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和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61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和充电盒。所述电路结构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线VBUS;其中,MCU连接UART,VBUS连接充电盒内设置的顶针,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合和第二开关组合,第一开关组合连接于UART和VBUS之间,第二开关组合连接于MCU的电压输出端VOUT和VBUS之间,第一开关组合和第二开关组合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于MCU;MCU控制第一开关组合和第二开关组合,使电路结构在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可以在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之间切换,使充电盒具备了与耳机进行通信的功能,而且是利用UART进行双向通信。通信。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和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TWS耳机充电盒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和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TWS耳机为无线设计,利用充电盒进行充电。随着TWS耳机的发展,不仅要求充电盒能对TWS耳机进行充电,更要求二者能进行通信。
[0003]充电盒内通常设计顶针(pogo pin)与耳机连接,对耳机充电。为了使充电盒的外观简洁、美观并节约资源,现在市场上多采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双顶针的结构设计中,两个顶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负极接地。这种结构决定了充电盒与耳机间想要通信的话,充电线和通信线必须共用,且通信线只能是单线。这就使现有充电盒往往只具有充电功能而不具备与耳机通信的功能。
[0004]现有充电盒存在缺陷是,功能单一,不够智能,和TWS耳机间不能进行双向通信以获取对方的状态信息,不能满足越来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和充电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线VBUS;其中,所述MCU连接所述UART,所述VBUS连接所述充电盒内设置的顶针,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合和第二开关组合,所述第一开关组合连接于所述UART和所述VBUS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组合连接于所述MCU的电压输出端VOUT和所述VBUS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组合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合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MCU;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合和所述第二开关组合,使所述电路结构在充电模式和通信模式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用于与耳机电连接,包括正极和负极,其中正极与所述VBUS连接,负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组合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组合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组合将所述VBUS和所述UART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组合将所述VOUT和所述VBUS导通,使得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工作于充电模式;当所述第一开关组合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所述第二开关组合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组合将所述VBUS和所述UART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组合将所述VOUT和所述VBUS断开,使得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工作于通信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充电盒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合包括开关U2

A和开关U2

B,所述开关U2

A连接于所述VBUS和所述开关U2

B之间,所述开关U2

B连接于所述开关U2

A和所述UART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久高何桂晓曹磊黄育雄郭世文曾祥飞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