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83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所述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和监测器壳体、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用于调节监测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板、丝杆、螺母块和限位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能够方便快捷根据监测需要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安装使用,且能够及时发现山体地貌异常,并将位置信息和山体地貌异常信息传递给地质灾害预警终端发出预警信息,避免后续山体滑坡时造成较大损失。续山体滑坡时造成较大损失。续山体滑坡时造成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预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岩土工程中,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0003]国家技术人员一般都会在山体上安装检测预警装置来监测山体滑坡,以降低在灾害中受到的损失,但是目前的监测预警装置均是固定式安装,在安装过过程中,不便于根据监测需要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不便于安装使用。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和监测器壳体,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用于调节监测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板、丝杆、螺母块和限位滑杆,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上端贯穿支撑板的下表面,丝杆上螺纹套设有螺母块,螺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杆,两个限位滑杆的上端贯穿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监测器壳体,两个限位滑杆的上端与监测器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壳体上安装有相匹配的密封门。
[0007]优选的,所述监测器壳体内连接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监测器壳体的内下表面连安装有蓄电池。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门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
[0009]优选的,所述监测器壳体内连接有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监测器壳体的内下表面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监测器壳体的外侧面连接有图像摄取模块,图像摄取模块包括摄像头,监测器壳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摄像头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监测器壳体内连接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包括北斗定位终端,监测器壳体的内下表面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北斗定位终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北斗定位终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监测器壳体内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包括5G信号收发器,监测器壳体的内下表面安装有5G信号收发器,5G信号收发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5G信号收发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手轮。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能够方便快捷根据监测需要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安装使用。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山体地貌异常,并将位置信息和山体地貌异常信息传递给地质灾害预警终端发出预警信息,避免后续山体滑坡时造成较大损失。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模块原理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底板;2、插杆;3、螺母块;4、支撑柱;5、丝杆;6、限位滑杆;7、支撑板;8、摄像头;9、监测器壳体;10、密封门;11、太阳能光伏板;12、手轮;13、5G信号收发器;14、北斗定位终端;15、单片机;1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模块原理示意图。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和监测器壳体9。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杆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用于调节监测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柱4、支撑板7、丝杆5、螺母块3和限位滑杆6,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4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上端贯穿支撑板7的下表面,丝杆5上螺纹套设有螺母块3,螺母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杆6,两个限位滑杆6的上端贯穿支撑板7的下表面(支撑板7滑动套设于两个限位滑杆6上),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监测器壳体9,两个限位滑杆6的上端与监测器壳体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壳体9上安装有相匹配的密封门10。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转动丝杆5,由于限位滑杆6的上端贯穿支撑板7,对螺母块3能够起到限位作用,使螺母块3无法随丝杆5的旋转而转动,从而使螺母块3能够随丝杆5的正反转动而上下移动,螺母块3的上下移动带动限位滑杆6的上下移动,动限位滑杆6的上下移动带动监测器壳体9的上下移动,使图像摄取模块能够随之上下移动调节。
[0026]参考图3所示,所述监测器壳体9内连接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16,监测
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连安装有蓄电池16。
[0027]参考图1所示,所述密封门10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1,太阳能光伏板11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太阳能光伏板11,能够对蓄电池16进行充电,更加节能。
[0028]参考图3所示,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15,监测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安装有单片机15,单片机15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
[0029]参考图3所示,所述监测器壳体9内连接有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15,监测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安装有单片机15,单片机15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
[0030]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监测器壳体9的外侧面连接有图像摄取模块,图像摄取模块包括摄像头8,监测器壳体9的外侧面安装有摄像头8,摄像头8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且摄像头8与单片机15电性连接。
[0031]参考图3所示,所述监测器壳体9内连接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包括北斗定位终端14,监测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14,北斗定位终端14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且北斗定位终端14与单片机15电性连接。
[0032]参考图3所示,所述监测器壳体9内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包括5G信号收发器13,监测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安装有5G信号收发器13,5G信号收发器1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杆(2);升降机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用于调节监测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柱(4)、支撑板(7)、丝杆(5)、螺母块(3)和限位滑杆(6),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4)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上端贯穿支撑板(7)的下表面,丝杆(5)上螺纹套设有螺母块(3),螺母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杆(6),两个限位滑杆(6)的上端贯穿支撑板(7)的下表面;监测器壳体(9),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监测器壳体(9),两个限位滑杆(6)的上端与监测器壳体(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监测器壳体(9)上安装有相匹配的密封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壳体(9)内连接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16),监测器壳体(9)的内下表面连安装有蓄电池(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10)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定位的山体地貌异常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维爱钟培盛彭文斌邹麒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盛北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