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29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涉及磁共振线圈技术领域,包括直径伸缩调节机构、消毒机构、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直径伸缩调节机构、消毒机构、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第一螺纹杆可在连接架上绕着其自身轴线转动,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设置于底座的内部,从动齿轮与主动轮通过传动轴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板的内部,使得该头部线圈能够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使线圈与头部更加贴合,保证成像效果,调整的同时还可对线圈内腔进行消毒,避免患者间在头部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且在将线圈套在患者的头部的过程中又可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自动固定。患者头颈部进行自动固定。患者头颈部进行自动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线圈
,具体为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检查是影像学当中检查方法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用。通常应用磁共振的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而形成图像的核磁检查。这项检查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的损害,也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于孕妇也可以进行检查。磁共振射频线圈是磁共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线圈根据结构及检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头部线圈,正交体部线圈,正交膝、踝关节线圈,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全脊柱相控阵线圈,表面柔软线圈,以及乳腺、直肠内、宫腔内专用线圈、双下肢阵列线圈等,其中头部线圈是专门用来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检查的线圈。
[0003]目前,现有的磁共头部振线圈的直径大小不可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调整,致使头部线圈无法根据每个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适配,会对成像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头部线圈每天会经过多个患者使用,致使线圈的内部滋生细菌甚至病毒,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而且头部线圈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效果较差,有时还需要医护人员借助外部垫块来进行固定,在平时的检查过程中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头部线圈能够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使线圈与头部更加贴合,保证成像效果,调整的同时还可对线圈内腔进行消毒,避免患者间在头部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且在将线圈套在患者的头部的过程中又可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自动固定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头部线圈能够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使线圈与头部更加贴合,保证成像效果,调整的同时还可对线圈内腔进行消毒,避免患者间在头部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且在将线圈套在患者的头部的过程中又可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自动固定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直径伸缩调节机构、消毒机构、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所述直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中间板、伸缩板、连接架、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连接杆、拉伸弹簧、传动杆、滑动杆与传动轴,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连接架,且第一螺纹杆可在连接架上绕着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套接于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且第一滑块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第一滑块的外部,且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连接杆的外端,所述连接杆插接于中间板的内部,且可沿着中间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拉伸
弹簧设置于中间板的内部,且其一端与连接杆固定,另一端与中间板固定,所述滑动杆设置于连接杆的内端,且滑动杆可随着连接杆在中间板的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板的两端均插接于中间板的内部,且伸缩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倾斜设置的传动槽,中间板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所述传动轴通过贯穿导槽插接于传动槽的内部,传动轴可在导槽与传动槽内滑动,且传动轴设置于滑动杆的一侧;
[0008]所述消毒机构包括伸缩杆、固定块、第一安装架、储存罐、插管、单向阀、第三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固定管、活塞、第二安装架、连接轴、连接弹簧、转动盘、压块、套轴、螺栓、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雾化喷头,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固定块的下部固定,且伸缩杆的下端与下部的中间板固定,所述储存罐通过第一安装架固定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插管插接于储存罐的内部,所述单向阀设置于储存罐的正面上部,且单向阀后端与插管的外端固定,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设置于单向阀的外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固定,另一端与雾化喷头固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固定块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滑动杆的内顶壁,且固定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固定管的内部,且活塞可沿着固定管的轴线方向在固定管内滑动,所述连接轴插接于固定管的内部,连接轴的内端与活塞固定,且可随着活塞伸缩滑动,所述连接弹簧套接于连接轴的外部,且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管固定,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所述套轴套接于第一螺纹杆的内端,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套轴的外侧,且螺栓的内端抵接于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转动盘套接于套轴的外表面,且转动盘可随着套轴在第一螺纹杆上沿着其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压块设置于转动盘靠近连接轴的一侧,且可随着转动盘转动;
[0009]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板、转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设置于底座的内部,且两者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于转动轴的内端,且主动锥齿轮可随着转动轴绕着其轴线在底座内转动,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且从动锥齿轮可随着第二螺纹杆绕着其轴线在底座内转动,所述第二滑块套接于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第二滑块的内表面与第二螺纹杆传动连接,且第二滑块可沿着第二螺纹杆的轴线在底座内滑动;
[001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齿条、从动齿轮、安装轴、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第三螺纹杆、第三滑块、移动杆、夹杆、导向杆、导轴与缓冲弹簧,所述固定齿条设置于下部中间板的上表面,且可随着中间板进行滑动,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轮通过安装轴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板的内部,且从动齿轮的下部与固定齿条向啮合,所述传动带传动设置于主动轮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三螺纹杆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板的内部,且传动带传动设置于从动轮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滑块套接于的外表面,第三滑块的内表面与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且第三滑块可随着第三螺纹杆的轴线方向在支撑板内滑动,所述移动杆设置于第三滑块的上表面,且可随着第三滑块在支撑板内滑动,所述导轴设置于移动杆的一侧面,且缓冲弹簧套接于导轴的外部,所述夹杆设置于移动杆的上方,所述导向杆设置于夹杆的一侧面,且套接于导轴的外表面,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杆固定,另一端与导轴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于中间板的后方,且第一螺纹杆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伸缩板分为两段,且两段之间呈120
°
夹角,所述中间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外表面套接有套块,且套块可沿着第一线圈的长度方向在中间板内滑动,
所述伸缩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线圈,所述套块设置于伸缩板的两端,且套块的材料与伸缩板和第一线圈的材料一致。
[0012]优选的,所述储存罐的上侧设置有灌装管,灌装管向上延伸至固定块的上侧,且灌装管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连接轴的形状为T型,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端插接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转动盘设置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压块的形状为圆弧型,且其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下部的中间板设置于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且可随着第二滑块在底座上滑动。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前部,所述导向杆的形状为L型,所述导轴的形状为T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式磁共振线圈及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直径伸缩调节机构、消毒机构、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中间板(5)、伸缩板(14)、连接架(24)、第一螺纹杆(11)、第一滑块(12)、连接杆(8)、拉伸弹簧(34)、传动杆(9)、滑动杆(31)与传动轴(32),所述第一螺纹杆(11)贯穿连接架(24),且第一螺纹杆(11)可在连接架(24)上绕着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滑块(12)套接于第一螺纹杆(11)的外表面,且第一滑块(12)内表面与第一螺纹杆(1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9)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第一滑块(12)的外部,且传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连接杆(8)的外端,所述连接杆(8)插接于中间板(5)的内部,且可沿着中间板(5)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拉伸弹簧(34)设置于中间板(5)的内部,且其一端与连接杆(8)固定,另一端与中间板(5)固定,所述滑动杆(31)设置于连接杆(8)的内端,且滑动杆(31)可随着连接杆(8)在中间板(5)的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板(14)的两端均插接于中间板(5)的内部,且伸缩板(14)的外表面开设有倾斜设置的传动槽(30),中间板(5)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33),所述传动轴(32)通过贯穿导槽(33)插接于传动槽(30)的内部,传动轴(32)可在导槽(33)与传动槽(30)内滑动,且传动轴(32)设置于滑动杆(31)的一侧;所述消毒机构包括伸缩杆(58)、固定块(13)、第一安装架(19)、储存罐(18)、插管(20)、单向阀(27)、第三连接管(29)、第二连接管(28)、固定管(42)、活塞(41)、第二安装架(40)、连接轴(38)、连接弹簧(39)、转动盘(21)、压块(26)、套轴(22)、螺栓(25)、第三连接管(29)、第一连接管(16)与雾化喷头(17),所述伸缩杆(58)的伸缩端与固定块(13)的下部固定,且伸缩杆(58)的下端与下部的中间板(5)固定,所述储存罐(18)通过第一安装架(19)固定设置于固定块(13)的内部,所述插管(20)插接于储存罐(18)的内部,所述单向阀(27)设置于储存罐(18)的正面上部,且单向阀(27)后端与插管(20)的外端固定,所述第三连接管(29)固定设置于单向阀(27)的外端,所述第一连接管(16)设置于固定块(13)的内部,且第一连接管(1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29)固定,另一端与雾化喷头(17)固定,所述雾化喷头(17)设置于固定块(13)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42)通过第二安装架(40)固定设置于滑动杆(31)的内顶壁,且固定管(4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8)与第三连接管(29)连接,所述活塞(41)设置于固定管(42)的内部,且活塞(41)可沿着固定管(42)的轴线方向在固定管(42)内滑动,所述连接轴(38)插接于固定管(42)的内部,连接轴(38)的内端与活塞(41)固定,且可随着活塞(41)伸缩滑动,所述连接弹簧(39)套接于连接轴(38)的外部,且连接弹簧(39)的一端与固定管(42)固定,另一端与连接轴(38)固定,所述套轴(22)套接于第一螺纹杆(11)的内端,所述螺栓(25)螺纹连接于套轴(22)的外侧,且螺栓(25)的内端抵接于第一螺纹杆(11)的外表面,所述转动盘(21)套接于套轴(22)的外表面,且转动盘(21)可随着套轴(22)在第一螺纹杆(11)上沿着其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压块(26)设置于转动盘(21)靠近连接轴(38)的一侧,且可随着转动盘(21)转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板(2)、转动轴(7)、主动锥齿轮(46)、从动锥齿轮(45)、第二螺纹杆(43)与第二滑块(44),所述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