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83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包括调节机构、固定机构、清洁消毒机构、放置机构和壳体,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的壳体的内部,固定机构安装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清洁消毒机构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底壁上,放置机构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该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通过调节机构、第一电机和刻度条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和第一轴杆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使调节盘转动,进而对卡在调节壳和限位壳中的穿刺针进行角度调节,调节完成后,停止第一电机,固定调节壳和限位壳位置,进而固定穿刺针的插入位置,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和固定穿刺针的角度的目的。到了方便调节和固定穿刺针的角度的目的。到了方便调节和固定穿刺针的角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介入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972年Holm和Goldberg首次分别使用中心有孔的穿刺探头进行活检,开始了介入超声在临床的应用。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介入性超声技术成为超声医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施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
[0003]现有的介入性超声在进行穿刺针插入时,一般都是人为的进行角度的调节和插入的,在实际的过程中,穿刺针的位置极易发生偏差,从而造成重复作业,进而进行治疗效果,同时现有的介入性超声插入时,相应的手术设备不方便固定到治疗位置,在进行治疗时,十分的麻烦,而且现有的穿刺针在进行穿刺时,不方便穿刺针的表体进行消毒清洁,从而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现有的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存在不方便调节和固定穿刺针的角度、不方便固定介入性超声过程中的设备,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穿刺针的表体进行消毒清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包括调节机构、固定机构、清洁消毒机构、放置机构和壳体,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的壳体的内部,固定机构安装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清洁消毒机构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底壁上,放置机构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
[00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限位壳和调节壳,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轴杆的外表面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盘,调节盘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轴杆直径相适配的安装通孔,调节盘和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轴杆上,第二轴杆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限位壳设置在调节盘的外表面,调节盘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壳滑动连接在调节杆的外表面上,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调节壳的位置与限位壳的位置相适配,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一轴杆的外表面,限位壳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红外光线发射器;
[000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吸盘、导气管、抽气筒、第二弹簧、弧形板、连接轴、活塞、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收气套、小型电动阀,所述吸盘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吸盘的内部,导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收气套的内部,吸盘的内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小型电动阀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内部,抽气筒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的壳体的内顶壁上,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弧形板上,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弧形板上,连接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活塞上,活塞滑动连接在抽气筒的内部,抽气筒的上表面插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在收气套的内部,第二单向阀设置在连接管的内部,抽气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三通孔的内部;
[0010]所述清洁消毒机构包括箱体、储液箱、压力补水阀、消毒轮、干燥轮,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插接孔,储液箱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压力补水阀设置在储水箱的下端,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块,卡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中第三弹簧和卡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杆,消毒轮设置在第三轴杆的外表面上,消毒轮与压力补水阀相互抵接,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接块,卡接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内部,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中第四弹簧和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杆,干燥轮设置在第四轴杆的外表面上,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光线感应器,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安装在储液箱上,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部安装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一端安装有限位环,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槽的内部设置有拉环;
[0011]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框、海绵垫片、保护盖板和保护气囊,所述放置框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上,海绵垫片设置在放置框的内部,海绵垫片的内部开设有取放槽,保护盖板与放置框相互铰接,保护气囊位于保护盖板的内部,放置框的上表面的内部和保护壳靠接放置框一面的内部设置有永磁体,保护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小型电动推杆,小型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第六轴杆,第六轴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齿轮和凸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凸轮与弧形板相互抵接。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底壁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齿条,调节齿条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接在固定环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底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调节齿条相互啮合,壳体的内底壁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的数量为两个,位于调节齿条的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壁开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小型超声仪,小型超声仪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滑块,连接滑块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齿条上,壳体的内底壁开设有调节滑槽,连接滑块滑动连接在调节滑槽的内部,小型超声仪的内部开设有穿插孔。
[0016]优选的,所述压力补水阀包括密封管,进液管和第六弹簧,进液管的上表面开设有
进液口,进液管滑动连接在密封管的内部,进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密封管上。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七通孔,第七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滑道,安装滑道的大小与箱体相适配。
[001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调节通槽,限位壳和调节壳滑动连接在调节通槽的内部,调节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条,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器。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通过调节机构、第一电机和刻度条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和第一轴杆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使调节盘转动,进而对卡在调节壳和限位壳中的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医疗设备,包括调节机构、固定机构、清洁消毒机构、放置机构和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的壳体(1)的内部,固定机构安装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清洁消毒机构滑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底壁上,放置机构安装在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轴杆(2)、第二轴杆(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限位壳(7)和调节壳(8),所述第一轴杆(2)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齿轮(4)设置在第一轴杆(2)的外表面上,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5)相互啮合,第二齿轮(5)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盘(9),调节盘(9)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轴杆(3)直径相适配的安装通孔,调节盘(9)和第二齿轮(5)设置在第二轴杆(3)上,第二轴杆(3)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限位壳(7)设置在调节盘(9)的外表面,调节盘(9)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壳(8)滑动连接在调节杆的外表面上,调节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调节壳(8)的位置与限位壳(7)的位置相适配,第三齿轮(6)设置在第一轴杆(2)的外表面,限位壳(7)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红外光线发射器(1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吸盘(12)、导气管(13)、抽气筒(14)、第二弹簧(15)、弧形板(16)、连接轴(17)、活塞(18)、第一单向阀(19)、第二单向阀(20)、收气套(21)、小型电动阀(22),所述吸盘(12)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导气管(13)的一端设置在吸盘(12)的内部,导气管(13)的另一端设置在收气套(21)的内部,吸盘(1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小型电动阀(22)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内部,抽气筒(14)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的壳体(1)的内顶壁上,第二弹簧(15)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上,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安装在弧形板(16)上,连接轴(17)的一端安装在弧形板(16)上,连接轴(17)的另一端安装在活塞(18)上,活塞(18)滑动连接在抽气筒(14)的内部,抽气筒(14)的上表面插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在收气套(21)的内部,第二单向阀(20)设置在连接管的内部,抽气筒(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单向阀(19)设置在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清洁消毒机构包括箱体(23)、储液箱(24)、压力补水阀(25)、消毒轮(26)、干燥轮(27),所述箱体(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插接孔,储液箱(24)设置在箱体(23)的内部,压力补水阀(25)设置在储水箱的下端,箱体(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28),第三弹簧(28)的一端安装有卡块,卡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中第三弹簧(28)和卡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杆,消毒轮(26)设置在第三轴杆的外表面上,消毒轮(26)与压力补水阀(25)相互抵接,箱体(2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接块,卡接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内部,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中第四弹簧和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杆,干燥轮(27)设置在第四轴杆的外表面上,箱体(2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涛崔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南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