外壳(1)内部包覆有减速带功能区(2),所述减速带外壳(1)底部为实心基座(3),所述实心基座(3)厚度由半椭圆柱体中心向两边逐渐减薄,实心基座(3)中心厚度占外壳(1)半椭圆柱状空心结构总高度的1/5,实心基座(3)安装在道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功能区(2)包括前区(4),后区(5)和中区(6),前中后三区之间由隔层(7)分隔开,隔层(7)采用高弹橡胶材料,厚度3~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区(4),后区(5)和中区(6)均由若干相互独立的空心蜂窝结构(8)组成,空心蜂窝结构(8)中填充纳米流控系统缓冲液(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外壳(1)选用高弹、耐磨性橡胶材料,外壳厚度为5~1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控系统缓冲液(9)为纳米多孔介质与液体的混合液,纳米多孔介质为憎水性多孔材料,所述液体为水或甘油,所封装的纳米流控系统缓冲液(9)的混合比例的确定方法为:纳米多孔介质的有效孔体积与液体体积的比在1:3~1: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流控系统的新型缓冲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其不同区域填充的纳米流控系统缓冲液(9)配方选取方法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计算汽车驶过减速带时,减速带所受到的力F,需要区分减速带前区(4)和后区(5)所受到的力F1,以及中区(6)所受到的力F2两种情况来计算;情况一:减速带前区(4)和后区(5)所受到的力F1对所述减速带前区(4)和后区(5)而言,减速带所受力F1为汽车轮胎碰撞减速带产生的冲击力F

与汽车重力对减速带产生的分力F
重分
之和;汽车初上减速带时,汽车轮胎碰撞减速带产生的冲击力F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m—车辆的总质量,kg;ω—激励频率,s
‑1;B—振幅,m;A—减速带高度,m;k—系统固有频率;v—减速带安装区域内所规定的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m/s;b—减速带宽度,m;考虑到汽车重心位置,减速带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力取汽车重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汽车
重力对减速带产生的分力F
重分
计算公式如下:F
重分
=1/4mg sinθ(2)式中:m—车辆的总质量,kg;g—重力加速度,N/kg;θ—汽车重力分力与水平方向夹角,
°
,0
°
<θ<90
°
;减速带所受到的力F1为汽车轮胎碰撞减速带产生的冲击力F

与汽车重力对减速带产生的分力F
重分
之和:F1=F

+F
重分
(3)情况二:减速带中区(6)所受到的力F2当汽车轮胎驶上减速带时,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娅菲梁经纬窦益华万志国郑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