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52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包括流化床、工作台、负压罐、负压装置,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管件加工件,所述流化床连通管件加工件的进料端,所述管件加工件的出料端连通负压罐,所述负压罐连通有负压装置,管件加工件的进料连接端口远大于管件加工件的出料连接端口,使流体状粉末形成快进慢出,在管件加工件的内壁上形成光滑的抗腐蚀层。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形成的抗腐蚀层厚度均匀;生产速率高;对人技能无依赖;一台设备能代替3~4个操作工人,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无粉末飞扬至工人操作间,环保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内涂层喷涂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部分饮用水采用地埋式输送管道进行输送,这就对管道的质量、抗腐蚀性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标准,尤其是管道的内壁,在抗腐蚀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目前对应抗腐蚀的一般手段是对管道、弯头、三通管、变径管、法兰等内壁进行防腐处理,大多是对管件的内壁喷涂抗腐蚀层,抗腐蚀层一般为环氧树脂(EP)或者聚乙烯(PE)。
[0003]传统的方式为:以弯头为例,将加热后弯头的一端先用端盖堵住,放入抗腐蚀的粉末,然后将弯头另一端也用端盖堵住,操作人员带上隔热手套,来回摇晃翻转弯头,使粉末熔化在内壁上,形成抗腐蚀内壁。采用这样的生产方式,存在多种弊端,一是管件是高温加热后的,操作人员即使戴着隔热手套也易烫手;二是还需要将弯头内多余的粉末倒出,速度慢、效率低;三是雇佣工人,生产成本较高;四是需要不停的晃动来保证内壁抗腐蚀涂层的均匀性,所以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若是一个男工每天工作8至9小时的话,大约能够完成500件。
[0004]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喷枪喷涂管件内壁的方式应运而生,然而采用喷枪工作时,干粉末易飞扬,而且采用此方式形成的抗腐蚀内壁厚度不均匀;再者喷枪的出粉率极低,一般若是喷出1方空气,其中只包含了2%~3%的粉末,所以是形成抗腐蚀层需要较长的时间内,导致喷涂效率极低。
[0005]也有采用正压压力的方式将流动的粉末压入管件中,采用此种方式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一直没有实现。
[0006]因此急需一款效率高、生成的抗腐蚀内壁厚度均匀且环保的管件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形成的抗腐蚀层厚度均匀;生产速率高;对人技能无依赖;一台设备能代替3~4个操作工人,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无粉末飞扬至工人操作间,环保性强。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包括流化床、工作台和负压装置,所述工作台位于流化床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管件加工件,所述负压装置可通断的连通工作台上的管件加工件,采用负压装置实现流体状粉末快速充盈管件加工件,并迅速熔化在管件加工件内壁上形成抗腐蚀层。
[0009]所述流化床用于盛装干粉末,所述流化床在底部通入空气后,干粉末成流体状,故为流体状粉末,流动性非常好。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工作时,所述流化床连通管件加工件的进料端,所述管件加工件的出料端连通负压装置,管件加工件的进料连接端口远大于管件加工件的出料连接端
口,使流体状粉末形成快进慢出的状态。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管件加工件的进料连接端口大小为:DN50~DN250;管件加工件的出料连接端口大小为:DN15~DN25。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罐和引风机,所述负压罐连通引风机;所述负压罐的顶部设置有反吹气包。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装置还连通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连通流化床,在管件加工件的内壁形成抗腐蚀层时,部分流体状粉末的进入负压装置,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进入流化床,实现干粉末的回收。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活塞装置和螺旋推送装置,所述活塞装置底部设置有两根导管均连通螺旋推送装置,所述螺旋推送装置的出口端连接在流化床的回料口上。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装置包括管壁和设置在管壁内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轴,所述轴上套设有一个第一活塞组和两个第二活塞组,所述第一活塞组设置在轴的中间位置处,两个第二活塞组对称设置在第一活塞组的两侧;
[0016]管壁和一个第一活塞组、两个第二活塞组之间形成两个输料容纳腔,分别为第一输料容纳腔和第二输料容纳腔;
[0017]所述活塞组件连接气缸;
[0018]所述螺旋推送装置包括外壳和螺旋推送组件,所述螺旋推送组件连接涡轮减速机。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第一输料容纳腔移动至负压罐与活塞装置的连接口处时,第一输料容纳腔与负压罐连通,第一输料容纳腔内也形成负压状态,此时第一输料容纳腔内压力等于负压罐内压力,流体状的粉末自动进入第一输料容纳腔,此时第二输料容纳腔为正常压力状态;
[0020]当第二输料容纳腔移动至负压罐与活塞装置的连接口处,此时第二输料容纳腔与负压罐连通,第二输料容纳腔内也形成负压状态,此时第二输料容纳腔内压力等于负压罐内压力,流体状的粉末自动进入第二输料容纳腔,此时第一输料容纳腔为正常压力状态,位于第一输料容纳腔内的粉末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对应的导管中,并由此进入螺旋推送装置中,螺旋推送装置的出口端进入流化床。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流化床包括上桶体,所述上桶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圈;
[0022]所述管件加工件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头、第一软管和分管装置连通负压装置的负压罐,所述分管装置包括主管和连接在主管上的支管接头,所述支管接头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主管上还设置有主管接头,所述主管接头通过第二软管连通负压罐。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经压缩空气干燥器和冷却装置后进入流化床。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形成的抗腐蚀层厚度均匀;
[0026]2.生产速率高;
[0027]3.对人技能无依赖;
[0028]4.一台设备能代替3~4个操作工人,一台设备一天工作8~9小时的话,大约生产
2000件弯头管件,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0029]5.无粉末飞扬至工人操作间,环保性强。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拆除部分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两个弯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流化床的主视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负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负压罐的主视图;
[0037]图8是本专利技术物料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是本专利技术物料输料装置拆除部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是本专利技术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是本专利技术螺旋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是本专利技术分管装置的立体图;
[0042]图13是本专利技术分管装置的主视图;
[0043]1‑
负压罐,11

罐体粉末进口,12

反吹气包,13

罐体接头,2

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床(3)、工作台和负压装置,所述工作台位于流化床(3)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管件加工件(8),所述负压装置可通断的连通工作台上的管件加工件(8),采用负压装置实现流体状粉末快速充盈管件加工件(8),并迅速熔化在管件加工件(8)内壁上形成抗腐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所述流化床(3)连通管件加工件(8)的进料端,所述管件加工件(8)的出料端连通负压装置,管件加工件(8)的进料连接端口远大于管件加工件(8)的出料连接端口,使流体状粉末形成快进慢出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管件加工件(8)的进料连接端口大小为:DN50~DN250;管件加工件(8)的出料连接端口大小为:DN15~DN2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罐(1)和引风机(5),所述负压罐(1)连通引风机(5);所述负压罐(1)的顶部设置有反吹气包(1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还连通物料输送装置(2),所述物料输送装置(2)连通流化床(3),在管件加工件(8)的内壁形成抗腐蚀层时,部分流体状粉末的进入负压装置,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2)进入流化床(3),实现干粉末的回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2)包括活塞装置(21)和螺旋推送装置(22),所述活塞装置(21)底部设置有两根导管(28)均连通螺旋推送装置,所述螺旋推送装置(22)的出口端连接在流化床(3)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件内涂层负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21)包括管壁和设置在管壁内的活塞组件(23),所述活塞组件(23)包括轴(231),所述轴(231)上套设有一个第一活塞组(232)和两个第二活塞组(233),所述第一活塞组(232)设置在轴(231)的中间位置处,两个第二活塞组(233)对称设置在第一活塞组(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杰马桂民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联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