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20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涉及调配釜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调配釜内由于一般仅设置有单一的搅拌机构,釜内上段或下段的反应物无法得到充分搅拌,导致反应物搅拌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上设置有装料口,且所述釜盖的上贯穿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转动套设有驱动轴套,所述搅拌轴与驱动轴套的顶端均延伸至釜盖的外部并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通过设置搅拌旋向相反的一级搅拌杆与二级搅拌杆,实现了对反应物更加充分的搅拌,适宜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


[0001]本技术涉及调配釜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

技术介绍

[0002]调配釜即反应釜,广义理解为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利用釜内的搅拌装置不断对反应物进行搅拌混匀。
[0003]现有的调配釜内一般仅设置有单一的搅拌机构,釜内上段或下段的反应物无法得到充分搅拌,导致反应物搅拌效果不佳。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解决了现有的调配釜内由于一般仅设置有单一的搅拌机构,釜内上段或下段的反应物无法得到充分搅拌,导致反应物搅拌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釜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釜盖(2),所述釜盖(2)上设置有装料口,且所述釜盖(2)上贯穿设置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上转动套设有驱动轴套(4),所述搅拌轴(3)与驱动轴套(4)的顶端均延伸至釜盖(2)的外部并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且所述搅拌轴(3)与驱动轴套(4)的底端均贯穿并延伸至釜体(1)内部,所述驱动轴套(4)位于釜体(1)内部的套体周向固定套设有第一轴套(5),且所述第一轴套(5)的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一级搅拌杆(6),所述釜体(1)的下段呈漏斗状设置,所述搅拌轴(3)位于釜体(1)下段的轴体周向固体套设有第二轴套(7),且所述第二轴套(7)的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二级搅拌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搅拌杆(6)呈T型设置,且所述一级搅拌杆(6)的端部与釜体(1)的上段内壁滑动接触,所述一级搅拌杆(6)的竖直段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加强搅拌杆(9),且所述加强搅拌杆(9)呈H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纺丝油剂用具有二次搅拌结构的调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位于釜体(1)内部的轴体上转动套设有第三轴套(10),且所述第三轴套(10)的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釜体(1)的上段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加文武政李善乔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长运纺织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