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02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侧壁一端;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的输出端插入连接座的顶端;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线性模组的背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可便于调控人脸识别仪的位置高度,进而令人脸识别仪与人脸处于最佳识别位置,提高识别效率,解决了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人脸识别不方便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不同人群使用;通过鼓风机构和清洁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清洁人脸识别仪上摄像头的灰尘,避免摄像头上沾附的灰尘影响人脸识别效果,也省去人工清洁摄像头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是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特征分析算法,它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特征模板。利用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人的面像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给出一个相似值。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一人,人脸识别终端采用全新模具外观设计,是一款可脱机或联网的人脸识别门禁考勤产品,它定位于中高端门禁考勤市场,取代市场上的刷卡、指纹门禁考勤机。
[0003]目前工地上也都采用人脸识别进行打卡,避免非工作人员进行工地,然而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功能比较单一,大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带识别人员身高不同,需要调整自己人脸位置才方便检测的到,如果位置不够准确,仪器很难对其进行识别工作,进而降低了识别效率,其次,工地上的灰尘都比较重,识别仪器上的摄像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界会被灰尘包裹,进而在对人脸进行识别时有遮挡,识别不精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侧壁一端;线性模组(3),所述线性模组(3)的输出端插入连接座(2)的顶端;电控箱(4),所述电控箱(4)与线性模组(3)的背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有固定块(501)、横梁(502)、支撑柱(503)、支撑板(504)、保护箱(505)、人脸识别仪(506)、箱盖(507)、第一感应光电(508)以及第二感应光电(509),所述固定块(501)固定连接于线性模组(3)的滑块上,所述横梁(502)固定连接于固定块(501)的一端,所述支撑柱(503)贯穿于横梁(502)的一端,所述支撑板(504)位于支撑柱(503)的上端,所述保护箱(505)悬挂于支撑柱(503)的下端;所述人脸识别仪(506)安装于保护箱(505)的内部,所述箱盖(507)连接于保护箱(505)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感应光电(508)贯穿安装于支撑板(504)远离支撑柱(503)的一端;所述第二感应光电(509)位于第一感应光电(508)的一侧;鼓风机构(6),所述鼓风机构(6)位于底座(1)的内部,用于提供风能动力;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安装固定于连接座(2)的内部,且伺服电机(7)的驱动连接于线性模组(3)的输出端;清洁机构(8),所述清洁机构(8)位于保护箱(505)的上表面一端,用于清洁人脸识别仪(506)上的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工地用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6)包括有踩踏板(601)、限位柱(602)、内槽(603)、限位套筒(604)、气仓(605)、复位弹簧(606)、活塞(607)、第一固定座(608)以及排风管(609),所述内槽(603)开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踩踏板(601)位于限位柱(602)的上端,所述气仓(60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内槽(603)的底端中部,四个所述限位套筒(604)分别位于内槽(603)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复位弹簧(606)套接于限位套筒(604)的外侧壁,四个所述限位柱(602)分别固定连接于踩踏板(601)下表面四个拐角处,所述活塞(607) 的上端连接于踩踏板(601)下表面中部,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为兵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快易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