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封结构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24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主体,具有第一密封结构部,和上盖,能够沿安装轴线的方向覆盖在所述主体上,具有与第一密封结构部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包括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包括第一外侧沿和第一内侧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包括与所述密封凸起配合的密封凹部,所述密封凹部包括第二外侧沿和第二内侧沿;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沿抵靠所述第二外侧沿,且其中,所述第一内侧沿抵靠所述第二内侧沿形成第一密封接合部,且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还包括第一附加内侧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还包括第二附加内侧沿,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抵靠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形成第二密封接合部。第二密封接合部。第二密封接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密封结构的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容器领域以及具有密封性的容器的领域,特别是纸塑餐盒、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餐饮业“外卖”的营业方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出于健康卫生以及环保考虑,提供食物加工的商家开始使用更为环保的纸塑容器,以替代通常的塑料容器。此外,商家还关注的是其所提供的食物能够以较好的状态被运送给顾客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在运送过程中,不希望食物从包装中漏出。
[0003]然而,在从塑料容器转向纸塑容器时,发现将塑料容器上使用的密封结构转用在纸塑容器上时存在问题。塑料容器的密封结构在用于纸塑容器中时,由于材料性质不同,一方面,当打开纸塑容器的上盖时,纸塑容器往往会撕裂;另一方面,纸塑容器的盖易于弹开且因此不能稳定地固定在容器主体上,由此需要将容器密封部分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大,而这又使得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密封效果。
[0004]为此,已经提出了添加使用插舌结构来解决易于弹开的问题。但是,插舌结构对于提供食物加工的商家而言在完成包装时不易操作,也影响容器美观。
[0005]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新型的容器,尤其是纸塑容器,其能够提供较好的密封,同时使得容器盖和主体之间不易弹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具有新的密封结构的容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
[0007]主体,具有第一密封结构部,和
[0008]上盖,能够沿安装轴线的方向覆盖在所述主体上,具有与第一密封结构部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部,
[0009]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包括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包括第一外侧沿和第一内侧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包括与所述密封凸起配合的密封凹部,所述密封凹部包括第二外侧沿和第二内侧沿;
[0010]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沿抵靠所述第二外侧沿,
[0011]且其中,所述第一内侧沿抵靠所述第二内侧沿形成第一密封接合部,
[0012]且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还包括第一附加内侧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还包括第二附加内侧沿,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抵靠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形成第二密封接合部。
[0013]本技术的容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至少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容器的上盖不易从主体弹开且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这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容器的主体和上盖二者的相应的密封结构部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具体来说,主体的第一密封结构部的第一内侧沿以及第一附加内侧沿与上盖的第二密封结构部的第二
内侧沿以及第二附加内侧沿之间的密封接合形成了上盖与主体之间的双重密封。这些密封接合以相应部分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此外,主体的第一密封结构部的第一外侧沿抵靠上盖的第二密封结构部的第二外侧沿的设置不仅使得上盖不易从主体脱落,而且还加强了前述的双重密封结构,提供了更紧密的密封接合。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沿和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内侧沿和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将两个密封结构部分隔开,且提供了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处设置其他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的可能性。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密封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密封接合部之间由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形成气室。所述气室处于在第一密封接合部和第二密封接合部之间意味着在上盖和主体之间形成了环形密封气室,借助该环形密封气室中的大气压力,容器主体内部的内容物难以泄漏,这在内容物包括液体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因此,所述气室加强了整个容器的密封性。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气室。由此,利用了已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设置其他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如前所述的。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形成所述气室的凹部。在此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室由第一连接部的下凹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形成,由此利用了第一密封接合部和第二密封接合部已经占据的空间来形成气室,而无需再利用额外的空间。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沿与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之间设置有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第一圆弧部段,所述第二内侧沿与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之间设置有具有第二曲率半径的第二圆弧部段,其中,所述第一圆弧部段抵靠所述第二圆弧部段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本实施例中的圆弧部段以及曲率半径的设置使得第一圆弧部段和第二圆弧部段能够紧密抵靠,从而确保第二密封接合部的密封性。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侧沿在其至少一部分上具有朝向所述密封凹部的内部凸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止挡所述第一外侧沿的端部的脱离。这样的突出部止挡第一外侧沿的脱离的设置不仅使得上盖牢固地固定在主体上不易弹开,而且还加强了前述的双重密封结构。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沿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外侧沿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靠所述第二外侧沿。所述凸起部使得上盖不易变形,且其与上盖的配合加强了上盖固定在主体上的稳定性。由于使用了第二外侧沿的突出部和第一外侧沿的凸起部,上盖相对于主体形成了“倒扣结构”,不但防止了容器的上盖的弹开,而且也不像现有技术中的插舌结构那样会影响外观的美学。此外,“倒扣结构”在使用中也比插舌结构更为便捷。本技术的容器在使用易于弹开的材料制造容器时是更为有利的,例如使用纸塑、塑料或其他材料,尤其是纸塑材料的情况中。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沿整个周边延伸。突出部沿整个周边延伸的布置使得可以在上盖的第二外侧沿与主体的第一外侧沿之间提供额外的密封接合。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由纸塑材料形成。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为餐盒或杯。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盖覆盖在主体上;
[0026]图2是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盖与主体分开;
[0027]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容器的主体和上盖之间的密封结构的截面图,该截面包含上盖安装在主体上所沿的安装轴线。
[0028]在技术附图1

3中,使用了如下的附图标记以便于对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29]100:主体
[0030]200:上盖
[0031]110:第一密封结构部
[0032]210:第二密封结构部
[0033]112:第一上顶部
[0034]212:第二上顶部
[0035]111:第一外侧沿
[0036]113:第一内侧沿
[0037]211:第二外侧沿
[0038]213:第二内侧沿
[0039]300:第一密封接合部
[0040]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主体(100),具有第一密封结构部(110),和上盖(200),能够沿安装轴线(Z)的方向覆盖在所述主体(100)上,具有与第一密封结构部(110)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部(210),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110)包括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包括第一外侧沿(111)和第一内侧沿(113),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210)包括与所述密封凸起配合的密封凹部,所述密封凹部包括第二外侧沿(211)和第二内侧沿(213);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沿(111)抵靠所述第二外侧沿(211),且其中,所述第一内侧沿(113)抵靠所述第二内侧沿(213)形成第一密封接合部(300),且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110)还包括第一附加内侧沿(114),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210)还包括第二附加内侧沿(214),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114)抵靠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214)形成第二密封接合部(4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部(11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沿(113)和所述第一附加内侧沿(114)的第一连接部(115),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部(210)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内侧沿(213)和所述第二附加内侧沿(214)的第二连接部(21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密封接合部(300)与所述第二密封接合部(400)之间由所述主体(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波李雄刚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斯道拉恩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