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活性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活性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3
‑
共轭二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其广泛存在于具有抗炎、抗真菌、抗HIV和抗癌活性的诸多天然产物、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因此,其合成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1869年,Glaser首次报道了Cu催化的端炔偶联反应构建1,3
‑
共轭二炔类化合物。至今,Cu催化Glaser偶联反应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进方法依然广泛应用于共轭二炔的合成中。
[0003]尽管Cu催化的端炔的偶联反应可以高效的构建端炔类化合物,但是反应往往在匀相体系中进行,存在催化剂不易分离、无法实现催化剂回收利用的问题,尤其在药物合成领域,催化剂Cu的残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与此相对,多相催化体系具有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循环使用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残留可能性,因此,发展多相催化的端炔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领域意义重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
‑
Cu
‑
g
‑
C3N4高活性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g
‑
C3N4,六水合硝酸钴和一水合乙酸铜加入溶剂中,之后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浸渍法除去溶剂,并将其干燥;将干燥后的固体粉末煅烧、冷却和研磨即可得到目标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g
‑
C3N4、六水合硝酸钴和一水合乙酸铜的摩尔比依次为30~50:0.5~5:0.01~3;优选:g
‑
C3N4、六水合硝酸钴和一水合乙酸铜的摩尔比依次为35~45:0.5~1.5:0.05~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温度为850~950℃,煅烧时间为0.5~1.5h;且煅烧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进行,升温速率3~8℃/min。4.一种Co
‑
Cu高活性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水合硝酸钴和乙酸铜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将得到的粉末状进行煅烧,即可得到目标产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六水合硝酸钴和乙酸铜的摩尔比为10~30:1;优选:六水合硝酸钴和乙酸铜的摩尔比为10~20: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的温度为850~950℃,煅烧时间为0.5~1.5h;且煅烧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进行,升温速率3~8℃/min。7.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C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敏,刘光祥,李丽,李文,周康伦,臧雨柯,周栋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