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79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6
一种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包括外转子部件和内转子部件。外转子部件包括:外转子轴套、外转子支撑盘、外转子导磁筒;内转子部件包括:内转子轴套、内转子支撑盘、内转子导磁筒;同步组包括外转子永磁体和内转子永磁体;外转子永磁体设于外转子导磁筒上,内转子永磁体设于内转子导磁筒上;涡流组包括涡流感应环和涡流永磁体;涡流感应环设于外转子导磁筒上且涡流永磁体设于内转子导磁筒上,或者涡流感应环设于内转子导磁筒上且涡流永磁体设于外转子导磁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确保负载与电动机同步运转,又兼具较强的启动过载能力的偶合器,并能保持磁力传动减振、抗振、低对中要求、抗过载的优点。抗过载的优点。抗过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偶合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载异步启动同步运行的多磁路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永磁偶合器,作为非机械联接传动装置,由于其减振、低对中要求、抗过载特性,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于永磁体与涡流环、永磁体与永磁体的磁感应原理,可以实现原动机与工作机的力矩传递。
[0003]目前市场上比较广泛应用的是永磁同步偶合器和永磁涡流偶合器,均具有上述优点,但同时由于其各自的传动特性,在重载或带载启动负载均有较大的限制。具体表现在:永磁同步偶合器能强制负载转速与电动机同步,功率和转矩传递效率高,传递效率为100%,但启动能力较差,且过载时易失步,进而导致偶合器永磁体失磁而引起偶合器损坏。如需要带载启动或启动较大转动惯量负载,或负载波动较大时,为保证可靠运转,需要大幅度强加偶合器的功率余量,技术人员曾经做过试验,在空压机负载时,设计功率余量放大到额定负载功率的3倍时,仍未能保证运转正常,在球磨机等重载大转动惯量设备上应用,甚至需要增加到5倍时,启动还十分勉强,需要增加到8至10倍,方可有效启动;永磁涡流偶合器,在产品定型的情况下,负载与电动机的转速差越大,所传递的转矩越大,所以具有较好的带载启动能力,但同时由于其传递转矩取决于转速差,当转差越小,传递转矩就越小,理论上就不可能实现负载与电动机同步运转,设计到极限,其转速差仍需保持在2%

3%的水平,也就是说,永磁涡流偶合器不能带动负载达到与电动机同步转动,使用过程中,具有2%以上的功率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永磁同步偶合器和永磁涡流偶合器各自的劣势,提供一种既能确保负载与电动机同步运转,又兼具较强的启动过载能力的偶合器,并能保持磁力传动减振、抗振、低对中要求、抗过载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包括轴线重合的外转子部件和内转子部件;
[0007]所述外转子部件包括:外转子轴套、外转子支撑盘、外转子导磁筒;所述外转子支撑盘安装于所述外转子轴套上,所述外转子导磁筒设于所述外转子支撑盘上;
[0008]所述内转子部件包括:内转子轴套、内转子支撑盘、内转子导磁筒;所述内转子支撑盘安装于所述内转子轴套上,所述内转子导磁筒设于所述内转子支撑盘上;
[0009]所述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还包括同步组;所述同步组包括外转子永磁体和内转子永磁体;所述外转子永磁体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所述内转子永磁体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
[0010]所述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还包括涡流组;所述涡流组包括涡流感应环和
涡流永磁体;所述涡流感应环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且所述涡流永磁体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或者所述涡流感应环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且所述涡流永磁体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组和所述涡流组的数量至少各一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转子部件及所述内转子部件均为径向筒式结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转子支撑盘和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流感应环为铜环结构。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装有外转子散热片。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装有内转子散热片。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流永磁体的轴向长度比所述涡流感应环的轴向长度短10mm,或者所述涡流永磁体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涡流感应环的轴向长度相等。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转子支撑盘和所述内转子支撑盘上均开设有通风孔。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步组永磁体和涡流组永磁体均为径向N、S极相间排列,其磁隙面为N、S相间隔排列,构成磁极的永磁体可以采用单体结构,也可以采用海尔贝克阵列结构。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永磁同步偶合器和永磁涡流偶合器各自的劣势,提供一种既能确保负载与电动机同步运转,又兼具较强的启动过载能力的偶合器,并能保持磁力传动减振、抗振、低对中要求、抗过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结构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分解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一;
[0026]图5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二;
[0027]图6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三;
[0028]图7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四;
[0029]图8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五;
[0030]图9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六;
[0031]图10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七;
[0032]图11为图1所示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的实施例八;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10,其包括轴线重合的外转子部件100和内转子部件200,外转子部件100及内转子部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重合的外转子部件和内转子部件;所述外转子部件包括:外转子轴套、外转子支撑盘、外转子导磁筒;所述外转子支撑盘安装于所述外转子轴套上,所述外转子导磁筒设于所述外转子支撑盘上;所述内转子部件包括:内转子轴套、内转子支撑盘、内转子导磁筒;所述内转子支撑盘安装于所述内转子轴套上,所述内转子导磁筒设于所述内转子支撑盘上;所述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还包括同步组;所述同步组包括外转子永磁体和内转子永磁体;所述外转子永磁体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所述内转子永磁体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所述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还包括涡流组;所述涡流组包括涡流感应环和涡流永磁体;所述涡流感应环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且所述涡流永磁体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或者所述涡流感应环设于所述内转子导磁筒上且所述涡流永磁体设于所述外转子导磁筒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和所述涡流组的数量至少各一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式涡流同步复合型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部件及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良吴伟明陈幸阮森杰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