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81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包括穿墙风管段、室内风管段,穿墙风管段的外端部为新风进口,穿墙风管段的内端部与室内风管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使用时,穿墙风管段安装在墙体中,室内风管段一端与穿墙风管段的内端部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点在室内。在空调新风进风管道使用一定时间后,可以将室内风管段拆卸下来对其内部进行清洁,也可以直接对安装在墙体中的穿墙风管段内部进行清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新风的二次污染,保证新风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风空调的新风进风管道结构为一体结构,当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安装在墙体中后就无法进行拆卸,也就无法进行清洁,在长时间使用后,新风进风管道内存在灰尘积聚、受潮霉变等问题,导致引入的新风被二次污染,影响新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清洁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包括穿墙风管段、室内风管段,穿墙风管段的外端部为新风进口,穿墙风管段的内端部与室内风管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0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进风防雨罩,进风防雨罩与穿墙风管段的外端部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是,进风防雨罩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
[0007]进一步的是,穿墙风管段从外到内依次为室外部、墙体部、风管可阻隔部和室内部;
[0008]墙体部与室外部相连通,风管可阻隔部与室内部相连通;
[0009]风管可阻隔部包括安装基体和阻隔件,安装基体中设置有第一通风腔,安装基体上设置有隔断孔,隔断孔与第一通风腔相连通;新风功能使用时,室外部与室内部通过第一通风腔相连通,新风功能未使用时,阻隔件可沿隔断孔插入第一通风腔中,使室外部与室内部不连通。
[0010]进一步的是,安装基体的四周设置有墙体连接件。
[0011]进一步的是,阻隔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阻隔拉手部和阻隔部,阻隔部上设置有第一封孔部,第一封孔部可匹配设置在隔断孔处。
[0012]进一步的是,阻隔件设置有第一限位筋,风管可阻隔部中设置有第二限位筋,第一限位筋可设置在第二限位筋上。
[0013]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封孔件,封孔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封孔拉手部和封孔本体部,封孔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二封孔部和第三限位筋,第二封孔部可匹配设置在隔断孔处,第三限位筋可设置在第二限位筋上。
[0014]进一步的是,室外部和墙体部中设置有隔断板,隔断板的上侧为第二通风腔隔断板的下侧为配管安装腔。
[0015]进一步的是,隔断板的截面形状为弧形,还包括弧形连接板,弧形连接板与隔断板相连接,且弧形连接板为第一通风腔的底板,风管可阻隔部可匹配设置在弧形连接板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包括穿墙风管段、室内风管段,穿墙风管段的外端部为新风进口,穿墙风管段的内端部与室内风管段可拆
卸连接在一起。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使用时,穿墙风管段安装在墙体中,室内风管段一端与穿墙风管段的内端部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点在室内。在空调新风进风管道使用一定时间后,可以将室内风管段拆卸下来对其内部进行清洁,也可以直接对安装在墙体中的穿墙风管段内部进行清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新风的二次污染,保证新风的效果。
[0017]更进一步,穿墙风管段从外到内依次为室外部、墙体部、风管可阻隔部和室内部,风管可阻隔部包括安装基体和阻隔件,安装基体中设置有第一通风腔,安装基体上设置有隔断孔,隔断孔与第一通风腔相连通;新风功能使用时,室外部与室内部通过第一通风腔相连通,新风可以沿外部、墙体部、风管可阻隔部、室内部和室内风管段进入室内;新风功能未使用时,阻隔件沿隔断孔插入第一通风腔中,使室外部与室内部不连通,有效地降低了新风倒灌进室内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灰尘进入室内风管段中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安装后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新风功能使用时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1]图4是新风功能未使用时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0023]图6是穿墙风管段的示意图;
[0024]图7是风管可阻隔部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8是进风防雨罩正立时的示意图;
[0026]图9是进风防雨罩倒立时的示意图;
[0027]标记为:穿墙风管段1、室外部11、墙体部12、第二通风腔121、配管安装腔122、风管可阻隔部13、安装基体131、第一通风腔1311、隔断孔1312、阻隔件132、阻隔拉手部1321、阻隔部1322、第一封孔部1323、第一限位筋1324、墙体连接件133、封孔件134、封孔拉手部1341、封孔本体部1342、第二封孔部1343、第三限位筋1344、弧形连接板135、室内部14、室内风管段2、进风防雨罩3、雨水溢流口31、配管4、墙体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包括穿墙风管段1、室内风管段2,穿墙风管段1的外端部为新风进口,穿墙风管段1的内端部与室内风管段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法兰盘连接和卡合连接。
[0030]如图2、图3所示,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使用时,穿墙风管段1安装在墙体5中,室内风管段2一端与穿墙风管段1的内端部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点在室内。在空调新风进风管道使用一定时间后,可以将室内风管段2拆卸下来对其内部进行清洁,也可以直接对安装在墙体5中的穿墙风管段1内部进行清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新风的二次污染,保证新风的效果。
[0031]具体的,为了降低雨水进入空调新风进风管道中,如图2、图4、图8、图9所示,本技术还设置有进风防雨罩3,进风防雨罩3与穿墙风管段1的外端部相连接,连接方式采用
卡扣旋转连接,辅以胶带包裹牢靠。为了便于安装,进风防雨罩3与穿墙体风管外径相同,空调安装人员可以在室内安装进风防雨罩3,降低进风防雨罩3在室外安装高空作业风险。为了保证进风防雨罩3的使用效果,进风防雨罩3优选的一种结构为:进风防雨罩3的底部开放进风,外端面与侧面设计阵列通孔进风,顶面不开孔,保证进风量并防止雨水流进室内,同时进风防雨罩3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31,进一步降低雨水进入室内。
[0032]目前,新风功能未使用时,当室内、外空气存在压差时,室外的新风沿空调新风进风管道倒灌进室内的,从而可能出现现结霜、凝露及其他整机故障,影响用户的体验。如图1至图7所示,穿墙风管段1从外到内依次为室外部11、墙体部12、风管可阻隔部13和室内部14,墙体部12与室外部11相连通,风管可阻隔部13与室内部14相连通;风管可阻隔部13包括安装基体131和阻隔件132,安装基体131中设置有第一通风腔1311,安装基体131上设置有隔断孔1312,隔断孔1312与第一通风腔1311相连通;新风功能使用时,室外部11与室内部14通过第一通风腔1311相连通,新风功能未使用时,阻隔件132可沿隔断孔1312插入第一通风腔1311中,使室外部11与室内部14不连通。新风功能使用时,由于室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墙风管段(1)、室内风管段(2),穿墙风管段(1)的外端部为新风进口,穿墙风管段(1)的内端部与室内风管段(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防雨罩(3),进风防雨罩(3)与穿墙风管段(1)的外端部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防雨罩(3)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31)。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墙风管段(1)从外到内依次为室外部(11)、墙体部(12)、风管可阻隔部(13)和室内部(14);墙体部(12)与室外部(11)相连通,风管可阻隔部(13)与室内部(14)相连通;风管可阻隔部(13)包括安装基体(131)和阻隔件(132),安装基体(131)中设置有第一通风腔(1311),安装基体(131)上设置有隔断孔(1312),隔断孔(1312)与第一通风腔(1311)相连通;新风功能使用时,室外部(11)与室内部(14)通过第一通风腔(1311)相连通,新风功能未使用时,阻隔件(132)可沿隔断孔(1312)插入第一通风腔(1311)中,使室外部(11)与室内部(14)不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新风进风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基体(131)的四周设置有墙体连接件(13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