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2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包括:集装箱、油箱、设在油箱上的第一台泵组、第二台泵组、第一安全阀组、第二安全阀组、背压阀组以及脉冲控制阀组和控制盘,油箱通过底座置于集装箱内,第一台泵组和第二台泵组设在油箱顶与油箱内连通,第一安全阀组和第一台泵组管路连通后、第二安全阀组和第二台泵组管路连通后均与脉冲控制阀组管路连通,背压阀组与脉冲控制阀组连通,控制盘设在集装箱内并分别各个台泵组、阀组等电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洗装置通过电控方式控制开关阀门在管路中产生脉冲液流,提高了冲洗工作效率,清洗周期短、流量大、高效、清洁度高,且具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难度低的优点。人工操作难度低的优点。人工操作难度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石油工程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组是海洋石油平台上的重要设备之一,润滑油系统作为发电机组主要辅助系统,主要为发电机组的各轴承及部件提供所需流量、温度和压力的润滑油,以满足启动、运行等需要。因此,滑油系统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发电机组交付业主使用之前,在调试期间需要对滑油系统管线进行严格的清洗,并达到要求,而这一项工作需要占用整个发电机组调试过程的大部分时间。
[0003]润滑油系统在出厂之前已经进行过整体清洗,因此,在出厂后的调试现场主要对外部的冷却器管线及滑油冷却器部分进行清洗,以清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产生的留存于滑油系统中的杂质。达到ISO 4406:199916/14/12国际标准是允许透平发电机组进行调试的必要条件。
[0004]目前,市场上的润滑油清洗设备主要存在滑油系统清洗周期长和达不到国际和国家标准过滤精度技术指标的问题,且设备自身笨重,能耗大,可移动性差,整体的清洗效率、灵活性和通用性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待开发大流量及高过滤精度的滑油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通过电控方式控制开关阀门在管路中产生脉冲液流,提高冲洗工作效率,清洗周期短、流量大、高效、清洁度高,且具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难度低的优点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br/>[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包括:集装箱以及设在所述集装箱内的油箱、第一台泵组、第二台泵组、第一安全阀组、第二安全阀组、脉冲控制阀组、背压阀组和控制盘,所述油箱通过底座容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第一台泵组和所述第二台泵组并排设置在所述油箱顶并与所述油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设在所述油箱上,与所述第一台泵组管路连通后并与所述脉冲控制阀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设在所述油箱上,与所述第二台泵组管路连通后并与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脉冲控制阀组管路连通,所述背压阀组与所述脉冲控制阀组连通,所述控制盘设在所述集装箱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台泵组、所述第二台泵组、所述第一安全阀组、所述第二安全阀组、所述脉冲控制阀组和所述背压阀组电控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台泵组和所述第二台泵组均包括三个与所述油箱连通的泵体,其中所述第一安全阀组和所述第二安全阀组均包括三个分别与三个所述泵体相连接的安全阀,且每个所述安全阀的下游管路中均连接有一个压力管路过滤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中下游的三个所述压力管路过滤器管路汇总下游的管路中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中下游的三个所述压力管路过滤器管路汇总下游的管路中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且每个所述安全阀中均连接有一个压力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油箱内设有液位液温计和液位液温控制器,所述油箱顶上设有阻火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下游与所述脉冲控制阀组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背压阀组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背压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设有颗粒计数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脉冲控制阀组与所述背压阀组之间设有回油粗滤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全阀组、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油箱连接的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与所述背压阀组相连通,且该分支管路上设有两个并列排布的第一台回油精滤器和第二台回油精滤器,所述分支管路上还有风冷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还包括设在所述油箱上的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脉冲控制阀组上设有与所述油箱连通的气吹回油管路。
[0016]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利用两个台泵组达到不同管路所需流量的目的,通过脉冲控制阀组,使被冲洗管路内部产生油液冲击,从而快速高效的将管路冲洗干净并达到使用要求,再通过洁净的空气直接使残存在管路中的油液返回油箱内部,避免受到外界污染;通过颗粒计数器对润滑油清洁度进行在线测量,利用油箱内部的三个加热器调节清洗用油温度,循环润滑油温度最高可达60摄氏度,通过不同流量计和设在管路中的调节阀调节润滑油流量,保证润滑油达到雷诺数超过4000的紊流状态,经过三级过滤,橇块润滑油过滤精度最低达到ISO 4406:1999 16/14/12指标要求,满足SOLAR透平滑油系统的要求;同时该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整体安装在十英尺标准集装箱内,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合理的设备布置,满足各种工艺要求,便于运输,节约运输成本,可移动性强,冲洗装置整体工艺和装置设计合理,通过电控方式控制开关阀门在管路中产生脉冲液流,提高了冲洗工作效率,清洗周期短、流量大、高效、清洁度高,且具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难度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的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1

集装箱;2

底座;3

油箱;41

第一台泵组;42

第二台泵组;51

第一台电加热器;52

第二台电加热器;53

第三台电加热器;6

风冷器;71

第一台压力管路过滤器;72

第二台压力管过滤器;73

第三台压力管过滤器;74

第四台压力管过滤器;75

第五台压力管过滤器;76

第六台压力管过滤器;8

回油粗滤器;91

第一台回油精滤器;92

第二台回油精滤器;101

第一安全阀组;102

第二安全阀组;11

脉冲控制阀组;12

背压阀组;13

控制盘;14

颗粒计数器;15

液位液温计;16液位液温控制器;17

第一流量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以及设在所述集装箱内的油箱、第一台泵组、第二台泵组、第一安全阀组、第二安全阀组、脉冲控制阀组、背压阀组和控制盘,所述油箱通过底座容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第一台泵组和所述第二台泵组并排设置在所述油箱顶并与所述油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组设在所述油箱上,与所述第一台泵组管路连通后并与所述脉冲控制阀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安全阀组设在所述油箱上,与所述第二台泵组管路连通后并与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脉冲控制阀组管路连通,所述背压阀组与所述脉冲控制阀组连通,所述控制盘设在所述集装箱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台泵组、所述第二台泵组、所述第一安全阀组、所述第二安全阀组、所述脉冲控制阀组和所述背压阀组电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泵组和所述第二台泵组均包括三个与所述油箱连通的泵体,其中所述第一安全阀组和所述第二安全阀组均包括三个分别与三个所述泵体相连接的安全阀,且每个所述安全阀的下游管路中均连接有一个压力管路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式润滑油系统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阀组中下游的三个所述压力管路过滤器管路汇总下游的管路中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安全阀组中下游的三个所述压力管路过滤器管路汇总下游的管路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兰红军王海萍任劲松崔德光郝敬雷许国能丁杰于建华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