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80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包括束管套,所述束管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本体和充气管,所述导管本体和充气管的表面和束管套的内腔呈活动连接,所述导管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TPU膜层的设置,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它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喉罩通气管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两根管道在伸入患者口腔中时,管道会容易触碰患者咽喉的敏感区,会导致本能出现干呕等应激反应的问题。应的问题。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喉罩通气道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喉罩通气道是现代临床在急救复苏以及全身麻醉等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人工气道,主要用来保持气道通畅,保证病人的通气和氧合,现有的喉罩通气管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两根管道在伸入患者口腔中时,管道会容易触碰患者咽喉的敏感区,会导致本能的出现干呕等应激反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具备防止干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喉罩通气管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两根管道在伸入患者口腔中时,管道会容易触碰患者咽喉的敏感区,会导致本能出现干呕等应激反应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包括束管套,所述束管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本体和充气管,所述导管本体和充气管的表面和束管套的内腔呈活动连接,所述导管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阀门,所述充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阀,所述束管套包括聚碳酸酯层、聚酯薄膜层和聚脂薄膜层,所述气囊本体包括TPU膜层和聚酯胎层。
[0005]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防尘阀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入口,所述充气阀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气口,通过注气口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气体运输至充气管的内部,从而将气囊本体内部的气体填充至饱满,避免发生泄漏的现象。
[0006]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内侧固定连接于聚酯薄膜层的表面,所述聚酯薄膜层的内侧固定连接于聚脂薄膜层的表面,通过聚碳酸酯层的设置,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绝缘性能优良,通过聚酯薄膜层的设置,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和气密性。
[0007]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聚脂薄膜层的厚度小于聚酯薄膜层的厚度,所述聚酯薄膜层的厚度大于聚碳酸酯层的厚度,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厚度大于聚脂薄膜层的厚度,通过聚脂薄膜层的设置,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且刚性大、耐冲击、弹性大,而且还具有耐高、低温性能和透明性。
[0008]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TPU膜层的内侧和聚酯胎层的表面呈活动连接,所述TPU膜层的厚度和聚酯胎层的厚度相等,通过TPU膜层的设置,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它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通过聚酯胎层的设置,具有高强度、高延伸和抗拉强度高,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防水等优点。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通过TPU膜层的设置,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它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通过聚酯胎层的设置,具有高强度、高延伸和抗拉强度高,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防水等优点,通过聚脂薄膜层的设置,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且刚性大、耐冲击、弹性大,而且还具有耐高、低温性能和透明性,通过聚碳酸酯层的设置,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绝缘性能优良,通过聚酯薄膜层的设置,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和气密性,通过注气口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气体运输至充气管的内部,从而将气囊本体内部的气体填充至饱满,避免发生泄漏的现象,由束管套对导管本体和充气管进行限位,避免充气管或者导管本体在工作时会摩擦患者的咽喉从而导致干呕的现象发生,达到了防干呕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喉罩通气管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两根管道在伸入患者口腔中时,管道会容易触碰患者咽喉的敏感区,会导致本能出现干呕等应激反应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结构束管套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结构气囊本体剖视图。
[0014]图中:1、束管套;2、导管本体;3、防尘阀门;4、注入口;5、充气管;6、充气阀;7、注气口;8、气囊本体;9、聚碳酸酯层;10、聚酯薄膜层;11、聚脂薄膜层;12、TPU膜层;13、聚酯胎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本技术的束管套1、导管本体2、防尘阀门3、注入口4、充气管5、充气阀6、注气口7、气囊本体8、聚碳酸酯层9、聚酯薄膜层10、聚脂薄膜层11、TPU膜层12和聚酯胎层13部件
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包括束管套1,束管套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气囊本体8,气囊本体8的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本体2和充气管5,导管本体2和充气管5的表面和束管套1的内腔呈活动连接,导管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阀门3,充气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阀6,束管套1包括聚碳酸酯层9、聚酯薄膜层10和聚脂薄膜层11,气囊本体8包括TPU膜层12和聚酯胎层13。
[0020]防尘阀门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入口4,充气阀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气口7,通过注气口7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气体运输至充气管5的内部,从而将气囊本体8内部的气体填充至饱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包括束管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套(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气囊本体(8),所述气囊本体(8)的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本体(2)和充气管(5),所述导管本体(2)和充气管(5)的表面和束管套(1)的内腔呈活动连接,所述导管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尘阀门(3),所述充气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阀(6),所述束管套(1)包括聚碳酸酯层(9)、聚酯薄膜层(10)和聚脂薄膜层(11),所述气囊本体(8)包括TPU膜层(12)和聚酯胎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阀门(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注入口(4),所述充气阀(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M一六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