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坝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堆石坝地基地形适用性强,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挡水坝工结构之一。水库采用堆石坝挡水时,通常选择低矮哑口修改溢洪道,或当大坝岸坡坡度较缓,地形地质条件好时,也可选择在大坝岸坡修建溢洪道,以宣泄多余洪水。然而,当水库不存在低矮哑口,且大坝两岸边坡高而陡峻时,在坝肩岸坡开挖溢洪道会带来巨量土石方工程、高边坡治理、大面积生态破坏和水土保持、巨量弃土和巨大工程造价等问题。此时,若把溢洪道建在堆石坝上,即把溢洪道与堆石坝集成在一起,使得大坝即能挡水又能泄洪,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0003]当挡水的堆石坝与溢洪道集成在一起,大坝坝身是溢洪道的基础,大坝在水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会引起溢洪道结构的变形和次生内力;而溢洪道泄洪时,会在坝面形成水压力、水流下泄拖拽力和振动等问题,影响堆石坝的变形和稳定。大坝和溢洪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和施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包括坝体(4)、设于坝体(4)上的泄槽(5)以及设于坝体(4)中的锚梁(1)与若干锚筋(2),若干所述锚筋(2)的一端位于所述锚梁(1)中,另一端与泄槽(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锚筋(2)变形的空心管(3),所述锚筋(2)设于所述空心管(3)中;若干所述锚筋(2)交叉设于所述坝体(4)中;所述锚梁(1)上设置有用于增加锚固能力的抗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抗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抗滑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单梁(11)、第二单梁(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单梁(11)与所述第二单梁(12)之间的连接梁(13),所述连接梁(13)连接所述第一单梁(11)与所述第二单梁(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锚梁(1)顶部的第一凸起结构或第一凹槽结构(6)以及设于所述锚梁(1)底部的第二凸起结构(7)或第二凹槽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锚筋(2)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锚筋(2)在所述锚梁(1)底面的投影相交于一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4)的中部设有若干相交叉的所述锚筋(2),所述坝体(4)的上端以及所述坝体(4)的下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锚梁(1)轴线相垂直的若干锚筋(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2)与所述泄槽(5)相连的一端贯穿所述泄槽(5)并延伸至所述泄槽(5)的外侧,所述锚筋(2)延伸至所述泄槽(5)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锚筋(2)拉力的拉力器(8),所述锚筋(2)上设有用于检测锚筋(2)拉力大小的拉力检测装置(30),所述拉力监测装置(30)与外接显示屏(32)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坝顶溢洪道的抗滑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2)与所述空心管(3)的内壁不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平,李宁新,何宝根,郭洁惠,张淑芳,黄凌超,湛杰,张勇,汪吉,郑仰佳,王建娥,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