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核动力推进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核热推进系统与传统的化学推进系统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比冲高、可重复启动等优点;与电推进系统相比,核热推进系统推力更大。核热推进系统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将会大有所为,美国宇航局已将其作为火星载人探测任务的首选方案。
[0003]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在空间机动与航天运输等任务活动中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等优点。目前,推力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改变推进剂流量和调节喷管喉部流动面积等几种方式。若核热推进系统也可实现推力控制,则核热推进系统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目前,国内外有关的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为深空探测任务提供适用范围更广、灵活度更高的推进动力方案。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推力核热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工质主推进剂供应系统、辅推进剂供应系统、推进剂混合器(4)、反应堆系统、再生冷却喷管(5)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和管路阀门;所述氢工质主推进剂供应系统包括氢工质储箱(1
‑
1)、氢工质管路控制阀(1
‑
2)、氢泵(1
‑
4)、氢管路旁流控制阀(1
‑
3)、主涡轮机(1
‑
5)、主涡轮机进气控制阀(1
‑
6)、主涡轮机出气控制阀(1
‑
7)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和管路阀门;氢工质储箱(1
‑
1)用来储存主推进剂氢,其出口连接氢工质管路控制阀(1
‑
2);氢工质管路控制阀(1
‑
2)出口连接氢泵(1
‑
4),氢泵(1
‑
4)为氢工质加压,其动力轴与主涡轮机(1
‑
5)相连,主涡轮机(1
‑
5)为氢泵(1
‑
4)提供动力;与氢泵(1
‑
4)相连的氢管路旁流控制阀(1
‑
3)用以控制氢工质的流量;氢泵(1
‑
4)输送的主推进剂进入再生冷却喷管(5)的部分再生冷却通道和反应堆系统的反射层(3
‑
1);所述辅推进剂供应系统包括辅推进剂储箱(2
‑
1)、辅推进剂管路控制阀(2
‑
2)、辅推进剂泵(2
‑
4)、辅推进剂管路旁流控制阀(2
‑
3)、辅涡轮机(2
‑
5)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和管路阀门;辅推进剂储箱(2
‑
1)用来储存辅推进剂,其出口连接辅推进剂管路控制阀(2
‑
2),辅推进剂管路控制阀(2
‑
2)出口连接辅推进剂泵(2
‑
4),辅推进剂泵(2
‑
4)为辅推进剂加压,其动力轴与辅涡轮机(2
‑
5)相连,辅涡轮机(2
‑
5为辅推进剂泵(2
‑
4)提供动力;与辅推进剂泵(2
‑
4)相连的辅推进剂管路旁流控制阀(2
‑
3)用以控制辅推进剂的流量;辅推进剂泵(2
‑
4)输送的辅推进剂进入再生冷却喷管(5)的部分再生冷却通道和反应堆系统的反射层(3
‑
1),随后辅推进剂进入推进剂混合器(4);辅涡轮机(2
‑
5)进气口与主涡轮机(1
‑
5)出口相连,辅涡轮机(2
‑
5)出气口与推进剂混合器(4)相连;所述反应堆系统包括反射层(3
‑
1)、压力容器(3
‑
2)和反应堆堆芯(3
‑
3);压力容器(3
‑
2)包裹着反射层(3
‑
1)和反应堆堆芯(3
‑
3),反射层(3
‑
1)设置在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房玉良,田智星,章静,田文喜,张大林,苏光辉,秋穗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