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螺蛳壳墙体修复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蛳壳墙体修复
,具体为一种用于螺蛳壳墙体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安江村和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遗存这一些以螺蛳壳为主要原材料夯筑墙体而营建的民居建筑。曾经这里是以渔为生的地方,人们在滇池中捕鱼捞虾,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每当享用完滇池里的鱼虾美食后,鱼骨和螺蛳壳就成了废弃物,堆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后来不知是从何时何人起,这些螺蛳壳开始被运用在当地营造房子的活动中,成为一大特色,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这些建筑的螺蛳壳墙体上出现了裂缝,而由于螺蛳壳墙所具有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需要对螺蛳壳墙体进行修复,而传统的修复方式是多是人工修复,且在修复时需要搭建脚手架便于对高处的裂缝进行修复,但由于修复的墙体数量较多,工作量大,在修复完后还需对脚手架进行拆除,并移至下一墙体,从而使得修复难度较大,效率低,而且这些墙体由于裂缝的存在,大多不稳定,极易倒塌,使得人工修复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螺蛳壳墙体修复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滚轮(5),两个所述滚轮(5)为前后设置;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箱体(18),所述箱体(18)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8)内腔设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底部设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短杆,所述活动板(17)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短杆顶端插接在第一滑槽内腔,所述转盘(16)底部通过转轴与箱体(18)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盘(16)下方设有第一蜗轮(19),所述转轴底端贯穿第一蜗轮(19),所述第一蜗轮(19)后侧啮合有蜗杆(8),所述箱体(1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蜗杆(8)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轴承;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10),两个所述竖板(10)上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靠近箱体(18)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空腔后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块,所述蜗杆(8)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开槽,并插接在空腔内,且固定连接有齿轮(26),所述齿轮(26)与相邻的齿块啮合;所述箱体(18)顶部固定连接有浆料箱(15)和存灰箱(25),所述浆料箱(15)和存灰箱(25)为左右设置,所述存灰箱(25)顶部为开口设置,且右侧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左侧贯穿存灰箱(25)右侧,所述浆料箱(15)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浆料箱(15)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输送泵(27),所述输送泵(27)底部抽料管底端贯穿浆料箱(15)顶部,并延伸至浆料箱(15)内腔,所述输送泵(27)右侧出料口处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8),所述输送管(28)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存灰箱(25)顶部;所述箱体(18)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竹钉仓(12),两个所述竹钉仓(12)分别位于浆料箱(15)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竹钉仓(12)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活动板(17)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推动机构,所述箱体(18)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开槽,所述推动机构顶部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二开槽,并延伸至相邻的竹钉仓(12)内腔,所述竹钉仓(12)内腔设有L形板(21),所述竹钉仓(12)后侧开设有通槽,所述L形板(21)左侧贯穿通槽,并延伸至竹钉仓(12)外侧,所述L形板(21)与推动机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蛳壳墙体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为上下设置,两组所述支撑架均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2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周亮,许松锋,甘泉,张鹏,徐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