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95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涉及的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在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后,确定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其中,控制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唤醒信号进行监听。本公开实施例可根据终端时间的业务需求,确定终端是否持续对唤醒信号进行监听,避免在终端业务较为频繁的情况下,会导致WUS引入后反而加大终端能耗的问题。WUS引入后反而加大终端能耗的问题。WUS引入后反而加大终端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带宽、多天线工作的特性,使5G终端面临能耗较高的问题。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了多种降低终端能耗的方式,比如引入WUS(Wake Up Signa,唤醒信号),终端在接收到WUS时才会在接下来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性接收)on

Duration(持续时段)醒来,否则终端保持休眠状态,以进一步提升终端在DRX状态时的节能效果。但在终端业务较为频繁的情况下,会导致WUS引入后反而加大终端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
[000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在所述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
[0005]可选的,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包括: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单个数据包的平均发送周期或接收周期;若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单个数据包的平均发送周期或接收周期小于所述DRX周期,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消息。
[0006]可选的,所述控制消息的载荷值为n,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n倍的所述DRX周期,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0007]可选的,所述控制消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消息。
[000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包括:向网络侧设备上报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的最大偏移以及搜索空间;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中指示有第二预设时长;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在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在所述唤醒信号的偏移区间中的搜索区间内监听所述唤醒信号。
[0009]可选的,所述控制消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消息。
[0010]可选的,所述控制消息的载荷值为n,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n倍的所述DRX周期,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0011]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
[0012]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装置,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向网络侧设备上报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的最大偏移以及搜索空间;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中指示有第二预设时长;监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在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在所述唤醒信号的偏移区间中的搜索区间内监听所述唤醒信号。
[0013]根据本公开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
[0015]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终端进入RRC连接后,根据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量确定是否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以通过控制消息指示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唤醒信号进行监听,从而可根据终端时间的业务需求,确定终端是否持续对唤醒信号进行监听,避免在终端业务较为频繁的情况下,会导致WUS引入后反而加大终端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的流程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MAC CE的接入子头subheader及其组成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2]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装置的结构框图;和
[0023]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0025]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在所述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包括: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单个数据包的平均发送周期或接收周期;若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单个数据包的平均发送周期或接收周期小于所述DRX周期,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消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的载荷值为n,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n倍的所述DRX周期,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消息。5.一种终端唤醒信号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网络侧设备上报唤醒信号的最小偏移,其中,所述唤醒信号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后在接下来的非连续性接收DRX周期的DRX持续时段醒来;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的最大偏移以及搜索空间;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中指示有第二预设时长;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对所述唤醒信号进行监听,在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在所述唤醒信号的偏移区间中的搜索区间内监听所述唤醒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为媒体接入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韬陈晓冬魏垚梁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