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低功耗、生产成本低和自发光等特点,成为当前领域研究热点。
[0003]现有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有包含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流。目前,像素电路在工作的过程中,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存在电位不稳定问题,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以提高驱动模块控制端电压的稳定性,进而优化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补偿模块、漏电抑制模块和发光模块;
[0006]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与数据线之间,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写入所述数据线输出的数据电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补偿模块、漏电抑制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与数据线之间,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写入所述数据线输出的数据电压;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控制端的电压;所述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间,用于在补偿阶段对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电压向所述发光模块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向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发光模块写入初始化电压,以及在发光阶段保持所述驱动模块控制端的电位;其中,所述漏电抑制模块包括第一子晶体管、第二子晶体管和第三子晶体管,所述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形成第一双栅晶体管连接于初始化信号线和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子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子晶体管形成第二双栅晶体管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和所述发光模块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栅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双栅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同一扫描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补偿模块包括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子栅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子栅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子晶体管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子栅晶体管的第一极和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子栅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子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子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子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均与发光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年,孙光远,贾溪洋,朱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