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13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8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过滤装置,排污壳体的下端设置支撑柱,排污壳体两侧设置密封端盖,排污壳体上端设置污水进口,排污壳体的下端设置排污口,排污口的下方设置排污推车,排污壳体内设置净水管,净水管外周设置一对滤网堵盖,一对滤网堵盖与净水管之间设置导向轮,一对滤网堵盖的内周设置内钢丝网,一对滤网堵盖的相向面之间设置挡水板,相邻两个挡水板之间设置外钢丝网,净水管一端的滤网堵盖的外周设置转动杆,转动杆与滤网堵盖之间设置连接柱,转动杆与密封端盖之间设置定位机构,净水管的上端设置净水进口,具有环保、节省资源和成本等特点,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后,排放到设备外部,只需要人工定时清理杂物,更换滤芯,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已成为我国环境整治的新阵地,通过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存在设备结构、原理复杂,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普遍过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的问题,而农村的人文环境和政策原因导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且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无法使用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对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因此,怎样解决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原理复杂,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普遍过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而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且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难以支撑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原理复杂,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普遍过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而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且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难以支撑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滤芯放置空腔中的滤芯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后,通过净水管排放到设备外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原理复杂,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普遍过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而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且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难以支撑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由:排污壳体、支撑柱、密封端盖、污水进口、排污口、排污推车、净水管、滤网堵盖、转动杆、连接柱、净水进口、导向轮、内钢丝网、挡水板、外钢丝网、滤芯、定位杆、定位通孔、定位卡头构成;圆管形的排污壳体的下端两侧均设置一对支撑柱,排污壳体的两侧的敞口端均设置密封端盖,排污壳体的上端设置污水进口,排污壳体的下端设置排污口,排污口的下方与排污口互相对应设置排污推车,所述的排污壳体内水平设置净水管,净水管的右端与所对应右侧的密封端盖固定连接,净水管的左端贯穿所对应左侧的密封端盖伸出到排污壳体外部,排污壳体内所对应的净水管的两端的外周设置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与净水管的外周之间均匀分布至少四对导向轮,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的内周之间设置圆管形的内钢丝网,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的相向面之间所对应的内钢丝网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个挡水板,相邻的两个挡水板的中部之间可拆卸的设置圆弧形的外钢丝网,所述的外钢丝网与内钢丝网、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之间构成圆环形的滤芯放置空腔,过滤芯放置空腔内填充滤芯,所述的净水管右端的滤网堵盖的外周设置圆形的转动杆,转动杆与所对应侧的滤网堵盖的外周之间均匀分布至少三个连接柱,转动杆与所对应侧的密
封端盖之间设置定位机构,所述的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之间所对应的净水管的上端设置净水进口。
[0006]所述定位机构的结构为:转动杆一侧的密封端盖的上端中心转动设置定位杆,定位杆的下端与所对应的密封端盖的上端转动连接,定位杆的上端设置定位通孔,所述的转动杆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个定位卡头,每个定位卡头均位于相邻挡水板之间所对应的转动杆的中心。
[0007]所述的滤芯采用丝瓜瓤材料。
[000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污水进口与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污管道连通,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上的定位通孔穿过与污水进口相互对应的相邻挡水板之间所对应的转动杆上的卡头,生活污水从污水进口进入与污水进口相邻挡水板之间,然后通过相邻挡水板之间的外钢丝网、滤芯、内钢丝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经过过滤处理的污水从净水进口进入到净水管中,通过净水管排出到设备外,污水中的杂物堆积在污水进口与污水进口相邻的挡水板之间的外钢丝网的外表面,当与污水进口相邻的挡水板之间的外钢丝网的外表面堆积的杂物影响到污水通过时,转动密封端盖上的定位杆脱离与污水进口相互对应的相邻挡水板之间所对应的转动杆上的卡头,转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滤网堵盖带动外钢丝网、内钢丝网、滤芯和挡水板沿净水管的外周转动,当没有杂物堆积的相邻挡水板之间的外钢丝网与污水进口互相对应时,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上的通过穿过该处相邻挡水板之间的所对应的转动杆上的卡头,同时,堆积有杂物的外钢丝网外表面的杂物洒落至排污壳体内壁上,经过排污口进入到排污推车内,当排污推车内的杂物堆积满时,拉动排污推车,将排污推车的杂物移动到集中处理点进行处理。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充分利用农村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丝瓜瓤作为滤芯,具有环保、节省资源和成本等特点,能够通过滤芯放置空腔中的滤芯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后,通过净水管排放到设备外部,只需要人工定时清理杂物,更换滤芯,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原理复杂,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普遍过高,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而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且没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难以支撑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

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B

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排污壳体1、支撑柱2、密封端盖3、污水进口4、排污口5、排污推车6、净水管7、滤网堵盖8、转动杆9、连接柱10、净水进口11、导向轮12、内钢丝网13、挡水板14、外钢丝网15、滤芯16、定位杆17、定位通孔18、定位卡头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圆管形的排污壳体1的下端两侧均设置一对支撑柱2,排污壳体1的两侧的敞口端
均设置密封端盖3,排污壳体1的上端设置污水进口4,排污壳体1的下端设置排污口5,排污口5的下方与排污口5互相对应设置排污推车6,所述的排污壳体1内水平设置净水管7,净水管7的右端与所对应右侧的密封端盖3固定连接,净水管7的左端贯穿所对应左侧的密封端盖3伸出到排污壳体1外部,排污壳体1内所对应的净水管7的两端的外周设置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与净水管7的外周之间均匀分布至少四对导向轮12,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的内周之间设置圆管形的内钢丝网13,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的相向面之间所对应的内钢丝网13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个挡水板14,相邻的两个挡水板14的中部之间可拆卸的设置圆弧形的外钢丝网15,所述的外钢丝网15与内钢丝网13、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之间构成圆环形的滤芯放置空腔,过滤芯放置空腔内填充滤芯16,所述的净水管7右端的滤网堵盖8的外周设置圆形的转动杆9,转动杆9与所对应侧的滤网堵盖8的外周之间均匀分布至少三个连接柱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由:排污壳体(1)、支撑柱(2)、密封端盖(3)、污水进口(4)、排污口(5)、排污推车(6)、净水管(7)、滤网堵盖(8)、转动杆(9)、连接柱(10)、净水进口(11)、导向轮(12)、内钢丝网(13)、挡水板(14)、外钢丝网(15)、滤芯(16)、定位杆(17)、定位通孔(18)、定位卡头(19)构成;其特征在于:圆管形的排污壳体(1)的下端两侧均设置一对支撑柱(2),排污壳体(1)的两侧的敞口端均设置密封端盖(3),排污壳体(1)的上端设置污水进口(4),排污壳体(1)的下端设置排污口(5),排污口(5)的下方与排污口(5)互相对应设置排污推车(6),所述的排污壳体(1)内水平设置净水管(7),净水管(7)的右端与所对应右侧的密封端盖(3)固定连接,净水管(7)的左端贯穿所对应左侧的密封端盖(3)伸出到排污壳体(1)外部,排污壳体(1)内所对应的净水管(7)的两端的外周设置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与净水管(7)的外周之间均匀分布至少四对导向轮(12),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的内周之间设置圆管形的内钢丝网(13),一对圆环形的滤网堵盖(8)的相向面之间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语王本浩马琦超潘坤龙李洛焱何文凤金姜坤宋莉莉肖傲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