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墙柱、梁板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垫条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梁柱、梁板施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墙柱、梁板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垫条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若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混凝土表面则容易产生裂缝,同时会导致截面有效高度减小,降低截面受弯承载力;保护层厚度缺失或过薄,则会降低混凝土结构防止潮湿气体和水渗入的能力,导致钢筋腐蚀并膨胀而破坏混凝土,严重情况会导致混凝土表面露筋,进而导致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受蚀生锈。
[0003]目前,基础底板的钢筋保护层主要通过在底板钢筋下垫放垫块的方式来控制保护层厚度。垫块摆放及绑扎施工需要穿插在底板钢筋绑扎过程中,设置较为不便,延长了基础钢筋绑扎的施工时间,同时,传统垫块主要呈块状,放置时为多点位放置,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放或放置间距过大的现象,从而容易使垫块产生剪力破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02281909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柱、梁板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垫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在工厂预制钢筋保护层垫条,所述钢筋保护层垫条包括多个垫块单元,每两个相邻的垫块单元通过侧端可拆卸连接;各垫块单元均包括一张呈矩形的柔性垫片,在各柔性垫片上的正面或背面均间隔设有两排硬质垫条,每排硬质垫条均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硬质卡条组成,每排相邻两个硬质卡条之间形成一个卡紧间隙;每一垫块单元中的两排硬质卡条之间交错设置,在外力折弯柔性垫片后,其中一排硬质卡条与另一排硬质卡条中的各个卡紧间隙相对应,并能够在外力下压后,卡在该排硬质卡条的卡紧间隙内,形成一个长条状的垫条,所述垫条上下端面的间距大于板筋保护层设定厚度;且所述钢筋保护层垫条能够从一侧向另一侧卷曲后,呈筒状或柱状;S2,前期准备,将卷起的钢筋保护层垫条转运到工地后展开,再根据需要拆下所需的垫块单元,并将垫块单元中的硬质卡条相向折叠并下压后,形成多个垫条;S3,模板清理:在模板底模施工完成后,将板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S4,在模板上间隔安装多个垫条,安装时,采用U型线卡将所要固定的垫条卡在U型线卡内,然后从模板外侧向U型线卡的固定孔内钉入一螺钉,即可将垫条固定在模板上;固定时,每个垫条至少用两个U型线卡固定,且垫条之间间隔分布;S5,绑扎钢筋并合模,按照设计和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绑扎,并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梁柱、墙的模板进行合模;S6,浇筑混凝土;S7,拆模,拆模前,需将各个模板上固定的U型线卡的螺钉从模板上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墙柱、梁板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垫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梁宽≥300mm时,应采用全覆盖方式布置不少于3组沿梁底全布置的垫条;梁宽<300mm时,采用全覆盖方式布置不少于2组沿梁底布置的垫条;当柱边长>1000mm时,采用全覆盖方式布置不少于4组垫条;600mm≤柱截面面积≤1000mm时,垫条不少于3组,柱截面面积<600mm时,垫条不少于2组;剪力墙和板面依据10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李正宁,邱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