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肖肖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814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包括袋体、延长部和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注浆之前向需要注浆的区域内部放置修复袋,随后向修复袋内部注浆,通过设置的修复袋将填筑的浆液包裹住,防止浆液的渗漏,进而保证注浆的压力,进而能够实现对沉降的面板进行抬升,保证路面修复的顺利进行;未注浆时,修复袋处于折叠的状态体积小,使修复袋的携带更方便,同时通过将修复袋的袋体折叠成圆柱状,使折叠的修复袋更贴合钻孔,进而更容易通过路面板上的孔进入到路基的病害处;通过设置延长部,防止修复袋在路面板的孔内部卡死,保证修复袋在注浆时能够更好的展开,提高修复的质量。提高修复的质量。提高修复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强度较高,一般称之为刚性路面,但是由于路基具有一定的柔性的特性,因此在路面板底部的地基出现病害时,上部的路面板一般不会之间断裂,随着地基的陷落,会使得水泥路面出现竖直方向上的偏转,进而会使得相邻的连块路面板之间出现高差,进而在行车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感,进而造成行车的舒适度降低。
[0003]在现有的治理手段中,通常会采用钻孔注浆的形式对路面板底部的地基病害进行填充,利用注浆的压力将下沉的路面板抬升,进而消除相邻的路面板之间的高度差,进而提高路面的行驶舒适度;但是采用传统的注浆形式对路面边缘的路面板进行注浆抬升时,由于在临空面(即路面板靠近道路边缘的一侧,没有路肩支撑)一侧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进而会造成注浆的泄漏,进而会造成注浆压力达不到抬升路面板的要求,进而会造成水泥路面修复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病害在采用注浆的方法修复时,在道路边缘处渗漏,进而导致注浆修复无法完成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清除路面杂物,使用探测器检测路面板底部的空等和脱空病害;
[0007]S2:根据S1中的探测结果,确定路面板的钻孔位置,并标记钻孔位置
[0008]S3:依照S2中标记的位置,在路面板上钻孔,并钻至路面板以下路基停止钻孔;
[0009]S4:采用扩孔设备,对路面板钻孔位置下方路基进行扩孔;
[0010]S5:在S3步骤中的成孔中插入震动棒,对扩孔后路基进行振捣;
[0011]S6:使用吸尘设备将扩孔后的路基表面松散的杂物吸出;
[0012]S7:向S4步骤中的成孔内部放入修复袋;
[0013]S8:向修复袋内部安装钢筋,并将修复袋的端口与注浆设备的出口端连通;
[0014]S9:通过注浆设备向修复袋内部注入水泥混凝土;
[0015]S10:持续注浆,直至修复袋将下陷的水泥面板顶起到超过正常面板高度3

5mm后停止注浆;
[0016]S11:保持注浆压力2

3min后,通过绳索将修复袋端口捆扎牢固后,移除注浆设备;
[0017]S12:等待注浆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凿除修复袋内超过路面板部分,并向下超凿除5

10mm;
[0018]S13:对S3步骤中的成孔侧壁凿毛处理,同时向成孔与注浆带之间浇筑混凝土;
[0019]S14:对修补路段洒水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放交通,完成修补。
[0020]工作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强度较高,因此在路面板底部的地基出现病害时,上部的路面板一般不会之间断裂,而是会出现相邻的连块路面板之间出现高差,进而在行车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感,进而造成行车的舒适度降低;在现有的治理手段中,通常会采用钻孔注浆的形式对路面板底部的地基病害进行填充,利用注浆的压力将下沉的路面板抬升,进而消除相邻的路面板之间的高度差,进而提高路面的行驶舒适度;但是采用传统的注浆形式对路面边缘的路面板进行注浆抬升时,由于在临空面(即路面板靠近道路边缘的一侧,没有路肩支撑)一侧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进而会造成注浆的泄漏,进而会造成注浆压力达不到抬升路面板的要求,进而会造成水泥路面修复的失败;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注浆之前向需要注浆的区域内部放置修复袋,随后向修复袋内部注浆,通过设置的修复袋将填筑的浆液包裹住,防止浆液的渗漏,进而保证注浆的压力,进而能够实现对沉降的面板进行抬升,保证路面修复的顺利进行;具体的过程包括,施工之前对道路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随后通过探测器(可以为红外探测器、声呐探测器和地质波探测器等)进而确定路面板底部的具体情况,找准路面板底部的地基病害的位置,为钻孔的位置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保证修复的准确性,防止病害的反复,提高修复的施工质量;随后根据探测的结果结合路面板的倾斜和下沉情况综合考虑钻孔的位置(一般可以在路基病害的正上方钻孔,或者在路面板下沉一侧钻孔),随后通过人工、机械或者是微型爆破的像是形式对路基病害的位置进行扩孔,进而为后期注浆提供初期的工作空间,同时也能将在不移除路面板的前提下对路基的病害进行换填的处理,进而从根源处解决路面板下沉的问题,进而避免问题的反复出现,进而提高修复的质量;随后通过震动棒对路面板进行振捣,进而对扩孔后的地基进行振捣密实,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由于振捣的过程也会将路基表面松散的部分震落,因此通过吸尘设备将脱落的部分清除,进而保证路基的完整性;在将修复费插入到扩孔后的空腔内部,安装增加强度用的钢筋,进而保证后注浆部分与原先路面板部分的连接强度,提高路面板的稳定性;随后通过向修复袋内部注浆,进而使得修复袋内部的体积膨胀,压力增大,进而将下沉的路面板抬起,进而实现路面板的病害的消除;在抬升的过程中,将路面板抬升高度超过相邻的路面板3

5mm,用以抵消在操作的过程中修复袋内部压力的泄漏以及水泥混凝土在凝接过程中的收缩徐变,进而保证修复后的路面板的高度与邻近的路面板高度更相近,提高修复的质量;保持压力2

3min进而为注浆的混凝土提供一定的凝接时间,进而在撤去压力时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减少后期的沉降,随后通过凿毛成孔的侧壁,进而增加了成孔内部的表面积,进而在连接修复袋与原路面板时,增加两者的连接强度,进而使得两者的整体性更好,进而提高了修复中的质量,等到强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开放交通,进而防止过早行车对修复部分造成影响,进而保证修复的质量。
[0021]优选的,所述修复袋包括袋体、延长部和连接部;所述袋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袋体固定连接;所述延长部与所述袋体内部连通;所述延长部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长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内侧设置螺纹;所述袋体在未充有混凝土时折叠成圆柱状结构。
[0022]工作时,由于在路面板上的钻孔的大小一般较小,而路面板下部的病害的区域一般较大,因此修复袋在注浆后的体积要能满足修补路基病害,进而注浆后的修复袋的体积也要较大;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袋体在没有冲入注浆液时,处于折叠的状态,进而使得
使用前修复袋的体积较小,进而使得修复袋的携带更方便,同时通过将修复袋的袋体折叠成圆柱状,进而使得折叠的修复袋更贴合钻孔,进而更容易通过路面板上的孔进入到路基的病害处;由于路面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通过设置延长部,且在钻孔时通常将孔的直径设置的略大于延长部的直径,进而在注浆时,防止修复袋在路面板的孔内部卡死,进而阻碍修复袋的伸展张开,进而保证修复袋在注浆时能够更好的展开,进而提高修复的质量;由于在注浆的过程中修复袋需要与外部的注浆设备之间连接并且保持密闭,因此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除待修复路面杂物,使用探测器检测路面板底部的空洞和脱空病害;S2:根据S1中的探测结果,确定路面板的钻孔位置,并标记钻孔位置;S3:依照S2中标记的位置,在路面板上钻孔,并钻至路面板以下路基停止钻孔;S4:采用扩孔设备,对路面板钻孔位置下方路基进行扩孔;S5:在S3步骤中的成孔中插入震动棒,对扩孔后路基进行振捣;S6:使用吸尘设备将扩孔后的路基表面松散的杂物吸出;S7:向S4步骤中的成孔内部放入修复袋;S8:向所述修复袋内部安装钢筋,并将所述修复袋的端口与注浆设备的出口端连通;S9:通过注浆设备向所述修复袋内部注入水泥混凝土;S10:持续注浆,直至所述修复袋将下陷的水泥面板顶起到超过正常面板高度3

5mm后停止注浆;S11:保持注浆压力2

3min后,通过绳索将修复袋端口捆扎牢固后,移除注浆设备;S12:等待注浆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凿除修复袋内超过路面板部分,并向下超凿除5

10mm;S13:对S3步骤中的成孔侧壁凿毛处理,同时向所述成孔与注浆带之间浇筑混凝土;S14:对修补路段洒水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放交通,完成修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袋包括袋体(1)延长部(2)和连接部(3);所述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肖肖
申请(专利权)人:高肖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