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73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与离心式供油泵配套安装,离心式供油泵上配套安装有泵尾盖、吸入口、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轴向力平衡管路、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通管,轴向力平衡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吸入口、泵尾盖相连通,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中均开设有冷却腔,轴向力平衡管路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后端轴承体中的冷却腔相连通,吸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前端轴承体中的冷却腔相连通,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的冷却腔通过连通管保持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兼顾高效冷却与降低介质输送能耗,无需专门的冷却介质输送管道,具有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节能降耗效果极佳的优点。节能降耗效果极佳的优点。节能降耗效果极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油系统
,具体的说是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均设有燃油库及配套独立的供油系统,以保证锅炉在启动或炉内燃烧工况不稳定时用燃油进行点火助燃,根据各发电厂装机容量规模的不同及考虑燃油区域危险特殊性,燃油库的设立均在厂区内偏离生产、生活、办公等的地点,且为保证燃油系统的安全、稳定、正常出力,供油系统的供油泵多选用多级离心式供油泵。
[0003]说明书附图中图1

3分别为现有离心式供油泵的主视图、俯视图、右视图,如图1

3所示,现有的离心式供油泵1均设有连通泵尾盖101的内腔和吸入口102的轴向力平衡管路2,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轴向力平衡管路2会源源不断地泄漏处部分输送约为离心式供油泵1流量2%的介质,再直接流回到离心式供油泵1的吸入口102,实现轴向力的平衡。在对离心式供油泵1两端轴承的冷却一半采用水冷方式,冷却介质经过冷却进管9进入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的冷却腔对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换热冷却后,再经过冷却出管10把冷却介质送走以对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冷却,由此能够带走轴承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轴承的降温。
[0004]上述冷却冷却结构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在安装时比较繁琐,用户需要接通专门的的冷却介质输送管道以将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输送至离心式供油泵,并将换热而升温的冷却介质输出并进行冷却降温,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能够兼顾高效冷却与降低介质输送能耗,无需专门的冷却介质输送管道,具有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节能降耗效果极佳的优点。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与离心式供油泵配套安装,所述离心式供油泵上配套安装有泵尾盖、吸入口、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包括轴向力平衡管路、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通管,
[0007]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入口、泵尾盖相连通,所述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中均开设有冷却腔,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后端轴承体中的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吸入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前端轴承体中的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的冷却腔通过所述连通管保持连通。
[0008]所述离心式供油泵上还配套安装有用于排出输送介质的排出口,且排出口与所述泵尾盖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的一端贯穿所述泵尾盖与泵尾盖的内腔保持连通。
[0009]所述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中的冷却腔均开设有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介质进
口、介质出口,所述后端轴承体上的介质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相连通,且后端轴承体上的介质出口与所述连通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前端轴承体上的介质进口相连通,所述前端轴承体上的介质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吸入口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结构,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与连通管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第三连接管上分别配套安装有第一电子开关阀、第二电子开关阀,第一电子开关阀安装在连通管与第三连接管连接处的上游侧。
[0011]为了提高离心式供油泵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效果,对上述优化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离心式供油泵的转动轴上配套安装有转速传感器,所述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子开关阀、第二电子开关阀、转速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至单片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经过离心式供油泵加压的一部分油料介质通过轴向力平衡管路进而回流至吸入口,首先保证了平衡轴向力时泄压的要求;同时,轴向力平衡管路中的部分油料介质能够进入前端轴承体、后端轴承体对中的冷却腔,通过油料介质源源不断带走轴承上产生的热量,以达到轴承自冷却的目的。在面对离心式供油泵的不同工况,采取不同的自冷却方式,通过后端轴承体、前端轴承体同步冷却或顺序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散热。能够兼顾高效冷却与降低介质输送能耗,在离心式供油泵工作过程中,利用所输送油料介质本身进行冷却,无需专门的冷却介质输送管道,具有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节能降耗效果极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离心式供油泵的主视图;
[0014]图2为现有离心式供油泵的俯视图;
[0015]图3为现有离心式供油泵的右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在离心式供油泵上安装的主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在离心式供油泵上安装的俯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在离心式供油泵上安装的右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在进一步优化后的主视图。
[0020]图中:1离心式供油泵、101泵尾盖、102吸入口、103前端轴承体、104后端轴承体、105排出口、2轴向力平衡管路、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连通管、6第三连接管、7第一电子开关阀、8第二电子开关阀、9冷却进管、10冷却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4

7,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与离心式供油泵1配套安装,离心式供油泵1上配套安装有泵尾盖101、吸入口102、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包括轴
向力平衡管路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连通管5,
[0023]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两端分别与吸入口102、泵尾盖101相连通,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中均开设有冷却腔,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后端轴承体104中的冷却腔相连通,吸入口102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前端轴承体103中的冷却腔相连通,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的冷却腔通过连通管5保持连通。
[0024]本技术中,离心式供油泵1上还配套安装有用于排出输送介质的排出口105,与吸入口102配套安装有供油管路上,通过离心式供油泵1对供油管路中的油料进行加压输送,由吸入口102进入的油料经过离心式供油泵1加压后从排出口105输出,排出口105与泵尾盖101的内腔相连通,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一端贯穿泵尾盖101与泵尾盖101的内腔保持连通,保证流入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油料具有较大的压力。
[0025]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中的冷却腔均开设有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后端轴承体104上的介质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与离心式供油泵(1)配套安装,所述离心式供油泵(1)上配套安装有泵尾盖(101)、吸入口(102)、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力平衡管路(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连通管(5),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入口(102)、泵尾盖(101)相连通,所述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中均开设有冷却腔,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后端轴承体(104)中的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吸入口(102)通过第二连接管(4)与前端轴承体(103)中的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前端轴承体(103)、后端轴承体(104)的冷却腔通过所述连通管(5)保持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供油泵(1)上还配套安装有用于排出输送介质的排出口(105),且排出口(105)与所述泵尾盖(10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轴向力平衡管路(2)的一端贯穿所述泵尾盖(101)与泵尾盖(101)的内腔保持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供油泵轴承自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敏杰张勇田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